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
摘 要 本文運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從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情感與歸屬感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五個層次分析科技期刊作者的需求。根據科技期刊作者的需求,從減少作者的工作量,提高稿酬、保護作者著作權、建立和擴大作者的朋友圈、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提供給作者更多的機會、實現自我,激發動力等方面為廣大作者提供服務。
關鍵詞 需求層次理論;科技期刊;作者;服務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0-0035-03
隨著科技期刊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媒體新技術的不斷滲透的今天,推動期刊向精品化發展的關鍵在于擁有高水平的論文。優秀的論文離不開優秀的作者,高素質的作者隊伍是期刊重要的出版資源,建設一支穩固的作者隊伍[1],充分調動他們的熱情和積極性創作出高質量的科技論文是科技期刊保持可持續發展,確保在競爭中處于不敗的重要保證。在科技期刊出版的過程中,編輯和作者是兩個不可或缺的人才。作者為期刊提供稿源,編輯為作者服務。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作者,編輯再能干也是空談[2]。所以,科技期刊的發展要依賴大批優秀作者的支持。本文主要從人本主義心理學研究科技期刊作者隊伍的建設,運用馬斯洛層次理論分析作者的需求,從而激發作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及創作性。
1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科技期刊作者的需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為5個方面: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感情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3]。這5個層次需求是以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為基礎,而最終追求是自我實現的需求,這5個層次是逐層遞進的。需求、行為、和動機他們有彼此關系。需求是人行為的基礎和根本,動機是人們活動的直接原因,行為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下面運用這一理論分析作者在創作、投稿、編輯出版等過程中的需求。
1.1 生理需求
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求,是人生命的基本保障,如,食物,水、空氣、睡眠、和健康等[3]。如果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人的生存都會出現問題。特別是科技期刊的作者,他們是具備較強的知識學習和知識創新能力的腦力工作者。因此科技期刊的作者大都是高校、科研等單位的科研人員,企業中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員。他們本身就有自己科研和日常工作,所以科技期刊編輯應該考慮如何減少作者在投稿、編輯出版過程中工作量,從而創造出順暢的出版方式。
1.2 安全需求
當人們的生理需要得到了滿足之后,安全需要就會發揮作用。安全需求是對人身生命財產的安全、工作、秩序、穩定的需要[3]。在數字出版發展的過程中,發生越來越多的知識產權糾紛。科技期刊作品未經作者允許而被轉載、數據庫收錄、期刊論文的不規范引用、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使作者的利益受到嚴重侵害。科技期刊作者需要的是一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出版環境。特別在全媒體時代,知識產權的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甚至有作者認為:編輯對作者的服務主要體現在為作者提供更多的方便及對作者知識產權的保護上[4]。因此,科技期刊需要幫助作者規避著作權的問題,為他們創造出一個“安全”的出版環境。
1.3 感情和歸屬的需求
感情和歸屬的需求包括對友誼、親情和隸屬關系的需求。感情與歸屬需求是較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高一層的需求[3]。這是建立和培養編輯與作者間關系的關鍵一步。人在生活中特別是科技期刊的作者,他們本身具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有的是某研究領域的專家,他們更希望有歸屬感,得到別人的友愛與認同。他們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通過書面形式與大家交流。這就要求科技期刊創新工作思路,盡量滿足作者的這種需求。
