■鄧紹穎 孫肖 吳洋 申晉青 楊寧
(河北省區域地質礦產調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圍場姜家店晚侏羅世堿長花崗巖特征及鋯石U-Pb年齡
■鄧紹穎 孫肖 吳洋 申晉青 楊寧
(河北省區域地質礦產調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圍場縣姜家店鄉位于太行山-大興安嶺構造巖漿巖帶中段,筆者2012-2014年在圍場縣北部開展1∶5萬三義號等四幅區調過程中,首次在姜家店鄉半截溝南發現細粒堿長花崗巖體,填補了區內中深成侵入體的一項空白;通過同位素測年研究,獲取了侵入體150.9±0.9Ma鋯石U-Pb年齡,確認了侵入體晚侏羅世侵位的時限,并對細粒堿長花崗巖進行了巖石學、巖石化學、地球化學特征初步探討。
太行山-大興安嶺構造巖漿巖帶圍場縣晚侏羅世堿長花崗巖鋯石U-Pb年齡
太行山—大興安嶺構造巖漿巖帶呈北東向帶狀斜列于中國東部,縱貫華北、東北地區,是中國最為著名的中生代構造巖漿巖帶,以大規模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巖、侵入巖發育為特征,前人對此開展過大量的研究工作(邵濟安等,1998;林強等,1998,2003;蔡劍輝等,2004;陳斌等,2005;劉偉等,2007;楊奇荻等,2014),對巖漿巖的物質來源、構造背景、同位素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等均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不同的研究者在研究方向、位置選擇上各有不同,研究對象也各有側重,由此造成太行山—大興安嶺構造巖漿巖帶的研究程度并不均衡,位于太行山—大興安嶺中生代構造巖漿帶中段的圍場北部地區,晚侏羅世侵入巖的研究程度就相對較低,一直以來鮮有該區晚侏羅世侵入巖的信息見諸刊物。2012—2014年,筆者在圍場北部開展1∶5萬三義號等四幅區調過程中,在調查區內填繪出大量的晚侏羅世侵入巖①,巖石類型有輝石石英正長斑巖、石英正長斑巖、花崗斑巖、細粒堿長花崗巖,并對其進行了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研究,獲取了多組鋯石U-Pb年齡數據,年齡值主要集中在150.9±0.9Ma-152.6±1.4Ma,極大的豐富了圍場北部地區太行山—大興安嶺中生代構造巖漿帶晚侏羅世侵入巖的內容,其中細粒堿長花崗巖(χργJ3)更是本次工作在區內首次發現的深成侵入巖,不僅填補了區內晚侏羅世深成侵入巖的一項空白,對太行山—大興安嶺中生代構造巖漿巖帶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義,現將其特征簡述如下。

圖1 半截溝一帶地質簡圖1-晚侏羅世細粒堿長花崗巖;2-早白堊世石英二長斑巖;3-早白堊世花崗斑巖;4-義縣組;5-漢諾壩組;6-馬蘭組;7-第四系風成砂;8-第四系沖洪積砂礫;9-同位素采樣點及年齡值;10-產狀;11-安山巖;12-橄欖玄武巖;13-氣孔狀玄武巖;14半截溝一帶交通位置圖
調查區晚侏羅世細粒堿長花崗巖(χργJ3)僅發現1個侵入體,分布于圍場縣姜家店鄉半截溝村南約1km,出露形態不規則,北西側被早白堊世石英二長斑巖侵入,東、南、西三面則被義縣組安山巖及中新世漢諾壩組橄欖玄武巖非整合覆蓋(圖1),出露面積約0.3km2。巖石呈淺粉紅色,(中)細粒花崗結構,致密塊狀構造。巖石由鉀長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假像組成。鉀長石(73%):部分為正條紋長石,少部分為歪長石,正條紋長石中條紋主呈補片狀,歪長石可見極細密的格子狀雙晶,鉀長石主呈半自形寬板狀,少部分呈半自形板狀,少量呈它形粒狀,粒度一般為0.2~2mm的細粒,少量為2~4mm的中粒,雜亂狀分布,局部粒內嵌布少量它形粒狀石英,蝕變較均勻,具輕微高嶺土化。石英(25%):主呈它形粒狀,粒度一般0.2~1.8mm的細粒,單晶或集合體填隙狀分布于鉀長石粒間,局部粒內具輕波狀消光現象,石英無色,表面干凈,正低突起,一級黃白干涉色,一軸晶正光性。黑云母假像(2%)主呈葉片狀,少量呈鱗片狀,片徑一般0.1~0.6mm,部分細小堆狀分布,少部分零散分布,被絹云母和少量褐鐵礦交代呈黑云母假像,表面析出鐵質,局部粒內嵌布少量它形粒狀石英。巖內見少量不透明礦物,呈半自形-它形粒狀,部分細小堆狀分布,少部分零散分布,大小一般0.3~0.1mm,少量0.1~0.02mm。
2.1 主量元素
細粒堿長花崗巖巖石化學全分析數據見表1、CIPW標準礦物特征及特征參數見表2。

