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聲
?
隔代教育有[四忌]
新聲
日前遇到幾個老年朋友,大家談起了“隔代教育”這個話題,七嘴八舌,各抒己見。其中有位從教師崗位上退休的老朋友深有體會地說,時下獨生子女家庭多,不少年輕父母在外地打工,沒條件帶孩子,就把孩子留在老家由爺爺奶奶照看。有的父母雖在身邊,但忙于工作常常早出晚歸,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也是爺爺奶奶管得多。祖輩退休后,也樂于帶孩子,既為兒女減輕負擔,也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天倫之樂,何樂而不為?但祖輩照看孫輩,往往寵愛有余而管教不足,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大家討論得很熱烈,最后統一了思想認識,要搞好隔代教育,必須做到四個“忌”。
一是忌“寵”。現在家庭獨生子女居多,孩子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往往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祖輩對他們是百依百順,寵愛有加。這樣很容易養成孩子唯我獨尊、任性嬌慣的不良性格。
二是忌“寬”。有的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的不良行為過于寬縱,對孩子過錯太寬容。有的孩子在家中隨意摔東西,說臟話,老人不予教育;有的小孩在幼兒園欺負別的小朋友,老師登門告知,有的老人還袒護自己的孩子。實際上,“嚴是愛,寵是害”。過分的寬容偏袒自己的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
三是忌“包”。就是切忌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孩子寫作業,要爺爺削鉛筆;孩子要喝水,要讓奶奶倒。誠如有人調侃:“爺爺是仆人,奶奶是傭人,孫子孫女是主人。”甚至有的爺爺奶奶還要替孫子孫女做作業、寫作文等。像這樣的大包大攬,對孫子孫女的學習成長是沒有什么好處的。
四是忌“慣”。對孩子的過分要求盡力滿足,對孩子的不良習慣不予糾正,這是一種不良家風。有的孩子上小學、初中就要買手機,父母親不給錢,爺爺奶奶就偷偷幫著買。孩子迷戀手機,不安心學習,甚至上課玩手機、看段子,有的甚至逃課上“網吧”,打游戲。爺爺奶奶知道了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有的孩子有偏食習慣,不愛吃粗糧、不愛吃蔬菜,飯前便后不洗手等,老人們往往只隨孩子高興,不予糾正引導等等。
兒童、少年,是剛出土的幼苗,能否長成參天大樹,作為“園丁”的長輩們,不僅應做好“澆水、施肥”,保證營養,還要注意“修枝、打杈”,防止長歪。只有精心培育,正確引導,科學管教,才能讓孩子成長為有用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