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月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建設新城鎮新農村的政策的推行,我國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的如火如荼,環境保護意識也越來越深入人心。但是畢竟受農村的經濟條件和人們的傳統意識的影響,農村環境保護建設的開展和進行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實際問題,尤其是污水處理方面的問題,更為突出。本文作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就農村環境保護及污水處理方面的問題和現象,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生活污水 現狀原因 策略建議
中圖分類號:U2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1-0322-01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和農村建設政策的推行,我國農村的經濟建設和農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和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和農村的基礎建設也得到了很大的改進。但是農村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數農村缺乏排水通道和污水處理系統,大部分生活污水都隨意排放,或流進村外河流、閑置的大坑,或排出室外后任意流入街內等待自然滲入地下,只有很少一部分得到人為的處理后被利用。這種現象長期得不到處理和改善,就給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帶來很大的困擾,不僅污染了河水和生活用水,還直接危害著農民群眾的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從而影響并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基于以上所提到的現象,本人就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就農村環境保護和污水處理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探討,僅供同行們參考。
一、我國農村生活環境污水處理的現狀
農村污水產生的渠道是居民生活過程中的廚房污水、洗浴污水和糞便的沖洗水等等,其難于處理的主要原因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大部分村民的環保意識薄弱,對生活污水所造成的危害認識不到位;
2、雖然近年來國家對新城鎮的建設投入的力量和資金有所增大,但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面投入還有所欠缺,造成農村污水處理效率較低;
3、農村環境保護的人才缺乏,缺乏特定的負責環保的機構;
4、受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人為因素的制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技術得不到很好的改進和提高;
5、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工藝與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受農村的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不能很好的發揮其作用;
6、因農村居住地不集中,再加上人們的環保意識參差不齊,給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帶來很大的不便;
二、對農村生活環境污水處理的策略和建議
1、加大農村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增強農民環保意識
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較差,是環境污染物的制造者,同時也是環境保護治理工作的受益人。因此,喚起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和加大環保的宣傳力度至關重要。例如可以通過廣播、報紙和宣傳板報的形式將環保宣傳落實到位,深入到每個家庭,讓他們意識到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關乎到他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關注農村環境建設就是關心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就是為自己的子孫后代謀福利。
2、建立并完善農村環境管理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
目前,農村的環境管理機構缺乏或者不夠健全,如果想做好農村環境保護并使農村污水處理工作做到位,做到實處,除了樹立并增強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之外,就是要建立并完善農村環境管理機構。例如在各個鄉鎮、農村建立環保所,全權負責所管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做好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好的方面要做好宣傳,樹立良好的典型。除此之外,要制定關于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把一些故意制造環境污染的現象納入到相應的法律法規中,從而規范人們的行為,使環境保護的意識真正植入人心。
3、加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統建設資金的投入
若想增強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如果沒有相應的硬件建設,農村污水處理根本就不能做到位。因此加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統建設資金的投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例如村、鎮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應投入一定的資金,在一些重要的街口或人口密集的地方發放垃圾桶或建設垃圾池,在幾個集中的街道安排一名環衛工人,及時對垃圾進行歸類和運輸,對一些污染性很強的垃圾要集中處理,嚴禁禁止人們將一些生活垃圾投放到河流中,污染河水,甚至污染了生活用水。還可以投入資金幫助人們群眾挖置下水道,集中處理生活污水,預防二次污染。
4、加強農村生活污水管網建設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應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根據農村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根據居民生活區的地理特點,采取相應的方法,對不能鋪設污水管網的地方,可采用明溝再加蓋板進行密封的形式,這樣雨水可以利用漫流的方式進水排水;如果是大的溝渠,可在溝渠內安裝收集管;如果居民生活區內有充足的空間可直接鋪設污水管網,但一定要注意盡量減少埋沒深度,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5、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時,一定要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
一是對布局密集、規模較大的村莊,處理污水時,要采用集中處理的模式。把對農戶產生的污水要集中收集在一個統一的處理設施內,然后進行統一處理。這樣可以達到占地小、運行安全、成本小、出水水質好的效果。
二是處理農村污水時,首先要對污水進行生化處理,然后還可以在污水處理池子的上方栽種一些根系發達,相對容易茁壯成長的植物。這些植物可以吸收污水中分解出的有機物,從而達到污水凈化的目的。
三是建立生活污水凈化池沼氣。在農村,建立沼氣池不僅很方便也很環保。最重要的是采用厭氧發酵技術,將生活中的污水完全凈化,并且處理過的污水還可以再次利用,對農民來說,非常經濟實用。
四是充分利用氧化塘。氧化塘具有處理污水的功效,并且構造簡單,維護起來非常簡易方便,是一種具有實效性且節能的污水凈化系統。生活中的污水在塘內經過長時間的貯存后,借助微生物的代謝,在菌藻相互作用下,使有機污染物得到分解和去除。氧化塘的有效使用,值得借鑒和推薦。
五是人工濕地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使用。濕地可根據形成的條件分為人工濕地和自然濕地。顧名思義自然濕地是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而人工濕地是在自然濕地的基礎上而研發的一項技術。和自然濕地相比較,人工濕地更加強化了濕地功能,它能有效地將污水分配到長有多種植物的土地上,污水中有機物通過過濾、吸附等作用,促進微生物分解,從而實現污水的高效凈化。
綜上所述,農村環境保護及污水處理,關鍵要根據具體實情選擇相應的處理方法和技術,應本著經濟、高效、節能、簡單易行的原則,實現農村污水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軼;中國農村環境問題原因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年11期;
2.延妍;試論我國農村環境的現狀、問題及對策D,大連交通大學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