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孝誠

寶寶睡覺時竟然也打起了呼嚕?鼻塞?感冒?如果寶寶睡覺時總是打鼾,嚴重時還可能引起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你知道嗎?腺樣體肥大是引起兒童打鼾的主要疾病,需要引起爸媽的關注哦。
什么是腺樣體肥大
麗麗今年7歲,兩年來晚上睡覺都出現鼻塞、打呼嚕現象,并且越來越嚴重,近半年開始張口呼吸,睡眠輾轉反側,有時憋醒。除了這些癥狀外,老師說麗麗在學校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醫生纖維鼻咽鏡檢查,證實麗麗患有腺樣體肥大,并接受了腺樣體切除手術。術后麗麗睡覺沒有再打呼嚕,白天精神很好,學習成績也上去了。
腺樣體也稱咽扁桃體或是增殖體,是鼻咽頂部和后壁的淋巴組織,表面呈桔瓣樣,腺樣體有增強免疫和局部抗感染功能。腺樣體在兒童期會隨著年齡長大而增生,2~6歲時為增殖旺盛的時期,6歲時即達最大程度,以后開始逐漸萎縮。但有的寶寶腺樣體因周圍組織反復炎癥刺激而發生病理性增生,從而引起鼻后空阻堵、睡眠打鼾、張口呼吸等癥狀,嚴重時可出現呼吸暫停等。
腺樣體肥大多見于兒童,常與慢性扁桃體炎、扁桃體肥大合并存在,若不及早治療可影響小兒的智力及體格發育。
腺樣體肥大的病因
腺樣體肥大系由于鼻咽部及其毗鄰器官的炎癥反復發作刺激造成,兒童時期易患感冒、扁桃體炎等,若發作頻繁,可刺激腺樣體發生病理性增生肥大,肥大的腺樣體又堵塞后鼻孔引流,鼻炎、鼻竇炎分泌物刺激腺樣體使之繼續增生,二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
身體抵抗力下降、寒冷刺激、空氣污染等常是腺樣體肥大的誘因,也有一部分兒童是屬于生理性肥大,有家族遺傳史。
爸媽可以觀察到的癥狀
局部癥狀:
兒童鼻咽腔狹小,如果腺樣體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鼻、咽、喉等處癥狀。
耳部: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中耳炎,導致聽力減退和耳鳴。
鼻部:常并發鼻炎、鼻竇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癥狀。說話時帶閉塞性鼻音,睡時發出鼾聲,嚴重者可出現睡眠呼吸暫停。
咽、喉和下呼吸道癥狀:因分泌物向下流入氣管,刺激呼吸道黏膜,常引起夜間陣咳,易并發氣管炎。
全身癥狀:
肥大的腺樣體阻塞影響呼吸引起睡眠不安,不時翻身,仰臥時更明顯,鼻咽分泌物常被患兒咽入胃中,引起胃腸活動障礙,導致兒童厭食、嘔吐、消化不良,繼而發生營養不良。因呼吸不暢,會使兒童長期處于缺氧狀態,引起生長發育障礙,寶寶還有注意力不集中、夜驚、磨牙、尿床等癥狀。
腺樣體肥大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最常見的病因之一。
腺樣體肥大的主要危害
1.影響寶寶睡眠,睡眠質量一旦下降,人體釋放的生長激素減少,會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
2.兒童時期是一個人智力形成和腦部發育的關鍵時期,而打鼾會導致腦部供氧不足,出現精神萎靡、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現象,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會引起促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影響寶寶長高,造成身體抵抗力下降。長期呼吸道阻塞導致肺擴張不良、肺換氣不良,甚至誘發肺源性心臟病、雞胸、漏斗胸。
3.兒童在打鼾時由于鼻咽部阻塞、張口呼吸,上下牙齒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可導致面部畸形發育,造成小頜畸形、牙列不齊、上頜骨變長、面部肌肉缺乏表情,醫學上稱之為“腺樣體面容”。
4.腺樣體增生肥大如果堵塞鼻咽側壁的咽鼓管咽口,則會引起滲出性中耳炎;如果堵塞鼻道,鼻腔分泌物引流發生障礙,會并發鼻竇炎。
