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彥霞
摘 要 在數字時代下,網絡媒體越來越發達,特別是自媒體空前發達,信息的傳播速度極快,因此,作為平面媒體,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切入點,保持甚至提高人們對平面媒體的關注與消費。本文以田徑項目為例,從采訪前的準備、現場采訪以及采訪后編輯幾個主要方面闡述田徑比賽的采編過程,旨在提高人們對田徑項目的了解,提升對田徑比賽的關注程度,為廣大田徑運動愛好者和從業者提供一些有參考價值的知識。
關鍵詞 數字時代;期刊;體育比賽;采編;田徑比賽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0-0032-02
2015年有一項高水平的大型國際田徑比賽在我國舉辦,那就是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從2015年8月22—8月30日,經過9天的激烈角逐,在北京完美落幕。因為田徑項目不是我國的體育強項,因此大家對田徑運動相關知識的了解不是很多。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的舉辦,不僅提升了人們對田徑運動的關注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田徑專業相關知識。但由于田徑的專業性特別強,非專業人士在看田徑比賽時很難理解一些規則和采編的過程,在當今的數字時代下,自媒體空前發達,信息的傳播速度極快,傳播面也極廣。因此,作為平面媒體的從業人員,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切入點,保持甚至提高人們對平面媒體的關注與消費。筆者作為一名田徑期刊的采編人員,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田徑比賽的采編過程,旨在為廣大田徑運動愛好者和從業者提供一些有參考價值的知識。
1 采訪田徑比賽的準備工作
體育比賽的賽前采訪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采訪任務的成敗。
1.1 做到人員分工明確
在田徑這一大項下,小項眾多,是奧運會上金牌數最多的項目,設有47個小項,其中男子24項,女子23項,女子比男子少一項50km競走。所以一個人不可能完成整個田徑比賽的采訪任務,一般都是一個團隊來協調配合工作,但是人員也是有限的,特別是大型的賽事,所分配到的名額非常有限,因此采訪前的分工很重要。一般大型比賽前,一定要提前到官網把比賽的時間表打印出來,把賽事相關的通知公告瀏覽一下,把關鍵的內容詳細記錄下來。小型的比賽,一般是在比賽前拿到秩序冊,跟組委會的工作人員及時溝通,掌握比賽的詳細信息。知道這些之后,采訪組根據項目時間不同,做出明確的分工,爭取把有限的人力最充分地利用起來,這樣工作起來不至于有遺漏,井井有條。
1.2 做好資料準備工作
資料的準備工作也非常重要,前期的資料準備得越充分,報道的內容也就越全面、越詳實、越有深度。
1.2.1 了解國內外的主要田徑賽事
田徑的賽事一般都是有周期的,大型賽事基本上都是4年一個周期,像奧運會和世界杯比賽,一般在奧運會年都不會有其他大規模的賽事,世界田徑錦標賽是兩年一屆,也是比較重要的比賽,不會跟奧運會年在一起。還有每年國內外的一些相對固定的賽事:年初有系列室內賽,主要是為室外賽季熱身。還有觀賞性較強的一日賽,像國際田聯鉆石聯賽、國際田聯系列挑戰賽等。這類比賽的觀賞性比較強,項目設置不多,一天比完,來的都是大腕兒級運動員。比賽地點的選擇也是像洛桑,奧斯陸,布魯塞爾,金斯敦,羅馬,多哈,北京,上海等一些比較吸引人的城市。國內的賽事主要有,室內賽,系列大獎賽,錦標賽,馬拉松賽(現在特別火爆,一些大型的馬拉松賽事,像北京馬拉松,廈門馬拉松報名都很難)等。把國內外的主要賽事了解清楚之后,再針對自己的采訪任務做進一步的準備工作,像賽事的背景,產生的主要成績,出現的明星運動員、明星運動員的主要成績等等。
1.2.2 了解一下田徑競賽規則
中國田徑協會每年的都會出一本小冊子——田徑競賽規則,這個對于采編人員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不是每名記者、編輯都是田徑專業科班出身的,所以通過了解競賽規則,就會對這個項目有個大概的了解,這樣工作起來更從容一些。田徑項目分為2大類:一類是徑賽項目,就是在田徑場地的跑道或規定道路上進行的跑和走的項目,就是用時間來決定比賽成績;另一類是田賽項目,就是在田徑規定的區域內進行的跳躍及投擲項目,也就是用距離來決定比賽成績。這樣歸類之后立即,再看競賽規則就簡單多了,當然也不用背下來,因為不是讓我們去當裁判。知道一些簡單的規則,能夠抓住工作重點,不至于出現大的疏漏或失誤,甚至出現笑話。
1.2.3 了解以往比賽的成績
成績的獲得一般有3個渠道:國際田聯官方網站、中國田徑協會官方網站、田徑雜志。當然也沒有必要把所有的成績都記下來,只是挑一些關鍵的:一般是每個項目的世界紀錄及其保持者,賽會紀錄及其保持者,如果是大型國際賽事,還要記下獎牌的排名情況,如果有我國運動員參加,記錄下他們的成績等等。這樣在報道時,如果出現破紀錄等情況,把數字對比羅列出來,就很專業。因為現在是數字媒體時代,像微信、微博這類自媒體空前發達,再有4G網絡的助力,到場的每一位觀眾都可以實時傳播比賽情況。這就需要我們專業的記者,報道的內容一定是既權威又全面的,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1.2.4 了解參賽的明星運動員的情況
不是每一位觀眾和讀者都是專業人士,所以很多的人觀看比賽是因為他喜歡的明星運動員。因此賽前要充分了解這些明星運動員的情況:比如明星運動員以往的優異成績、這次比賽前短期內一些成績、賽前的訓練情況、有無傷病等。再和本次比賽的實際情況對比,呈現出來的內容才更有深度。
2 現場采訪
