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重慶輕工天豐巖土工程有限公司重慶401147)
土質邊坡工程的地質災害風險分析
■王斌
(重慶輕工天豐巖土工程有限公司重慶401147)
經濟的不斷發展提升了我國社會發展速度,同時也增加了不同環境下的工程施工量。在此情況下土質邊坡工程地質災害風險問題便成為工作人員高度關注的問題,只有通過各種方式減少地質災害的產生幾率,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工程施工質量以及工程施工安全性。以當前土質邊坡工程地質災害風險發生情況為基礎,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提出如何完善和優化土質邊坡工程施工安全性,降低地質災害風險。
土質邊坡地質災害施工風險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各種涉及到邊坡施工的工程項目已經開展,如果不能保證邊坡工程施工安全性,減少安全隱患和施工風險,必然會導致人員傷亡,負面影響巨大。導致邊坡工程存在地質災害風險的因素比較多,包含了管理方面的不確定因素、模型方面的不確定因素、參數方面的不確定因素等,所以必須通過風險分析與風險評估的方式來處理上述各個方面的不確定因素,才能保證工程施工的正常開展。
從根本上來說,風險代表了負面事件的產生幾率以及負面事件產生之后導致不良后果發生的各種可能性,囊括了事件發生概率以及事件發生后果這兩方面的要素。邊坡工程施工的風險基本上包含了邊坡工程項目風險、風險時間的發生幾率等[1]。如果針對土質開挖邊坡的情況對其進行處理,需要考慮到技術影響因素、地質影響因素、水溫影響因素以及各種氣象影響因素等。目前比較常見的邊坡風險事件產生幾率計算方式是故障樹分析法,影響方面包含風險損失、經濟損失、工程損失、環境影響損失、社會影響損失等諸多方面的內容。首先對風險進行辨識,分析不同邊坡工程日常工作施工中存在的所有可能對工程施工產生影響的因素,對因素進行整理和篩選,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重點關注其中影響比較大的問題,提升問題處理解決方式的針對性[2]。
通過故障樹分析法對其進行分析,屬于工程實踐的反復證明模式表現,可以有效提升復雜系統處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過故障樹分析的方式對系統進行設計,對能夠導致故障的所有因素進行綜合性分析,并編輯相應的故障樹。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該方式來明確系統故障的所有可能性,對所有故障產生的可能性幾率進行明確,之后根據分析結果來擬定提升系統可靠性的方式[3]。故障樹分析法的應用盡量避免故障事件置頂的情況,通過從上到下的順序對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因素進行分析,明確不同事件之間在邏輯方面存在的聯系,逐步的進行分析,追溯原始問題以及故障機理分布。

圖1 故障樹工作示意圖
專家改進調查法的應用也是當前比較關鍵的一種處理技術,風險事件的產生以及風險事件將會造成的負面不良結果并不是固定的,有很多結果并且具有一定的概率覆蓋性。如果缺少詳細且專業的資料作為支撐,工作人員會在第一時間想到使用專家調查法對數據進行處理,結合加權平衡或者是頻率統計等方式,保證最終結果的精確性。這兩種方法是使用前提都是比較固定的,工作人員必須要承認不同專家的判斷方向以及判斷內容都是完完全全真實且可靠的,但是這種信任并不能真正的實現。本文所提到的方法,可以將不同專家,根據專家的影響力以及專家個人綜合能力進行權重,加入信心度評論。這里提到的信心度代指專家做出最終判斷時,對自己判斷的結果是否有信心,專家內心活動程度即為信息度,同時也可以將這部分信心度當成數據可靠程度來看待。這種工作模式表示專家數據可靠性與專家數字評價的客觀性都可以得到保證,提升數據整體的可用性。
