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波
假如你是一名深陷戰爭泥潭的士兵,冒著槍林彈雨沖鋒陷陣,眼看距兩兵相接越來越近,卻遠遠發現敵軍士兵居然能徒手輕易舉起上噸重的車輛,你會作何感想?面對擁有如此怪力的敵人,難免士氣受挫,而這樣的場景,卻真實地在二戰戰場發生過!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第二戰場。幾天后,兩個法國人騎著自行車穿過美國陸軍司令部第23特別部隊的警戒線,眼前的一幕讓他們深感震驚——他們看見4個美國士兵居然徒手合力抬起了一輛約40噸重的謝爾曼坦克!
這支部隊被稱為“鬼魅部隊”,事實上,該部隊的士兵除了滿腔的愛國熱情,并沒有任何“超人”的力量,反而相比其他部隊的戰士,甚至可以用“手無縛雞之力”來形容他們——他們舉起的“坦克”是充氣坦克,而他們本人則都是藝術家,包括歌手、插畫家、電臺播音員和音效師等。1944年1月,這些人從紐約和費城的藝術院校應征入伍,任務是愚弄德軍。他們的作戰方法包括布置充氣坦克,使用500磅重的擴音器播放軍隊集結時的聲音,以及發送一些虛假的無線電報等。
從1944年初加入戰斗到二戰結束,這支部隊總共演出了20次“瞞天過海”的好戲,挽救了1.5萬-3萬名美國士兵的生命。他們從未露出過“廬山真面目”,甚至參戰的其他士兵對此都一無所知。在保密了40年后,這支“鬼魅部隊”的故事終于在1985年首次見諸報端,其中畫家希爾斯頓公開了自己的從軍經歷。2013年,希爾斯頓與其他18名第23特別部隊的士兵,在美國公共電視臺的紀錄片《鬼魅部隊》中,講述了他們在戰爭中的奇特經歷。
古人云,兵不厭詐。障眼法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戰爭史的一部分,特洛伊木馬也許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鬼魅部隊將這種偽裝戰術發揮到了極致,他們使用各種各樣的技術進行聲、光、電的“巡回表演”,在戰場上“演戲”,設計聲音、創建布景。而且,在結束一天的演出之后,他們還將所有的表演道具打包,第二天再趕往另一個地方,上演同樣的好戲。
從諾曼底登陸到阿登戰役,這支鬼魅部隊進行了多場逼真的“軍事演出”。他們最成功的一次演出是在二戰結束前不久進行的,當時德軍已經退守國內,憑借萊茵河頑強抵抗。美國第9集團軍準備渡過萊茵河,深入德國作戰。第23部隊的任務是吸引德軍的注意力,分散其防守力量。只有1100名士兵的第23部隊需要偽裝成第30師和第79師,這兩個師總共約有3萬人的兵力。
第23部隊將真坦克和充氣坦克混在一起,制造了大軍壓境的假象來迷惑敵人。他們制作的假冒偵察機甚至騙過了自己人:一些美國飛行員曾試圖把飛機停在這些假飛機旁邊。他們的逼真演出幫助盟軍的先頭部隊順利渡過萊茵河,幾乎沒有遇到德軍的抵抗,最后德軍拱手讓出了萊茵河的橋頭堡,“鬼魅部隊”也因此受到嘉獎。
由于這支鬼魅部隊的行動,都須在秘密中進行,否則一旦被敵軍情報人員得知其真相,該行動將功虧一簣,因此他們經常偽裝成其他部隊:在城里休假的時候,他們的坦克上會被畫上假番號,或者縫上假的徽章,從而躲避間諜的刺探。
任務的保密性使鬼魅部隊與其他部隊分離。行軍途中,他們在法國北部特雷維耶爾小城發現了一座被炸彈炸毀的教堂,部隊中的一些藝術家試圖把教堂的結構畫下來。在巴黎和盧森堡,這些藝術兵用畫筆記錄下了他們看到的一切:騎著自行車經過的迷人婦女、屋頂構成的天際線和如畫的街景。
1945年7月,鬼魅部隊返回國內。在日本投降之后,這支部隊也于1945年9月15日結束使命,就地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