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研究生賈瑞杰
?
看電影《百團大戰》所想到的……
復旦大學研究生賈瑞杰

電影《百團大戰》海報
前不久,我與老師和同學們去影院觀看了電影《百團大戰》。
當我看到日軍在晉察冀的瘋狂屠戮,看到日軍飛機轟炸黎城黃崖洞兵工廠,看到朱德、彭德懷、劉伯承、左權、鄧小平在武鄉革命根據地排兵布陣、運籌帷幄,看到左權將軍壯烈犧牲,看到年輕美麗的政委為了保護身邊戰士而遇難,這一幕幕都讓我這個生于太行山脈、長于三晉大地的游子濕了眼眶。我既為無辜的民眾遭到殺戮而難過,也為老一輩革命家痛擊日軍、揚我國威而振奮!
在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我仍淚眼迷離,同行的同學無法理解我何以如此動情,但他們或許不知道,我從小就在太行山區長大,黎城、武鄉、關家垴,這些都是我這個長治人再熟悉不過的地方。
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對這段歷史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我明白了,在這最為艱苦、最為崎嶇的山區里,卻潛伏著最為堅定、最為勇敢的革命力量。他們也是日軍最為頭痛和望而生畏的軍隊。
日軍的“三光政策”給根據地的百姓和戰士們帶來了極為嚴重的考驗,日軍的驕橫跋扈也讓根據地的人民深惡痛絕。日軍越是瘋狂,我們越是同仇敵愾,小米加步槍,是描述人民軍隊最多的一種狀態,但在太行山區里,由于物資的匱乏,更多的時候連小米都沒有。挖草根,啃樹皮,這些絕對不是傳說。我爺爺奶奶輩的人們至今仍能清楚地分辨出山上的野菜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就算在物資豐富的今天,他們有時也會在子女的陪同下上山去挖野菜。太行山,曾孕育過中華兒女最為堅貞不屈的信念和抗戰到底的必勝精神!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但僅憑從日軍手中獲取武器,那是遠遠不夠的。在抗日戰爭的危機時刻,在彭德懷和左權的指揮下,八路軍在黎城縣黃崖洞設立了兵工廠。黃崖洞兵工廠保衛戰是極為經典的一場戰役。1941年的11月11日,兵工廠遭到了數千余日寇的突襲,彭德懷緊急下令特務團團長歐致富率特務團擔任保衛工作。經過八晝夜的激戰,敵軍傷亡慘重,我軍成功保衛了兵工廠。此次保衛戰也被中央軍委評為“1941年以來反掃蕩的一次最成功的模范戰斗”,八路軍總部也授予特務團“黃崖洞保衛戰英雄團”的光榮稱號。

電影《百團大戰》劇照
自幼聽家鄉人講述那些抗戰的故事,黃崖洞保衛戰、老頂山戰役等等我都耳熟能詳。早在中學時代,我就前去參觀過位于武鄉的八路軍抗戰紀念館,領略過共產黨人奮勇拼搏,頑強不屈的風范。
在學習生活的閑暇之余,我常常會想起家鄉的山山水水,想起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我深知,在距今不遠的70多年前,先輩們曾在這里浴血奮戰!那里的每一道斷壁殘垣,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草木,都浸染著先烈們的熱血,在這大山溝里同樣傾注著朱德、彭德懷、左權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心血,印記著中國革命的艱辛腳步。百團大戰,伴隨著一代人的血雨腥風,過去了,但歷史的教訓與恥辱,不容我們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