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華 李 朝 金小洣
指導專家: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中醫師 黃 琳

目前,我國高血壓人群接近2億,并且年輕化趨勢明顯。高血壓是與不良飲食、缺乏運動等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這一點廣為人知。但具體到一日三餐如何吃,很多患者期盼獲得專業指導。心血管內科專家指出,高血壓患者可記住以下口訣并照做,一天的飲食基本可達標:“一份肉類二份果,三份谷類四份菜。豆類魚奶天天有,低鹽少油糖少沾。”具體到實際操作,則要嚴格執行“減少食鹽攝入、避免過量飲食、均衡營養”三大原則。
減少食鹽攝入就是限鹽,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起來不易。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食鹽用量不多于5克,而我國居民的食鹽攝入量平均為10克左右。5克食鹽有多少呢?普通的啤酒瓶蓋平平地盛滿食鹽,這大約就是5克的分量。
為什么要限鹽?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中醫師黃琳指出,對于血壓控制而言,每人每天增加2克食鹽的攝入可導致血壓升高1~2毫米汞柱。
有些人喜歡吃腌菜、臘味等,這些食品加大了鹽的攝入量。還有含鹽量高的食物也是我們容易忽略的,如醬油、海產品干貨類、火鍋蘸料、快餐等。
“限鹽要從改變飲食習慣做起,逐漸減少鹽量,每次做菜用規范的鹽勺取鹽,通過一段時間,可達到推薦的用鹽量。”黃琳提醒,要盡可能抵抗腌制食品和快餐的誘惑。
但鹽是百味之先,少用鹽,如何做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符合健康要求的美味佳肴?
黃琳指出,烹制低鹽飲食,要盡量使用新鮮食材,可以用辣料、香料,如咖喱、芥末、姜、蒜等調味,它們含鈉量相對低;巧用醋、檸檬等有清香酸味的食材,提升食物本身的味道;也可以在烹制好的食物表面撒鹽,減少用量。
一日三餐要有規律,早餐不要吃得太少,晚餐不宜吃得過飽,干稀飲食搭配合理,一般早、中、晚的熱量分別占總熱量的30%、40%、30%,注意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限制過多熱量的攝入。
此外,吃飯時要專心,進食速度不要太快。晚餐少吃,晚餐過飽可導致體重過重或身材肥胖,不利于防控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的均衡飲食是指低熱量,含充足的優質蛋白、少量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的平衡膳食。
人體所需蛋白質除從糧食中攝取一部分外,還需通過食用豆制品、蛋類、肉類、禽類、海產品等補充。如果條件允許,應每天吃1個雞蛋,喝250~500毫升牛奶,如每天能吃一些魚和海產品則更好。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每天不可缺少蔬菜,尤其是綠色的新鮮蔬菜,也可吃些水果,或以某些應時的蔬菜代替水果。芹菜炒豆干、蘑菇菜心、木耳炒雞蛋、胡蘿卜玉米排骨湯、山藥薏米粥等,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都是不錯的美味菜肴。
多吃含鉀、鈣食物
黃琳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天的食品中,還要多補充含鉀和鈣的食物,它們是天然的降壓元素。
鉀離子能擴張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使受到“高壓血流”沖擊的動脈壁不易發生機械損傷,可減少高血壓患者發生腦出血等情況。
補鉀,一方面可改食低鈉鹽,因其富含鉀,有助于人體鉀鈉平衡;另一方面,可多吃含鉀量高的色彩鮮艷的水果,如香蕉、橘子、橙子、蘋果。此外,堅果、豆類及海帶、木耳、蘑菇、紫菜都是含鉀高的食物。
最適于補充鈣質的就是牛奶及奶制品,每天飲用250毫升牛奶,可補充近300毫克鈣質。此外,多曬太陽也可以幫助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