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影(三亞學院,海南 三亞 572000 )
?
多因素GM(1,N)模型在城市道路交通噪聲預測
孫紅影
(三亞學院,海南三亞572000)
摘 要: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是影響人民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因素,本文采用Newton-Cores公式優化后的GM(1.N)模型,對南方某城市道路交通噪聲進行預測。
關鍵詞:交通噪聲;GM(1,N)模型;背景值優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質量提高,城市交通噪聲已經開始影響我們的生活。特別是北京,上海以及南方發達城市,問題更加的嚴重,城市道路交通污染系統包括諸多因素,如人口數量,道路長度,車輛數量[1-2]。
本人以文獻[3]中南方某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數據為例,利用多因素考慮的GM(1,N)模型對道路交通噪聲進行預測,并與實際數據進行比較,說明多因素的GM(1,N)預測精度更高。
GM(1,N)模型背景值的求法實際上就是數值分析中的梯形公式,然而在實際計算應用中,梯形公式的誤差較大,致使GM(1,N)模型的模擬值誤差較大。在區間對公式(3)的兩邊進行積分
整理后得到
公式寫作
Newton-Cores積分系數一般取n£4,基于穩定性和精度考慮,現取n=4。則有
為了便于比較,本文采用文獻[2]中所給的數據。文獻[2]給出了2002~2009年南方某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平均聲級檢測數據,以及對該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影響程度最大的兩個相關因素數據,即道路行車線長度及常住人口,如表1所示。

表1 南方某城市道路交通平均噪聲、道路行車線長度及常住人口數據表
因原始數據較大,在此我們利用灰色關聯分析中的初值化算子對表1內的基礎數據進行初值化處理,實現了數據的無量綱化,結果見表2所示。

表2
將未經優化的原始 GM(1,N)模型記為模型1,基于Newton-Cores公式優化的 GM(1,N)模型記為模型2,將文獻[2]中的數據帶入上述兩個個模型同時進行建模,所得模型數據如表3所示。
從表3中可以看出,文獻[2]的GM(1,N)模型預測 值的平均誤差為5.4415%,而經過本文優化的GM(1,N)模型所得預測值的平均誤差分別為4.6813%,其預測精度遠高于原GM(1,1)模型。通過實例驗證可知模型具有較好的精度。

表3 南方某城市2006~2009年的交通預測值
根據仿真實驗證明,利用多因素GM(1,N)模型預測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模型精度高,預測結果可靠。
本人研究證明,利用灰色系統研究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是可行的,為今后對城市規劃以及噪音處理提供了有力可行的科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張超,陸愈實,章博等.GM(1,N) 模型在城市道路交通噪聲預測中的精度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5,01(02):67-70.
[2]王素萍,溫莉霞.灰色系統GM(1,N)模型在城市環境噪聲預測中的應用[J].噪聲與振動控制,1999,19(01):40-43.
[3]H . Li, X. C. Peng, Z. Q. Zhong, etc. “Influence Factors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Traffic Noise Based on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Shanghai, vol.22, pp. 93-95,February 2012.
作者簡介:孫紅影(1983-),女,黑龍江人,碩士,助教,教師,研究方向:不確定性系統與信息處理。
DOI :10.16640/j.cnki.37-1222/t.2016.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