表1 測區晚侏羅世侵入巖巖石化學分析結果

表2 測區晚侏羅世侵入巖CIPW標準礦物及主要參數
SiO2含量75.17%→76.68%,平均76.05%;TiO2含量0.17%~0.21%,平均0.18%;Al2O3含量11.23%~11.72%,平均11.44%;MgO含量0.07%~0.09%,平均0.08%;CaO含量0.11%~0.60%,平均0.38%;K2O含量4.78%~5.05%,平均4.91%;全堿(Na2O+K2O)8.22%~8.64%,平均8.39%;Na2O/K2O=1.36~1.46,平均1.41%。
堿度率(A.R)在3.61~3.94之間變化,顯示堿性巖系特征,在SiO2-A.R堿度率圖解(圖2)中,樣品均落入堿性系列(A區)。在K2O-SiO2圖解(圖3)中,全部位于高鉀巖區(HK)。從Al2O3、CaO、Na2O、K2O分子數相對值來看,A/CNK值界于0.94~1.02之間,平均0.98,鋁飽和指數圖解(圖4)2件樣品落入了準鋁質區域,1件落入靠近準鋁質區域的過鋁質區域邊緣。總體上,細粒堿長花崗巖顯示高鉀堿性巖系特點,屬準鋁質巖石,并具向弱過鋁質過渡的趨勢。

圖2 晚侏羅世侵入巖的SiO2-A.R堿度率圖解(據J B Wright,1969)CA-鈣堿性系列;A-堿性系列;PA-過堿性系列

圖3 侵入巖K2O—SiO2圖解(Peccerillo和Taylor,1976)HK—高鉀;CA—鈣堿;LK—低鉀

圖4 晚侏羅世花崗巖的鋁飽和指數圖解A/NK=(Al2O3)n/(Na2O+K2O)n;A/CNK=(Al2O3)n/(CaO+Na2O+K2O)n
2.2 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細粒堿長花崗巖稀土元素含量及特征參數見表3、微量元素含量及特征參數見表4,稀土元素配分曲線圖(圖5),微量元素蜘蛛網圖(圖6)。

表3 測區晚侏羅世侵入巖稀土元素含量及特征參數表

圖5 晚侏羅世晚期侵入體的稀土配分曲線(球粒隕石值據Taylor and McDonough.,1985)

圖6 晚侏羅世晚期侵入體的微量元素蛛網圖(原始地幔值據Sun and McDonough.,1989)
稀土總量∑REE(包括Y元素)界于417.37×10-6~469.07× 10-6,平均442.50×10-6。LREE/HREE值為2.87~9.31,δEu值變化于0.11~0.12,存在明顯的負銪異常。(La/Yb)n值在2.1~9.35之間變化,平均5.15,輕稀土元素與重稀土元素分餾明顯。稀土配分曲線(圖5)為LREE富集的平緩右傾海鷗型。微量元素蜘蛛網圖(圖6)中,強不相容元素Rb、Th、K相對富集,虧損高場強元素Nb、P、Ti及低場強元素Sr、Ba。Rb/Sr比值變化為10.37~18.30,平均14.39,大于酸性巖石維氏豐度值(0.67),大于地殼Rb/Sr比值(0.24)。

表4 測區晚侏羅世侵入巖微量元素含量及特征參數表
細粒堿長花崗巖同位素測年樣品1件(PM25TW1),取自于一陡崖處,基巖露頭好,樣品新鮮。鋯石挑選由河北省區域地質礦產調查研究所實驗室完成,采用常規粉碎淘洗后,經磁選和重液分離,然后在雙目鏡下人工挑選鋯石。
鋯石制靶和透射光、反射光、陰極發光照相在北京鋯年領航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挑選干凈和自形程度較高,包裹體、裂隙少的鋯石顆粒制成環氧樹脂樣品靶,然后打磨、拋光。在測試前對鋯石樣品進行反射光、透射光顯微照相,并用陰極發光掃描電鏡進行圖像分析,挑選具有明顯韻律環帶結構且無裂紋的巖漿鋯石進行測試。
樣品測年工作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完成,采用LA-ICP-MS進行鋯石U-Pb同位素定年測試,ICP-MS為Agilent 7500a,分析中采用的激光束斑直徑為35μm,以氦氣作為剝蝕物質的載氣,分析流程參考 Yuan H L等的文獻 (Yuan H L et al.,2004,2007)。測試數據的計算處理采用ISO-PLOT3. 0程序(Ludwing,2001;2003)。
CL圖像上大多數鋯石為自形-半自形雙錐柱狀及短柱狀、少數雙錐狀,環帶發育(表5、圖7)。21個測點的U-Pb年齡值,除去少部分偏差較大的年齡值(測點2-4、11-13、15、16),大多數較為集中,諧和度較高,應屬同期巖漿事件的產物,加權平均年齡150.9±0.9Ma,可代表細粒堿長花崗巖的形成年齡;少部分偏大的年齡值與鋯石測點距核部較近,可能為核慢混合年齡,應部分顯示了源巖的信息。