1.4 尊重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對于科技期刊作者而言,內部尊重就是其自尊,外部尊重是希望自己的觀點及科研成果得到別人的尊重并獲得高度評價。作者在科研論文創作過程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往往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承認與尊重,從中滿足自己的成就感。科技期刊應該考慮如何讓作者的需求得到滿足。
1.5 自我實現的需求
自我實現理論集中體現了馬斯洛人本主義思想的精髓,在需要層次理論中具有最高的層次,有著特殊的地位[3]。科技期刊作者作為科研工作中的專家,通常會進行更多科研創新,有更高的事業追求,以實現自我。科技期刊擁有豐富的出版資源,如果為作者事業發展中做好相關的服務,就能在最高層面上實現對作者的服務[4],同時,也會激勵作者對科技期刊的發展做出貢獻,從而實現合作共贏。
2 對科技期刊作者的服務
前文運用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對科技期刊作者在投稿過程中的需求做了分析,針對以上需求,科技期刊應該為作者提供相應的服務,從而激勵和鼓舞作者的創作熱情。
2.1 減少作者的工作量,提高稿酬
2.1.1 提前告知論文撰寫規范
讓作者第一時間了解雜志的辦刊宗旨和投稿須知。特別是對剛剛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對科技期刊論文撰寫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地方。這就會讓作者在文章格式上增加工作量,而浪費大量時間。科技期刊可以通過高校宣傳、網站投放、微信推送等形式讓作者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期刊投稿須知,讓作者在撰寫文章之前就了解期刊的稿件要求,這樣可以減少作者對稿件的修改,減少作者的工作量。
2.1.2 持續長期關注作者
作者在收到約稿信有時與研究方向不一致或者期刊要求不夠明確,這樣造成作者很反感,甚至增加作者的工作量。所以,編輯在做選題策劃后,編輯在約稿前應該對作者的研究方向做深入了解,甚至有的是編輯長期關注的作者,做到知己知彼,在約稿時可以直入主題,明確提出期刊要求。這樣作者會很享受與期刊合作而且能及時提供高質量的稿件。
2.1.3 提高作者稿酬
科技工作者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本身是一種再加工的過程,他們需要把科技成果轉化成文章,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付出了勞動。稿費回報對作者而言,微薄的稿費幾乎是一種象征性表達,但它仍然體現期刊對作者真誠的感謝,期刊應當根據文章的價值給予適當增加酬勞,甚至創造條件多致酬金,最大限度地體現自己的誠意。
2.2 保護作者著作權
保護作者的著作權一方面明確作者與編輯部各自的職責范圍。國外眾多期刊均非常重視作者權益的保護,會在其版權塊的顯著位置標注,明確編者與作者各自的權責范圍,避免著作權糾紛[4]。本刊在接受稿件時,與作者簽署相關著作權、使用權、出版權協議,特別明確網絡信息傳播權的歸屬,以保護作者的合法權益,避免可能出現的各種糾紛。簽署著作權轉讓協議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廣大作者對著作權的認知。不但要關注媒體宣傳的同時,還要在高校、科研等部門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的培訓和教育,使廣大的科研工作者既不侵犯別人的著作權,當自身的著作權收到傷害的時候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進行自我保護。另一方面潔身自律,堅決抵制和杜絕捏造、篡改、剽竊行為。編輯可以通過AMLC、Crosscheck等國內外學術不端檢測系統來判斷文章是否存在抄襲剽竊[5]。總之,科技期刊編輯通過不同的手段和方法為作者營造一個“安全”的出版環境。
2.3 建立和擴大作者的朋友圈
2.3.1 包容作者創新性
科技期刊應遵循學術面前人人平等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科技期刊編輯在初審時,不受作者的個人因素和社會地位等因素的影響,最大限度的包容和鼓勵作者開展更大的創新性研究。對于新作者, 尤其是默默無聞的作者,往往需要編輯人員慧眼識人,以公正、公平的態度,大膽而且科學地起用具有創新性的作者[6],使他們的認同感得到滿足。
2.3.3 創造多種溝通形式
日常交流中要注意尊重、愛護作者;節假日可通過賀卡等形式問候作者。借學術會議機會與本領域的作者專家見面,這些都有益于增進期刊與作者的感情,激發作者的積極性。2012年至今,本刊雜志每年參與舉辦的城市應急論壇、校園安全論壇等學術會議。這些學術會議的舉辦,不僅增進了與老作者的感情,同時也結交一些優秀的年輕作者,大大提高了期刊合作吸引力。
借助網絡社交媒體,如微信、微博、QQ等操作簡便,零收費,且可使用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多種方式瞬時傳遞信息。科技期刊可以開設官方微信公眾賬號平臺,使作者與編委、讀者、編輯之間借助這些平臺建立網絡聯系,實現高效便捷的溝通,這有利于作者拓寬在學術共同體中的人脈,建立同仁友情。
2.4 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
