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華
(浙江同人綠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58)
淺析浙江省綠色建筑的發展與問題
唐 華
(浙江同人綠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58)
浙江省作為我國的建筑業大省,在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方面也始終走在前列。通過對浙江省綠色建筑發展歷程的回顧,重點闡述浙江省通過設計標準、行政條例、立法等途徑推動綠色建筑實施的過程,并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和改善建議。
綠色建筑;節能評估;設計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水、節電、節地、節能),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類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1]。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綠色建筑概念開始引入我國。1996年我國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住區發展報告,對進一步改善和提高居住環境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保證措施。1998年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提出建筑節能是國家發展經濟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2]。
浙江是位于東南沿海的經濟發達省份,同時也是我國的建筑業大省。“十二五”期間,浙江省單位GDP能耗下降20.7%,能效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全省共實現節能量4800萬噸標煤以上。在建筑領域,建成節能建筑5.3億平方米,其中綠色建筑2.4億平方米。每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100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1891萬平方米[3]。
早在2006年,浙江省就制定了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浙江省綠色建筑標準》DB/T1026-2006,系統全面地對綠色建筑的設計、建設、材料等進行了全面的定位,為浙江省綠色建筑的發展鋪設了理論基礎。2007年,浙江省發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DB33/T1039-2007,該評價標準在結合國家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基礎上,根據浙江省的氣候、地理位置等特點,編制了適合浙江省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大大推進了浙江省綠色建筑落地的進程。到2010年,浙江省公布了第一批通過綠色建筑評價標示的項目,包括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醫院科教綜合樓、中國刀剪、傘和扇博物館二期項目、杭州市綜合辦公樓節能改造等項目,綠色建筑的推進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2011年,浙江省又發布了《關于積極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若干意見》浙政發〔2011〕56號,再次強調了發展綠色建筑的重要性,并提到了節約用地、節能、節水、節材、住宅產業化等方面,這些方面在后續的過程中逐步被予以落實。同年,發布了《浙江省民用建筑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管理辦法》,明確對于民用建筑,必須在初步設計階段完成節能評估,并通過這一行政審批手續,對全部民用建筑項目的節能設計進行把關,做到每個民用建筑項目在設計階段都符合節能的要求。2013年,發布了《民用建筑綠色設計標準》DB33/1092-2013,首次以地方標準的形式對省內的民用建筑明確具體的設計要求,使得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設計思路落實到每一個建筑項目中,從而使省內的所有新開發項目都邁入綠色建筑的行列。2014年,發布了在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建設中全面推進綠色建筑行動的通知(建設發〔2014〕406號),明確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應當嚴格執行《民用建筑綠色設計標準》,達到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2015年,發布了《浙江省綠色建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建設發〔2015〕350號,對綠色建筑的發展目標進行了具體規劃,提出新建綠色建筑至少達到一星級綠色建筑標準,新建裝配式建筑,既有建筑改造等三個具體目標,為綠色建筑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進入到2016年,浙江省對于綠色建筑的推進工作又更進一步。先后公布了以《浙江省綠色建筑條例》為主的條例、標準及設計導則十余部。主要包括有浙江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B331092-2016、《民用建筑項目節能評估技術導則》、《浙江省民用建筑項目竣工能效測評技術導則》、《浙江省綠色建筑專項規劃編制技術導則》、《民用建筑雨水控制與利用設計導則》等。從政策層面出發,并結合設計、施工、運營等環節對綠色建筑制定了更詳細的標準。確保各個環節都有相應的依據和監管。
下表為浙江省歷年來綠色建筑的相關政策、標準統計表。

表1-1 浙江省綠色建筑相關政策、標準一覽表
2008-2009年,浙江省綠色建筑處于起步階段,每年只有1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認證;2010年和2011年,綠色建筑進入初步發展階段,分別有12個、10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認證。截至2016年7月底浙江省綠色建筑星級標準項目達到238個,其中設計標識三星級項目有32個,運行標識三星級項目有3個。綠色建筑星級標準項目數量大幅提升。
綠色建筑雖然一直是政府所倡導的建筑,但在開始階段并沒有強制性的條例或標準規定哪一類項目必須達到綠色建筑的要求,是否按綠色建筑的要求來實施主要取決于建設單位的意愿。但從2011年浙江省實施民用建筑節能評估以來,綠色建筑的理念開始在各項目中逐步落實。通過設計階段的節能評估,浙江省對所有民用建筑項目的建筑、結構、電氣、暖通、給排水等各專業的節能設計進行詳細審查,確保各項目節能設計合理并做到綠色、環保。同時,針對所有民用建筑都要求至少使用一種可再生能源,從而大大促進了太陽能熱水、太陽能光伏、空氣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在浙江省的推廣使用,也起到了節約能源的效果。
2013年,《民用建筑綠色設計標準》DB33/1092-2013正式實施,對于設計階段如何落實綠色建筑的要求給出了詳細的標準,從而解決了設計階段如何體現綠色建筑理念的問題,掃清了綠色建筑在設計階段的障礙。至此,所有新開發的民用建筑項目都需要落實綠色設計標準,體現綠色設計的理念。至2014年,這一理念被升級為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必須滿足一星級以上綠色建筑認證標準,即以政府項目為試點,逐步強制推行綠色建筑星級認證要求。由此,浙江省的新建項目中,綠色建筑的數量開始大幅增加。
2016年,在《浙江省綠色建筑條例》正式開始實施后,浙江省的所有新建項目都要求至少達到一星級綠色建筑的要求,政府投資的公共項目至少達到二星級綠色建筑的要求。至此,浙江省已全面邁入綠色建筑的階段,新開發的項目將全部按照綠色建筑要求進行設計、施工、運營。真正實現全部項目為綠色建筑項目的目標。
浙江省在推進綠色建筑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政策與設計標準共同推進的方式,新出一個政策就配以相應的設計標準來為政策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撐,從而使得各項政策得以順利實施。綠色建筑推進工作循序漸進,節奏把握良好。雖然綠色建筑的推進是一項重要目標,但并未盲目開展,而是采取穩步推進的方式,逐步做到全面實施綠色建筑。
但是綠色建筑的發展過程中也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第一、綠色建筑推行過程中有一些強制性的標準和要求并非適合每一個項目,統一要求全部項目都達到強制性標準就會導致部分項目雖然增加了符合規范要求的技術措施,但最終并未達到相應的效果,與綠色建筑的理念有失偏頗。第二、綠色建筑的工作還主要集中于設計階段,對于施工過程、運營過程的政策文件和技術標準較為缺乏,監管也存在不足,導致綠色建筑的設計成果未能在項目上最終體現。
浙江省在綠色建筑的推進工作走在了全國的前列,采用地方政策與技術標準相結合的推進方式扎實且有效。在后續的推進工作中建議做好以下幾點。第一,制定標準和政策時應更側重于不同項目的不同情況,標準應更細化并給設計師留有足夠余地自行設計;第二,應重視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運營階段共同管控,不能僅做好設計階段的工作而忽視了后續的施工和運營。
[1]徐至鈞,趙堯鐘.綠色建筑當前的發展與展望[J].建筑技術,2012,43(4): 300-304.
[2]李百戰.綠色建筑概論[M].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3]中國建設報.
S210
B
1007-6344(2016)10-0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