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紅
?
同在陽光下共傳一份愛——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簡介
●蘇 紅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物質文明得到極大提高,精神文明也與時俱進,人們將目光轉向慈善公益領域。我國慈善公益組織如雨后春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關注的范圍和角度也越來越全面和細致。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老年人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在中國,還有一類人群值得關注,那就是婦女,她們的生活狀況也成為慈善公益組織的關注對象。讓我們通過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了解它們為中國老年人及婦女作出的貢獻。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成立于1986年,是民政部和全國老齡辦領導下的為全國老年人服務的民間慈善組織。其行動宗旨是:“孝行天下,共建和諧”。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以老年人為本,全心全意為老年人服務,并呼吁社會共同尊重、關心和幫助老年人。基金會的工作任務是:以弘揚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中心,以為健康的老年人錦上添花、為有困難的老年人雪中送炭為重點,幫天下兒女盡孝,替世上父母解難,為黨和政府分憂。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從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實際出發,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積極動員社會力量籌集善款,為老年人做了大量的實事、好事和善事。近30年的時間,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創造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如: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中國老年藝術團《紅葉風采》文藝晚會、愛心護理工程、東方銀齡遠程教育普及工程暨幸福養老大課堂、老年心理關愛工程、書寫人生第二春征文書畫攝影大獎賽、敬老志愿者聯盟七個品牌項目,并先后建立了多個專項基金。通過各項活動的廣泛開展,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廣大老年人的心中。
“中國夢 享老夢”我的生活我做主 國人享老倡導分享會
2015年10月15日,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主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享老活動——“中國夢 享老夢”我的生活我做主 國人享老倡導分享會。活動創造性地提出了“享老”理念,為轉變老年人長久以來被動養老的觀念,積極主動地享受老年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如何度過已經和即將到來的老年?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給出響亮答案:要靠老年人自己,要靠變“養老”為“享老”的觀念變革?;饡嘘P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希望向中國億萬中老年人倡導一種全新的享老價值觀,探索人生新活法,發起一場享老風暴?!边@也是該基金會發起這一活動的初衷。
別開生面的享老分享會,享老榜樣展示人生新活法。風靡互聯網的花甲背包客張廣柱、王鐘津帶來《享老夢——挑戰》演講,這對已將近70歲高齡的夫婦分享了他們自助游歷全球7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傳奇經歷,鼓勵老年人把握退休時光,找到自己喜歡的享老方式。86歲的知名公益紅人“紅蠟燭奶奶”彭世治,帶來了一場《享老夢——公益》的演講,身患癌癥卻二十多年投身公益事業的她,用行動告訴大家“要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在做有意義的事中享受老年”。
愛心護理工程
愛心護理工程,以“幫天下兒女盡孝,給世上父母解難,為黨和政府分憂”為宗旨。要在全國300多個地級以上的大中城市,建立一批為城市高齡老人提供專業護理和臨終關懷服務的“愛心護理院”以及面向老年人的服務設施,為老年人創造良好的養老和生活環境條件,如適宜集中居住的老年公寓和提供居家服務的老年福利社區等。愛心護理工程的目的:一是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增加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總量,為城市老年人解決實際困難;二是切實統一服務理念、提高整體養老服務水平;三是創建相對集中的、適合國情的老年福利社區,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的服務體系,用老年福利社區化概念實現老年人居家養老、生活照顧、護理關懷等一站式服務功能。
10月22日,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第十次全國愛心護理工程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結合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總結10年來全國愛心護理工程工作開展情況,交流經驗,表彰先進,找出不足,商討對策,并為下一步工作做出了安排和部署。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閻青春在會議上說:“截至目前,愛心護理工程已由10年前的最初7家護理院,發展到今天涉及全國31個省區市的600多家,可提供老年長期照顧護理床位30多萬張。按照最低標準每張床建設費用10萬元計算,相當于籌集了300億元社會資金用于愛心護理事業?!?/p>
