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磊
(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 北京 100101)
某機場工程回填建筑垃圾沖擊碾壓試驗研究
王家磊
(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 北京 100101)
飛行區場內拆遷遺留的建筑垃圾數量較大,采取回收利用措施兼具環保和經濟效益。機場工程中,土基的壓實度至關重要。本文采用沖擊碾壓法進行建筑垃圾填筑體處理試驗,得出了合理有效的施工參數及施工工藝。根據施工后的壓實度檢測試驗結果可知,以此確定的施工參數在該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可作為后續大面積施工的參考依據。
機場;建筑垃圾;沖擊碾壓;壓實度;試驗
城市基本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給城市和社會帶來了新的污染源—建筑垃圾。絕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經任何處理便被施工單位運往郊外或鄉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處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費、垃圾清運費等建設經費,同時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灰砂飛揚等問題又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1]。因此,倘若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措施得當,則對社會兼具環保和經濟效益。
本文總結了某機場土方填筑工程成功利用建筑垃圾的實例,為相關的研究和類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
2.1 概況
飛行區場內拆遷遺留的建筑垃圾數量較大,約200萬方,采取回收利用措施,則環保和經濟效益顯著。建筑垃圾的成分主要是磚塊、混凝土塊、素填土及少量生活垃圾等。其特點是粒徑極差較大,粒徑較小者,風季易形成揚塵,較大的混凝土塊、砌塊會給破碎及運輸帶來困難。飛行區建筑垃圾概況如圖1所示。

圖1 飛行區建筑垃圾概況
2.2 工程地質條件
勘察揭露表明,擬建場地地表以下20m深度范圍內的地層,表層為人工填土層,其下為新近沉積層及一般第四紀沉積層,巖性以粉土、粘性土及砂土為主,從上至下分別描述如下:
1)砂質粉土素填土:黃褐色,松散~稍密,稍濕,主要以砂質粉土為主,局部為粘質粉土素填土,含少量混凝土塊、磚渣、灰渣等雜質。
2)砂質粉土:褐黃色,中密,稍濕,含云母,氧化鐵,夾粘質粉土、粉細砂、粉質粘土及粘土。
3)砂質粉土:褐灰色~灰色,中密~密實,稍濕~濕,含云母、氧化鐵及少量有機質,夾粘質粉土、粉細砂、粉質粘土及粘土。
4)粉質粘土:褐黃色,濕~很濕,可塑,含氧化鐵,夾粘質粉土、砂質粉土及粘土。
5)粉細砂:褐黃色,密實,飽和,砂質純凈,礦物成分以云母、石英、長石為主。
詳細勘察鉆探深度(20.0m)范圍內觀測到兩層地下水。第一層地下水為上層滯水,勘察期間僅個別鉆孔中飽和狀態下的砂土、粉土有揭露,水量較小,無成層穩定水位;以人工灌溉及大氣降水為主要補給方式,以蒸發為主要排泄方式。第二層地下水為層間潛水,水位埋藏較深,少數鉆孔揭露,地下水類型為層間潛水,大氣降水和地下徑流為主要補給方式,以蒸發和地下徑流為主要排泄方式。
3.1 試驗方案
因建筑垃圾成分復雜、工程力學性質較差、處理經驗相對較少,針對建筑垃圾的填筑性能開展現場試驗,根據試驗成果確定后續大面積施工的填筑方法和控制指標。
土基壓實是場道土基施工的一個重要方面,它直接影響機場的長期使用性能。為了以較小的費用獲得滿意的服務性能,對土基壓實采用有效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根據以往機場工程經驗,對比振動碾壓和沖擊碾壓兩種工法表明,對于相同鋪厚、相同碾壓遍數的填筑料,沖壓的壓實度和沉降量均大于振碾的壓實度和沉降量,并且振碾的壓實度檢測普遍不能滿足設計要求,而沖壓的壓實度檢測絕大多數能夠滿足設計要求。[2]
沖擊壓實技術經過了四十多年的研究、改進和完善,發展成高能量連續式沖擊壓路機,兼有恒定重量的、揉擠的、振動的和沖擊的壓實設備,能更有效壓實土基。其主要特點為:
(1)沖擊式壓路機生產效率是傳統壓路機的4~5倍,一般沖擊式壓路機行駛速度為12~15km/h,而傳統壓路機行駛速度為1.5~2.5km/h。這對于提高生產效率,縮短工期是十分重要的。
(2)沖擊式壓路機有效影響深度是傳統壓路機3~4倍。對于原地基土質不良的工程,一般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換土,再行碾壓,而沖擊壓實技術可直接沖擊壓實,壓實影響有效深度 1.0~1.2m,省去了換土工序,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程造價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3)沖擊式壓路機對土基含水量要求較傳統壓路機范圍大,通常傳統壓路機所要求含水量為最佳含水量的±2%,而對沖擊式壓路機來說,一般情況下,當細粒土含量大于等于 50%時,含水量(w)范圍:wopt-4%≤w≤wopt+2%;當細粒土含量小于50%時,wopt-3%≤w≤wopt+2%。對于特別干旱、或特別潮濕地區土方施工,其施工的難易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綜上所述,從滿足設計要求、工效、工期、造價等,沖擊碾壓具有填料厚度大,施工速度快等優點,同時其壓實效果較好,因此沖擊碾壓對本試驗具有很好的適宜性。
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條件下,通過試驗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藝,經濟效益和縮短工期是十分明顯的。其試驗目的就是: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控制工程投資、確保施工工期。結合現場建筑垃圾分布狀況及土面區地勢設計標高,具體試驗方案如下:
(1)必須剔除建筑垃圾原材料中的鋼筋、塑料袋、木材、塑料管、草皮、樹根、腐殖質等雜質及生活垃圾。最大粒徑不得超過60cm,對于超粒徑的建筑垃圾填料,應在料源處破碎至滿足要求。清理后的建筑垃圾應經監理檢驗合格后,方可用于試驗。
(2)試驗應在土面區內進行,試驗場地不小于50m×100m。試驗前應清表并平整地面。試驗時,在壓實后的原地面分層填筑建筑垃圾,松鋪厚度為 100cm,碾壓采用沖擊能量為25kJ~32kJ三邊形壓路機,壓實遍數應不少于25遍,然后采用壓路機振動碾壓至無明顯輪跡。選擇試驗位置時應結合地勢設計圖紙,保證試驗壓實后頂面距地勢設計標高不小于0.5m。
(3)壓實后對壓實層進行6組全深度壓實度或固體體積率檢測,要求壓實度≥90%(細粒料);固體體積率≥75%(粗粒料)。
3.2 試驗過程及結果分析
施工程序:試驗段場地清理→場地平整并測量原地面的標高→沖壓施工→測量沖壓后標高→填筑體壓實度檢測→施工質量驗收→進入下一道施工工序。
沖壓試驗施工采用輪跡交錯法進行,即行走中輪隙交錯推進,直至覆蓋完整處理區域為一遍,依次完成設計遍數。沖壓過程如圖 2所示。在沖壓過程中,每隔一定遍數平整場地并進行標高測量,保證了地勢設計標高下0.5m內不得填筑建筑垃圾。