1)內在尊重。在作者投稿過程中,編輯要肯定作者的科研熱情和投稿積極性。編輯部收到作者的論文大多在文章選題、材料運用、語言和思維邏輯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編輯的首要職責就是不要輕易否定作者,特別是對青年作者的科研熱情和投稿積極性予以肯定[2]。特別是在改稿工作中,編輯人員對作者的稿件,一定要認真審閱,編輯人員應該平等的對待作者,如果有與作者觀點不一致的時候,應該以平等的關系與作者討論,決不能有在未經作者同意就在作者文章上胡改亂,這樣會傷害作者的自尊心。編輯人員必須遵循“能不改的盡量不改”,這個原則本身就已體現出對作者自尊心的尊重。我們應該多發現作者文章的亮點,在表揚亮點的同時提出文章的不足之處,這樣可以保護作者的自尊心,同時也增強作者的自信,從而提高作者文章的水平。
2)外在尊重。作者花費大量的精力,把自己的文章投給編輯部希望能在期刊上發表,借助科技期刊的平臺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介紹給大家,獲得行業內的認可。因此作者都迫切的希望能與編輯部合作,從編輯哪里及時得到反饋信息。告訴他們如果改進和提高自己文章的水平。所以,編輯在給作者稿件退稿的時候,一定要說明退稿原因,盡量發現稿件優點,在從稿件的實際出發對文章的內容、形式、研究方向等提出指導意見,盡可能多的幫助作者。本刊曾經有一篇文章,未通過審稿,編輯結合稿件特點,給作者發了退稿信,編輯從文章立題、結構、內容等方面說明退稿原因。作者根據退稿意見,經過修改很快就經過審稿并發表。退稿的作者其實有時候是潛在高質量的作者,編輯應該培養作者的寫作興趣,努力做好作者的良師益友。通過種種人性化的服務,作者會從心底里信任編輯,為編輯的真情打動,與期刊建立平等、理解、尊重的互動關系。
2.5 提供給作者更多的機會
對于優秀的論文作者,可以定期組織由編委及有關專家評選優秀作者的活動,表彰優秀作者,在報刊和網絡上宣傳,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從而調動作者的積極性,使作者更愿意為期刊的發展多作貢獻[8]。《安全》雜志每年會在所有的發表論文中評選出一、二、三等獎的優秀作品,并為每位作者頒發證書及獎金。
在投稿作者中有的作者不乏是某一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可以聘請作者作為期刊雜志的審稿專家或者是編委。邀請作者成為審稿專家,是對他學術能力的肯定,從而成為一種學術榮譽,對這種榮譽通過發聘書予以肯定。《安全》雜志中的有些審稿專家都是從我們作者中挑選出來的,首先他們對期刊要求及定位有一定了解,可以更好的站在期刊的角度來審稿。成為審稿專家的作者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更多的科研成果,對他們自己也是一種提高,這樣可以調動創作他們的熱情,產出更多科技成果。
2.6 實現自我,激發動力
科技期刊作者作為科研工作中的精英,通常會進行更多科技創新,有更高的事業追求,以實現自我。科技期刊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出版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宣傳優勢,為作者提供宣傳服務,使其獲得更多發展的機會。編輯部利用自己網站系統,并設立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業務相關的網站鏈接,刊登公布作者研究領域,學者情況介紹以及研究成果展示,為作者提高其學術影響力。每期都在特定位置對特邀專家學者的研究經歷及成果進行介紹,也是宣傳作者的有效舉措。
縮短刊登時滯要在各個環節找出可以利用的空間,進而縮短刊登時滯[9]。例如,利用數字優先出版,可以對有創新性,對相關研究領域有突出貢獻的文章給予優先審稿,優先出版,從而擴大作者隊伍。
3 結論
在激烈經競爭中科技期刊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擁有一支素質高、數量多、領域廣的作者隊伍。在今后的發展中, 科技期刊需要繼續深入分析和挖掘作者的各種需求,并做好相應的貼心服務,才能與作者建立持久共贏的合作關系。
參考文獻
[1]趙薇.李鳳學.李鋒.羅偲語.基于共生效應的學術期刊作者隊伍建設探析[J].出版發行研究,2014(1):71-73.
[2]李世紅.高校學報應重視青年作者隊伍的培養和建設[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597-599.
[3]馬斯洛.馬斯洛人本哲學[M].成明,編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4]蔡琳.王躍軍.王秦玲.科技學術期刊編輯應增強為作者服務的意識[J].編輯學報,2014,26(2):175-177.
[5]林汗楓,賈曉燕,張月紅,等.重視學術論理是期刊編輯義不容辭的責任[J].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初探crosscheck 的工作模式和規范標準.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328-333.
[6]陳翔.科技期刊構建核心競爭力中作者隊伍的組建原則與措施[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98-501.
[7]陳軍.不同編輯環節與作者心理表現[C].學報編輯論叢:第9集,2000:55-58.
[8]林平.基于共情的編輯與作者和諧關系構建[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0(4):50-51.
[9]顏廷梅,任延剛.縮短出版周期:科技期刊為作者服務的好舉措[J].編輯學報,2011,23(6):5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