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浩
痔瘡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黏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痔瘡多見于成年人,按發生的部位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臨床上,內痔的主要癥狀為便血,較大的內痔伴有脫垂;外痔主要癥狀為肛門處墜脹、疼痛、有異物感;混合痔兼有內、外痔雙重癥狀。
中醫認為痔瘡是由血瘀所致。刺激特定穴位可清熱涼血、利濕解毒、益氣活血,促進肛門周圍血液循環,緩解靜脈曲張,從而達到減輕疼痛、治療痔瘡的目的。
特效穴位——承山穴。
輔助穴位——腎俞穴、大腸俞穴、三焦俞穴、百會穴、大椎穴、八髎穴、長強穴、氣海穴、合谷穴、孔最穴、神闕穴。
承山穴:承山穴為膀胱經經穴,適當刺激此穴,既能調理膀胱氣化功能以清濕熱,又能疏導肛門局部氣血,可有效消除痔瘡。
l.按揉或推按承山穴2~3分鐘。(圖①)

2.雙手拇指點按腎俞、大腸俞、三焦俞穴各2~3分鐘。(圖②、圖③、圖④)

3.五指指尖自頭頂部的百會穴叩擊至大椎穴。重復3遍。(圖⑤)

4.掌搓八髎穴2~3分鐘。(圖⑥)

5.單手中指點按長強穴2~3分鐘。(圖⑦)

6.食指、中指點按氣海穴2~3分鐘。(圖⑧)

7.拇指按壓合谷穴2~3分鐘。(圖⑨)

8.拇指點按孔最穴2~3分鐘。(圖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