圖2 現場建筑垃圾沖擊碾壓過程
沖壓25遍后,在壓實層頂面進行檢測試驗。由于粗顆粒含量較少,無法進行固體體積率檢測,所以現場進行壓實度檢測。建筑垃圾填筑層厚度為 100cm,傳統灌砂法無法全斷面檢測壓實層壓實度,故現場采用灌水法全斷面檢測。試坑貫穿壓實層,直徑為80cm,如圖3所示。為了保證檢測值更加切合實際,檢測時需剔除磚塊等大粒徑的體積及質量,如圖4所示。

圖3 現場灌水法檢測壓實度

圖4 現場檢測剔除磚塊等大粒徑
統計試驗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中數據可以看出,25遍沖擊碾壓后,6組壓實度均大于90%。這是由于沖擊壓實法影響深度較深,有效影響深度至少為1.0m,滿足設計要求。

表1 現場壓實度檢測值統計表
(1)鑒于沖擊碾壓技術所具有的優勢,對本機場飛行區建筑垃圾回填土面區的處理是可行和有效的。
(2)本試驗沖擊碾壓施工參數為:松鋪厚度為 100cm;25kJ~32kJ的三邊形沖壓;沖壓遍數不應少于25遍;沖壓后全深度檢測壓實度,控制值為90%。
(3)通過施工結束后的壓實度檢測試驗,本試驗區的處理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可作為后續大面積施工的依據。
[1]許志中,黃世梅.我國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的幾點建議[J].建筑技術開發,2003,30(7):109—110.
[2]周立新,黃曉波,周虎鑫.機場工程淺層填筑體沖擊壓實試驗研究 [J]工程勘察,2010,(S1):872~875.
S210
B
1007-6344(2016)10-0069-02
江蘇大學生宜居綠色城市可再生能源利用策略研究項目20141033205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