在明確計算風險值以后,要對風險的大小進行評估,這就是風險評估的主要內容。風險大小是相對來說的,所以需要參照一定的標準對風險進行評估。在評估風險之前,要現構建專業化的邊坡工程,保證其分級體系的科學性,對風險事故產生幾率以及不同風險事故可能帶來的負面破壞程度進行評估,針對不同的風險類型,擬定不同的解決措施[4]。在對風險進行分級時,需要根據邊坡工程開展的實際情況來明確工程目標以及不同的風險接受紀律,從風險概率、風險可能帶來的后果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不同后果分析體系需要相互之間很好的協調,才能保證相同的風險體系可以在所有類型的風險中應用。如果A專家個認為事件的最終結果是1,并且自己對這件事情最終結果是1有著70%的信心,則進行數據處理時,可以將這些數據融入到其中,而剩余的30%的幾率可以秉承分層遞減的方式分攤到其余結果的產生幾率上,最終明確A專家認為時間可能與否的概率。將所有涉及到這次討論的專家數據全部都按照上述方式進行處理,待處理之后根據專家分布情況進行權重疊加,明確不同事件分布幾率。但是因為我國疆域面積比較廣闊,不同地區的情況略有不同,所以可以結合專家調查法對風險事件可能產生的結果以及風險損失進行明確。
3.1 對災害的易發性進行分析
分析災害的易發性,可以有效防止各種災害發生,并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以高速公路土質邊坡工程施工情況為例,要分析邊坡的類型、邊坡的高度、邊坡的坡率以及所在地形、地區水情況等諸多方面的規律,結合工作人員以及相關材料中提到的工作經驗,配合因子疊加等方式,來明確高邊坡地質災害分析體系。
3.2 對災害的危險性進行分析
想要保證邊坡地質災害分析的準確性,就必須要在高邊坡工程穩定評價的基礎上進行,評價邊坡的失穩誘發災害風險。對邊坡的穩定性進行評價,可以結合專家咨詢或者是專業的工作經驗來構建專業化的層次結構模式,以邊坡的動態信息作為基礎,分層次的對邊坡防護工程開展情況進行了解,掌握坡面病害產生的類型以及病害產生程度,了解破體的變形情況以及坡體的變形規律,之后通過時很層次分析評估以及預測等方式來明確其未來發展態勢,并提出具有專業性且針對性比較強的高邊坡地質災害危險性分析結果、處理方法。
3.3 對災害的易損性進行分析
災害易損性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分析環節,而且大部分的工程邊坡地質災害承險體都比較復雜,所以在對風險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全部逐一的對易損性進行評價,可以提出會對其產生影響的各種因子,只有對不同因子產生的不良影響進行全面的統計與分析,不同的因子權重會根據未來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也可以通過專家調查的方式來獲取各方面的信息。而因子疊加法可以在這種環境下取得不錯的實際使用效果,配合高速公路流量以及設計時速等諸多種類的災害風險控制指標來提升高邊坡地質災害易損性分析結果,保證結果的準確性。
土質邊坡工程施工的風險性比較大,而且地質災害風險不僅會影響工程的正常施工,還會對周圍環境、施工人員產生危害。上文首先闡述了風險理念,之后對風險評估的開展方式進行了簡要研究,最后分別從災害的易發性、災害的危險性以及災害的易損性三個角度,詳細分析了如何控制災害,將災害的影響減少到最小的范圍內,提升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1]黃祥談.高速公路高邊坡安全檢查與地質災害風險評價 [J].公路交通技術, 2012,02:8-11+16.
[2] 珺嚴 凡,朱鴻鵠,施斌,王寶軍,王靜.基于DOFS的水位變化下土質邊坡模型穩定性試驗研究 [J].工程地質學報,2014,06:1263-1270.
[3]康承磊.綜合地質分析法在工程滑坡預測整治中的應用 [J].鐵道工程學報, 2015,03:6-10+36.
[4]張坤,胡新麗,李長冬.強震作用下多層土質邊坡破壞規律與變形特征 [J].煤田地質與勘探,2011,01:52-56.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6-4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