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靜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各個領域的科學技術也在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的完善,我國的電力事業也不例外。智能變電站技術的出現,加快了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速度,使我國變電站自動技術有了新的發展方向,智能變電站技術在我國電網體系建設的過程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現階段,為了實現電網系統的智能以及自動化,我國加強了對于智能變電站技術的創新,并且在實際的電力事業當中積極地推廣并使用了智能變電站技術。本文針對智能變電站技術以及其對繼電保護的影響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以期使智能變電站技術在電力企業當中可以發揮更好的作用。
關鍵詞 智能變電站技術;繼電保護;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 TM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0-0152-01
在應用變電站技術到過程當中,為了使智能變電站更加的可靠,電力系統工作人員需要對變電站的智能設備進行合理的調控,并且對于繼電保護信息的描述、訪問以及通信網絡等方法進行統一的規劃以及整合。隨著電力系統自動化全球通用標準的發布,使得不同廠家所生產的智能電子設備之間擁有了相互操作的性能。接下來,我將針對智能變電技術進行簡要的概述,并且重點闡述了智能變電站技術的體系構架,以及對于智能變電站技術及其對繼電保護的影響。
1 智能變電站技術的概念
由智能變電站技術導則可知,智能變電站就是合理運用現階段較為先進、環保、低碳的技術手段,并且在運行過程當中較為穩定的智能設備,將變電站的數字化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進行相應的提升的,并且使其能在運行過程當中按照相關的規定,自動完成對于相關信息的采集,數據的測量的一項智能化的技術[1]。在智能變電站技術運行過程當中,需要對變電站的運行狀態進行合理的監控等,使其能夠實現變電站以及變電站之間,或者電網與電網之間的自由調度,并且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新型變電站。電力系統自動化全球通用標準使得我國傳統的變電站實現了設備的智能化,交互的標準化,以及實用的互動化。一次設備智能化是智能變電站的基礎?,F階段,使用較為廣泛的一次設備主要有智能斷路器,以及智能變壓器。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光纖網絡以及電子感應器也在智能變電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也使變電站在運行過程中可以實現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之間的數據自動傳輸,對于所獲取的信息資源也能夠進行共享。電力系統自動化全球通用標準的實施,也將智能變電站設備之間的通信變得更加自由以及便利。即使是由不同廠家生產的智能變電站設備,但是智能設備所執行的標準都是相同的,這樣的現狀對于智能變電站設備的安裝或者檢修都提供了非常大的優勢。
2 智能變電站體系架構
與傳統的變電站相比較而言,智能變電站在進行繼電保護的過程當中,使用了以過程層網絡為中心的體系架構,在使用過程層網絡體系架構時,嚴格的按照電力系統自動化全球通用標準來執行。從智能變電站的邏輯功能上可將其分為站控層,間隔層,過程層。這3層中的任意兩層可構成站控層網絡以及過程層網絡;從繼電保護的層面來看,站控層網絡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傳輸整定值以及文件,并且對于相關的文件進行修改、錄播以及召喚等。過程層網絡的主要工作是對采樣值、跳閘信號、以及開關運行狀態等相關信息進行傳輸。站控層網絡以及過程層網絡的實效性與穩定性是保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基礎。傳統的變電站對于繼電保護設有專門的采樣值以及命令信號傳輸通道,但是,其傳輸過程當中具有一定的延時性。而智能變電站在運行過程當中,對繼電保護的采樣值以及命令信號的傳輸則使用太網數據幀的方式來進行。所以在智能變電站進行繼電保護的過程當中,過程層網絡擁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對過程層網絡進行合理的規劃以及調度才能使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更好的運行。
3 智能變電站技術及其與對繼電保護的影響
3.1 繼電保護的信息數據以及保護原理的影響
智能變電站技術對繼電保護的影響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一是智能變電站技術將傳統的電磁感應器改變為電子感應器。這樣一來,就會使繼電保護的元數據在一定程度上發生改變。所以,對于傳統電磁感應器的算法以及原有的原則都需要根據元數據的變化進行不斷的調整或者重新擬定[2]。相對于傳統電磁感應器來說,電子感應器在響應速度、在線修讀、以及寬頻帶度等方面都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所以,電子感應器的應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繼電保護新算法與新原理的生成。但是在運用電子感應器的同時,數據的延遲、數據的同步也會給繼電保護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對其運用還需要進行不斷的研究;二是由于電力系統全球自動化通用標準的實施,使基點保護的數據在處理和應用的過程當中,需要進行統一建模,這樣的現狀使繼電保護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同的智能設備之間進行交互運行的過程當中,也實現了對于大量數據的傳輸、儲存以及挖掘。為機電保護帶來了全新的理念以及狀態;三是智能變電站技術的使用使得繼電保護的傳輸方式發生了改變。由傳統的二次電纜逐漸轉變成交換機和光纖的網絡傳輸,使跨間隔保護更加的靈活,便捷。促進了機電保護新方法的產生。在繼電保護過程當中,網絡傳輸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數據延遲、亂碼以及數據丟失等問題,所以對于這些問題也要進行相應的探究。
3.2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與普通變電站的優越性
智能變電站技術的出現使傳統的采樣計算以及出口一體化的模式逐漸瓦解,形成了信息數據保護對象以及裝置分開運行的模式[3]。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與普通的變電站相比較而言,具有更多的優勢。例如,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可以使得數據進行實時儲存,并且對于不同的系統數據之間能夠進行統一的管理。這樣一來,繼電保護設備以及過程層網絡之間的交互運行更加的方便,快捷,能夠有效地將數據信息進行共享,為功能組態遷移以及廣域保護創造了一個新的數據交換平臺;智能變電站技術還將繼電保護的可靠性大大增強,并且對于保護設備的維修標準進行了統一;智能變電站技術的運用使得網絡化數據交換以及交換機的智能化的二次回路能夠得到有效的測控;將以保護裝置為中心的繼電保護改變為對等信息交互的模式等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所具有的優越性使其受到了廣泛的應用,使得在普通變電站的運行過程當中一些不可測控,交互的數據都得到了相應的解決,并且其工作的效果相對于普通變電站來說有著很大程度的提高,為我國的電力事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4 結論
綜上所述,與傳統的變電站相比較而言,智能變電站具有效率高、可靠性強等方面的優勢,并且電力系統也在朝著自動化以及信息化的發展目標不斷的發展。但是智能變電站在運行過程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在使用智能變電站技術的過程當中,仍需對智能變電站技術進行不斷的總結以及完善。使其在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時可以發揮自身最大的效用,促進智能變電站技術快速發展,更好地完成繼電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小俊,陳艷.淺談智能變電站技術及其對繼電保護的影響[J].通訊世界,2013(21):187-188.
[2]周得柱.淺談智能變電站技術及其對繼電保護的影響[J].科技資訊,2013(3):113.
[3]曾鉉,韓健.智能變電站技術及其對繼電保護的影響[J].中國新通信,2015(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