5.腺樣體肥大可造成鼻子堵塞,致使患兒的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下呼吸道黏膜,常引起陣陣咳嗽、患氣管炎等。
診斷腺樣體肥大要做哪些檢查
腺樣體肥大需要經耳鼻喉科醫生檢查確診,進而找出增殖體肥大的病因和確定引起鼻阻塞的的程度。
有的寶寶偶爾出現睡眠打呼嚕,多由于睡眠時與呼吸有關的舌部肌肉松弛向后輕度下垂而致,兩者鑒別并不困難。腺樣體肥大醫生常直接用手指作鼻咽觸診即可檢查,另外可用鼻咽側位相X線片或纖維鼻咽鏡檢查,還可作鼻咽部CT及MRI檢查,這有助于了解上氣道的結構,顯示狹窄和阻塞部位及程度。
寶寶腺樣體肥大,怎么治
保守治療:
注意營養,預防感冒,提高寶寶身體的抵抗力,積極治療鼻咽部的原發病。6歲后,腺樣體將逐漸萎縮,病情有可能逐漸緩解或癥狀消失。對于伴有扁桃體炎、鼻炎、鼻竇炎的寶寶,應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適當藥物治療。
手術治療:
癥狀嚴重者應盡早手術切除腺樣體,如果有慢性扁桃體炎,手術常同扁桃體切除術一并進行。很多爸媽認為扁桃腺都是人體的免疫器官,擔心一旦切除后寶寶容易生病。其實,這種認識并不全面,因為人體除了扁桃體外,還有其他多個免疫器官,完全可以取代它。如果扁桃體腺樣體已經嚴重影響呼吸并成為暗藏細菌的根源,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除,且術后效果良好,手術一般選擇3歲后即可進行。一旦寶寶出現“腺樣體面容”,就很難再恢復了。
術后寶寶要取側臥位、頸部冷敷,嘴里有分泌物時要吐到衛生紙上,以觀察有沒有術后出血情況,如果血逐漸減少,是正常的,幾個小時就能完全止住;如果吐出來的是整口鮮血,就要馬上與醫生聯系,術后可以喝溫流汁,不要吃硬的食物。
如何預防腺樣體肥大?
1.飯后要注意漱口,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潔,以減少口腔內的病菌。
2.寒冷季節應做好寶寶的防寒保暖,避免室內外溫差對寶寶的咽喉黏膜造成損傷,從而導致腺樣體肥大。
3.不讓寶寶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4.早發現,早治療,減少罹患各種急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幾率,避免炎癥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尤其在2~10歲期間,當寶寶有聽力不好或經常鼻塞、流鼻涕、搓鼻子、揉眼睛、打噴嚏等癥狀,不僅要考慮是耳朵或鼻子方面的疾病,還要想到是否有腺樣體肥大,應去醫院看醫生。
寶寶打鼾還要考慮哪些因素
寶寶打呼嚕除了要考慮腺樣體肥大這個主因外,還要考慮如下因素:
1反復發作的扁桃體炎:引起扁桃體腫大或腺樣體肥大,從而導致咽喉部狹窄,入睡時發出鼾聲。
2鼻道狹窄:寶寶的咽腔較短,鼻道狹窄,稍有分泌物或黏膜腫脹就易阻塞。
3呼吸道炎癥:上呼吸道發炎、慢性鼻竇炎,會使鼻黏膜充血水腫以及扁桃體增殖體增大,造成鼻咽部通氣受阻,出現鼾聲。
4睡眠姿勢不佳:譬如寶寶仰睡,舌頭根部因重力關系向后垂,呼吸通道部分阻塞,氣流進出鼻腔、口咽和喉嚨時,附近黏膜或肌肉產生振動發出鼾聲。
5體胖的寶寶咽部軟肉構造較肥厚,睡覺時口咽部呼吸道易阻塞并出現鼾聲。另外,寶寶睡眠時有重物或手臂壓在寶寶身上也可打鼾;有的或者與遺傳有關。
Tips: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
睡眠呼吸暫停或睡眠呼吸障礙分為中樞性(CSA)、阻塞性(OSA)和混合性三類。兒童以阻塞性最常見,是指兒童睡眠中出現口、鼻氣流停止6秒或以上,但存在呼吸運動。
中至重度的OSAS患兒,阻塞發作的頻率平均為20次/h,發作時鼾聲突然停止,吸氣用力,但口鼻無氣流進入呼吸道,呼吸暫停發作呈周期性,且可自行中止。多因耳鼻咽喉部慢性病變腺樣體肥大、鼻甲肥大、扁桃體肥大、下頜短等所引起,暫停持續時間長者,可有發紺和心率減慢,呼吸恢復時,則出現響亮噴氣聲,還可伴出汗、遺尿等。
在診斷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全身其他疾病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