圖7 P25TW1樣品的鋯石Cl圖像、采集點及年齡
OGT-代表未分異的I、S和M型花崗巖;FG-代表高分異的I型花崗巖;A代表A型花崗巖(據Whalen 1987)
細粒堿長花崗巖堿度率(A.R)平均3.80,為堿性巖石,SiO2平均含量71.21%,Na2O+K2O平均含量9.42%,CaO平均含量0.6%,FeO/MgO平均含量20.28%,與Eby(1990)指出的A型花崗巖特點一致。在侵入巖的Zr+Nb+Ce+Y圖解中(圖8),所有侵入巖樣品均投入A型花崗巖區域;所有樣品的P2O5<0.03%,具A型花崗巖的演化特征。
將細粒堿長花崗巖微量元素數據投在Peare的一組微量元素構造環境判別圖解中(圖3-9、圖3-10、圖3-11),樣品投在板內花崗巖區。在Batchelor R2-R1花崗巖成因分類圖解(圖3-11)中,樣品投入非造山區域。

表5 P25TW1樣品LA-ICP-MS鋯石U-Pb測年分析結果

圖8 晚侏羅世侵入巖的Zr+Nb+Ce+Y圖解

圖9 區內花崗巖Rb-(Yb+Ta)判別圖解(據Pearce,1984)VAG-火山弧花崗巖;syn-COLG-同碰撞花崗巖;WPG-板內花崗巖;ORG-洋中脊花崗巖

圖10 區內花崗巖Yb-Ta判別圖解(據Pearce,1984,圖例同3-12)VAG-火山弧花崗巖;syn-COLG-同碰撞花崗巖;WPG-板內花崗巖;ORG-洋中脊花崗巖

圖11 區內花崗巖Nb-Y判別圖(據Pearce,1984,圖例同3-12)VAG-火山弧花崗巖;syn-COLG-同碰撞花崗巖;WPG-板內花崗巖;ORG-洋中脊花崗巖
晚侏羅世本區處于濱太平洋構造域控制,總體處于伸展裂解構造環境,區內中-酸火山巖漿沿北東—北北東向斷裂上涌,形成區內滿克頭鄂博組大規模的流紋巖、流紋質熔結凝灰巖等酸性火山巖噴發(流紋巖鋯石U-Pb年齡①154.7±0.6Ma、154.59±0.6Ma);在火山活動的同時或稍后,部分巖漿沿斷裂上升在地殼淺處定位(巖體的長軸方向亦呈北東向),形成石英正長斑巖(鋯石U-Pb年齡①152.6±1.4Ma)、花崗斑巖(鋯石U-Pb年齡①152.3±0.5Ma、151.1± 0.9Ma)淺成斑巖體;隨著巖漿上升動能的減弱,晚期巖漿在較深處定位,形成全晶質等粒結構的中深成侵入巖,圍場北部半截溝細粒堿長花崗巖正是此階段巖漿活動的產物,屬高鉀堿性巖系,形成于板內非造山環境。
地調項目:中國地質調查局晉冀成礦帶地質礦產調查(編號1212011220488)成果之一
①北京勘察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區域地質礦產調查研究所,2015,河北1∶5萬三義號(K50E009015)、大杖房(K50E009016)竹笠溝(K50E010015)、山灣子區(K50E010016)幅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報告
[1]邵濟安,張呂橋,牟保壘.大興安嶺中南段中生代的構造熱演化.中國科學,1998.28(3):193-200.
[2]林強,葛文春等.中國東北地區中生代火山巖的大地構造意義.地質科學,1998.33(2):129-139.
P5[文獻碼]B
1000-405X(2016)-6-150-3
鄧紹穎(),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區域地質礦產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