愛心護理工程的實施,為我國養老服務業倡導和引領了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多種經濟成分和多種服務方式并存開創了養老護理服務發展的嶄新局面;醫養結合、養護結合的現代養老理念得到了有機融合與具體踐行;大批養老護理的業務專家和技術骨干在長期照護服務工作第一線得以培養和造就。愛心護理工程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社會影響不斷深入人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成立于1988年,隸屬于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是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非營利性社會公益組織。其宗旨是:維護婦女權益,提高婦女素質,促進婦女和婦女事業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長期以來,中國婦女發展基會著眼于婦女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圍繞婦女扶貧、婦女健康、女性創業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公益慈善項目,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成效。項目分為持續發展類、資助救助類、宣傳倡導類、緊急救災等,其中品牌項目有“母親水窖”“母親健康快車” “母親創業循環金”“母親郵包”“貧困英模母親資助計劃”,這5個項目分別獲得中國政府最高慈善獎項——中華慈善獎。同時,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還開展各項提高婦女素質的培訓活動、扶貧活動;獎勵對中國婦女事業做出特殊貢獻的個人和單位;支持并組織實施婦女工作研究和非營利組織發展的研究等等。

“母親水窖”項目
“母親水窖”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2000年開始實施的公益項目,目的是幫助中國西部干旱缺水地區的人們解決生活和生產用水困難。項目實施15年來,項目內容由早期的以家庭為單位建設集雨水窖,逐步發展為以水窖為龍頭,集沼氣、種植、養殖、衛生、庭院美化等為一體的“1+N”綜合發展模式;從重點解決群眾生活用水困難到解決人畜用水、生產用水,積極推廣并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加強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等。在總結“母親水窖”項目實施10年成就的基礎上,根據農村飲水實際及項目發展規劃,進一步確立了安全飲水工程、環境衛生、健康教育三位一體的發展思路,延伸開展了“母親水窖—校園安全飲水”項目,試點開展了節水灌溉和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成為婦聯組織服務大局、服務群眾,促進水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實踐。
截至2014年底,“母親水窖”在以西部為主的25個省(區、市)修建集雨水窖近13.9萬口,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670處,直接受益人口250萬人,項目實施規模達8.5億元?!澳赣H水窖—校園安全飲水”項目在22個?。▍^、市)的428所農村中小學校投放4740余萬元,新建、改造安全飲水和衛生設施,配備凈水設備,組織健康教育,受益師生26萬余人。
母親水窖的第十五年
在十五周年之際,“母親水窖項目”派出愛心團隊,由于和偉、賀煒帶隊,分別趕赴四川涼山和湖南常德開展“追尋愛之源—母親水窖15周年愛心觀察團探訪”活動,在缺水村和飲水不安全的學校進行生活體驗,考察項目村和學校的實施成果。
賀偉帶隊的愛心觀察團來到了湖南省常德市白衣鎮中心小學。2013年,這里的學生一直喝著“原始水”,每舀起一瓢水,里面有一半是沙子。該校在“母親水窖—校園安全飲水”項目的幫助之下,建設了飲水房和新的洗手池,配備了凈水設備,師生們終于喝到了干凈的飲用水。兩年后,當愛心團來到這里,校長感激地說:“校園飲水項目解決了整個中心校的飲水問題,孩子們終于喝上了干凈的水,感謝母親水窖。”此次回訪,觀察團看到了學校師生飲水狀況的改變,還向孩子們倡導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在與學生們游戲互動、教學生們如何正確洗手之后,賀煒說:“看到了在這個項目的幫助下,學校的面貌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心里十分的欣慰,讓孩子們在更加健康的環境中成長,是我們的責任所在?!?1 月11日,“追尋愛之源”母親水窖愛心觀察團再次啟程奔赴甘肅。此次行程是繼涼山探訪、常德探訪后的第三站。愛心觀察團由唱作人李霄云帶隊,探訪第一天開展了“無水挑戰”環節,全天只提供一瓶礦水飲用,并將探訪的所見所感通過微博與網友互動。隨后走訪“母親水窖”項目實施地——蘭州皋蘭縣九合鎮錢家窯村,了解項目實施后,錢家窯村的居民用水情況、生活狀況以及經濟狀況都有了哪些改變。
“母親水窖”項目實施15年來,已幫助數百萬人解決了飲水困難,并圍繞飲水安全開展了一系列環保、扶貧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母親水窖”項目先后獲得中華慈善獎、環球慈善項目獎、中國慈善高效獎、英國國際視覺傳播協會“號角—中國”可持續發展事件獎等重要獎項。鑒于“母親水窖”取得的成就,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將國際編號為207715號小行星命名為“母親水窖”,以此獻給“母親水窖”及關心支持“母親水窖”公益項目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