每個項目比賽結束后,都會有采訪環節,這個環節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提出問題的水平。因為采訪現場人員很多,較為混亂,運動員也沒有時間回答太多問題,而且現場采訪時常會出現突發情況,遇到一些意想不到問題。所以,除了做好賽前準備工作,臨場靈敏機智的應變反應很關鍵,這就需要日常的學習和長期工作的經驗積累。提出讓運動員有話可說,觀眾或讀者們感興趣的話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又需要采訪前做足功課,既是讀者希望了解的,也是運動員愿意表露的話題,這可以讓讀者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田徑項目和運動員。
2.1 了解田徑項目運動員的普遍特點
田徑運動員的性格不是很外向,一般不太善于表達,表現的欲望也不是很強,如果是剛出道的運動員還會比較害羞,基本上就是問什么答什么,國外的運動員相對還好一些,不同文化背景成長的運動員,會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可以從運動員的成績、訓練情況等問題入手,這樣運動員基本上都會有話可說的。
2.2 了解田徑運動的基礎知識
前面講的是了解競賽規則,這里我要說的是一些基本的基礎知識,這個對非田徑專業的采編和記者來說有一點兒難度。那么我們可以降低一點兒難度,把比賽要采訪的運動員的項目了解一下即可,萬能的百度都可以幫到我們。比如說男子110米欄運動員劉翔,當時劉翔八步上欄改七步的時候,成績有突破,在采訪的時候如果不懂專業常識的話,根本不可能涉獵到這個問題,但是懂田徑專業知識的記者就可以很從容地問七步上欄的問題,劉翔也很愿意說這個問題,采訪就很順利。對每一個項目的基礎知識有所了解,提出的問題才更專業、運動員也聽得懂,觀眾和讀者也會感興趣。
2.3 跟運動員搞好關系
跟運動員搞好關系對采訪工作太有幫助了,人和人之間熟悉了之后,有很多問題更容易溝通,也有可能采訪到更多的獨家內容。這就要求平時注重與人交往的能力的培養,真誠地和運動員交流,把運動員當成自己的親人,采訪不僅僅是工作,也是像交朋友一樣交心;同時,還可以及時、準確掌握一些運動的訓練、比賽動態,這樣可以吸引一些讀者長期關注田徑項目和感興趣的運動員,形成固定讀者群,促進平面媒體的發展。
3 編輯工作
現場采訪到的內容要經過編輯加工才能出版印刷,編輯的過程也很重要,因為受時效的限制,呈現給讀者的內容不能是簡單的消息,而是內容全面、有深度的文章。
3.1 醒目的標題
當今的自媒體時代,每個人每天都會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各種信息從不同渠道撲面而來,人們往往不能將收到的信息毫無遺漏地完整閱讀,為了吸引讀者看下去,文章的題目就要吸引眼球,讓人們產生一種探究的心理。因此標題就很重要,讓讀者一看就想看下去就是好的標題,題目既要精煉,又不要有噱頭,做到題文相符,這樣就做到了專業化的水準。
3.2 外文翻譯要統一
在文字編輯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查閱一些外文的相關資料,在翻譯這些外文資料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按照音譯的習慣譯法,外國知名運動員的名字和地名等要統一,不能在一本雜志里出現好多種譯法,把運動員的名字譯成不一樣的同音字,有可能會使讀者將同一運動員視作不同的運動員,讀者獲取的信息不完整、片段化,給讀者造成混亂,給讀者一種不專業的感覺。
3.3 文字使用要規范
1)文章的邏輯層次和標題序號的設置要統一。
2)阿拉伯數字的用法:表格里的數值;精確的數字;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物理量(重量、質量、速度等);表示高度、遠度、環數、比分等運動成績;這些要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不能用中文數字表述,更不能一會用中文數字,一會用阿拉伯數字。
3)中文數字的用法:一方面,星期五,“十二五”計劃;中國干支紀年和農歷日期;中國清代及其以前的歷史紀年和各民族的非公歷紀年用漢字(秦孝公四十四年);含有月日簡稱的,九.一八事件等,中間用圓點隔開;相鄰兩上數字并列連用表示概數時,三四米、一兩個小時、三五天;帶有“幾”字的數字表示約數時,幾千年、一百幾十次。
4)使用阿拉伯數字的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年份不能簡寫,1997年,不能寫成97年;小數必須寫上前面的0,如0.46不能寫成.46;阿拉伯數字表示范圍用~;用漢字表示約數時,相鄰兩數之間,不加頓號,如三四千;第幾屆,統一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第29屆等。
3.4 不要過多地使用網絡語言
隨著網絡的普及,日常生活產生了很多網絡語言,這些在網絡上流傳的語言,在口語中可以使用,但盡量不要出現在專業的期刊等平面媒體中,呈現給讀者的內容一定要規范、嚴謹,不然可能會讓讀者產生歧義。
數字時代的到來,不可避免地給平面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面對壓力,我們要利用自身的優勢,認真分析我們的讀者群體的特點,生產出讀者喜歡的,樂于接受的內容,鞏固、擴大讀者群體,促進平面媒體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帆.體育新聞報道中人物專訪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 2007,4.
[2]王晶.讓國際大賽的采訪報道更精彩[J].新聞與寫作,2014(6):111-112.
[3]李征,李勇.體育記者應具備的新聞素質[J].新聞前哨,2011(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