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懿鳳 舒元佳 林 婷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 644000)
基于斯維爾BIM平臺的《工程造價電算化》課程改革探討
高懿鳳 舒元佳 林 婷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 644000)
BIM 的設計思路是將建設工程項目的全壽命周期管理資料集于同一個建筑模型中,建設項目的各參與方在項目的各個階段可根據需要錄入、提取、更新和更正信息,完成了工程項目的信息共享,解決了建設過程中的信息溝通障礙。BIM 打破了原有的“一個項目,多個模型,信息私有”的格局,提高了項目管理效率,改變了原有的“建模算量”的計價方式。因此,為了適應行業的發展,現研究《工程造價電算化》課程教學的探討與改革
BIM技術;造價革新;課程改革;教學模式
目前,在造價過程中,運用斯維爾三維算量軟件進行算量的基本程序是根據建筑工程設計圖紙,構建三維算量模型,導出工程量。盡管,算量軟件已經為造價工作節約的大量的工作時間,也提高了算量準確性,但斯維爾三維算量軟件依然需要建模人員建立獨立于設計、施工的建筑模型,與前期的設計、后期的施工及運營管理脫節,無法實現資源共享。
斯維爾BIM技術的發展解決這一難點,并大大提高算量的速度及準確性,減少了很多工作量,并實現了工程項目一體化管理。斯維爾BIM算量軟件快捷、精確、信息化的特點使得這一軟件的推廣運用勢在必行。
在住建部《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建質函[2015]159號文件中指出其發展目標:到2020年末,建筑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并實現BIM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到2020年末,以下新立項項目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中,集成應用BIM的項目比率達到90%: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報綠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綠色生態示范小區。建設單位在招標、工程變更、竣工結算等各個階段,利用BIM進行工程量及造價的精確計算,并作為投資控制的依據。施工單位應用BIM施工模型,精確高效計算工程量,進而輔助工程預算的編制。在施工過程中,對工程動態成本進行實時、精確的分析和計算,提高對項目成本和工程造價的管理能力。
因此,在工程造價專業中,學生必須學好該軟件的運用,與市場接軌,才能掌握好造價崗位必備技能,以便畢業后能順利就業及完成崗位工作。而斯維爾BIM算量軟件的產生對《工程造價電算化》課程教學產生的影響不可小覷,我們也必須正視該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
1、學生預算基礎沒有牢固夯實,對定額、清單及圖集知識不熟悉,導致在運用過程中較為生疏,不能靈活變通使用;
2、電算化課程教學中,由于軟件限制,學生缺少足夠的練習時間;以完整的施工項目為依托的項目一體化教學模式未能實現;學生缺少到企業實戰學習的機會;傳統的大班教學模式在工程造價電算化課程中教學效率低;
3、大量的建模工作占用大部分課程時間,教學效果較差,弱化了計價部分的教學,數據共享協同與積累困難,造價數據分析能力差,造價信息不精確。
綜上原因,《工程造價電算化》課程的教育教學亟需改革。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材施教,運用新型的斯維爾BIM算量軟件進行教學,研究發展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改善目前的學習現狀。基于產學結合模式下,提高學生的生產能力,提高就業率,實現以完整的工程項目為依托的一體化教學形式。
1、成立斯維爾BIM實訓小組。
將BIM理念貫徹到學生當中,是高職教育緊跟時代步伐的需要。但BIM不是一個單項的專業課程,它是一個產業信息系統,牽涉的專業內容較多。因此,我們需以建筑設計、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建筑設備、工程造價四個專業為依托,成立斯維爾BIM實訓小組,并將《工程造價電算化》課程的教學融入實訓小組中,實現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設計、建模算量、標書編制、施工及管理的一體化模式(如下圖),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教師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任務,吸引和組織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務。斯維爾BIM實訓小組成員通過BIM實訓,完成一個具體工程項目的操作,對于表現優秀的小組成員,本著校企合作精神,學校聯合相關主管部門給予學生相關專業的資格認證,并優先推薦小組成員就業。

2、開發工程造價電算化網絡課程教學資源。
網絡課程在在國家高職高專精品課程的建設與評審指標體系中是非常重要的評審指標。且相對傳統的網絡教學模式有著不可替代的重大優勢。其一:共享學習資源,讓學生在課下也能重新學習,進一步鞏固知識,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積極性;其二:由于電算化課程加密狗軟件十分昂貴,在課堂上學生只能在有限時間內參與練習,不利于項目化教學,而網絡課程有望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學習版軟件加強學習,有利于改善學習成效。
3、教學重點、教學思維、教學模式的轉變
從行業現狀來看,由于沒有統一的信息平臺和統一的建筑模型,導致我們在工程建設中需要自己建模,各自保存資料,各自處理信息和收集資料,工程造價人員也必須重新計算工程量。工程造價過程中,“量”又是造價數據的前提,工程量的準確性對工程造價的合理性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了獲取工程量,我們必須花大部分時間在斯維爾三維算量軟件平臺上進行模型構建,必然,在傳統的斯維爾軟件教學課程體系中,建模算量占據了大部分的教學和學習時間。
而斯維爾BIM的發展解決了建設各參與方的信息溝通協調障礙,以統一的平臺將各方信息集成化,設計、造價、施工各專業人士通過統一的平臺進行信息的輸入與提取,減少了各方重復建模以及信息共同的時間。因此,電算化課程的教學也應適應行業發展需求,必須將教學重點轉向“價”的確定;教學思維從數字造價思維轉變為模型造價思維;將基于單機的軟件操作教學模式轉變為基于平臺的多人協作教學模式。
BIM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算量計價模式,將建筑工程項目的全壽命過程管理集中在一個模型中,便于信息的共享與提取,這改變了工程造價行業的工作程序。因此,我們高職院校的電算化課程教學也順應BIM趨勢,建立起模型化的教學思維方式,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教學理論為依據,構建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工程造價電算化課程教學內容,并重點分析"BIM實訓小組實操"課型,該課程中構建“教、學、做”一體化情境教學模式,推動工程造價電算化課程的進一步發展。
[1]住建部《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建質函[2015]159號
[2]黃偉,淺談大數據分析在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的應用,2015
[3]金土木,BIM帶來造價行業兩大轉變,2015
[4]寇雪霞、石振武,BIM技術在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應用,2016
[5]劉穎,淺談BIM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和意義,2016
[6]單明薈,基于BIM的建筑項目精細化管理研究,2015
[7]肖躍文,BIM推廣研究,2015
[8]趙甜甜、俞凌云,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BIM實施初探,2016
TU43
B
1007-6344(2016)10-0124-01
高懿鳳,女,1989年03月生,四川人,漢族,本科,助教,工程管理,宜賓職業技術學院,6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