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明



“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他們遇到高興的事情,一時得意、快樂、滿足,不知衰老即將到來。
行筆至此,王羲之已經完全進入了忘我的境界,用筆自然也更加嫻熟大膽,表現更加豐富。前面多用中鋒,這里開始出現側鋒,如:“所、遇、然”中的粗筆畫,就是側鋒寫成。清代朱和羹在《臨池心解》中稱:“正鋒取勁,側筆取妍。王羲之書《蘭亭》,取妍處時帶側筆。”意思是中鋒行筆,筆畫有骨力,給人骨感美;而側鋒行筆,筆畫豐滿,猶如唐代的美女,以胖為美,但是絕對不臃腫,表現出優雅、妍媚的姿態,這就是側筆取妍的意思。
王羲之在《筆勢論十二章》中寫道:“側筆者乏,亦不宜抽細而且緊。”意思是: 側鋒用筆雖然粗重,但缺乏力量,然而也不可提起筆只用中鋒,使筆畫過細而且緊繃。王羲之充分認識到側鋒行筆和中鋒行筆的優勢和弊端,以中鋒行筆為主,適當使用側鋒,使線條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