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亟待提升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就業的主要渠道和社會穩定的基本因素。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下,民營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既是提升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推動產業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
近年來,隨著創新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的不斷改善,民營企業在推動技術創新、推動轉型升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必須看到,我國民營企業大多數是中小微企業,量大面廣,雖然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脫穎而出,走在了自主創新的前列,但相較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自身經濟實力還相對薄弱,在實施創新發展中仍然存在著創新意識差、動力不足、融資不暢、人才匱乏、服務平臺功能不明顯等問題。由于部分重要技術創新機會的延遲甚至錯失,造成一些成長型科技企業的流逝,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發展質量與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因此,提升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刻不容緩。
要提升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服務體系,推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投入、研發和成果應用轉化的主體。要破除技術創新資源配置的條塊分割和行政壟斷,破除科研機構、高校占有大量技術創新資源的體制壟斷,提高創新資源的配置效率。其次,要建立以創新質量、市場化前景和產業化成效為標準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將企業家、企業科研人員和專業社會組織納入技術創新成果評估專家團隊,引導更多有市場經濟意識、了解市場需求的行家和行業組織有序參與科技成果評估和知識產權交易評估,降低技術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成本和投資的風險。第三,要優化創新環境,促進科技和金融的結合,改善科技型企業融資條件;切實提升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和執法強度,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在擴大國際科技協作與交流中提升企業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民營經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產物,民營經濟的自主創新能力同樣要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提升。相信在政府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下,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