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貴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召開的,是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特殊階段召開的,是在我國面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巨大挑戰的關鍵階段召開的,因此這次會議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義。五中全會繪就了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在發展理念、發展舉措、發展體制上有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必將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接下來就是怎樣學習領會好、貫徹落實好全會精神,切實讓全會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本文擬就“以新理念引領人才服務業新發展”談點認識與思考,與同仁們探討交流。
一、從人才服務業基本定位說起
人才服務業應該是個大概念。它不僅僅指人才服務中介機構,應該包括各級各類人才工作專門機構,涵蓋所有為人才發展提供服務的組織、行業或產業鏈。人才服務業是干什么的?怎么定位?筆者認為人才服務業的根本任務是“三個服務”:微觀上講要為各類人才成長發展、就業創業服務,中觀上講要為各類組織選人用人服務,宏觀上講要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才服務業的根本目的是“兩促進、一引領”:促進人才個體和群體全面發展,促進人才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發揮人才在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二、對五中全會精神精髓和主線的理解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根據新時期新任務新發展新要求整體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重要的發展理念,這是五中全會精神的精髓和主線。《規劃建議》共八個部分,總文字量2.2萬字。其中三、四、五、六、七,五個部分分別對五大發展理念的理論內涵和實踐運作進行了科學闡釋和總體部署。從結構上看,發展理念部分占5/8。從文字上看,發展理念部分1.5萬字,占整個《規劃建議》總文字量的68.1%。由此可見,中央把新理念引領新發展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五個發展理念各自的權重比例是:創新發展理念部分4700個字,占31.3%;協調發展理念部分2300個字,占%10.4;綠色發展理念部分2280個字,占%10.3;開放發展理念部分2300個字,占10.4%;共享發展理念部分3420個字,占22.8%。在五個發展理念中,用于創新發展的篇幅最大,其次是共享發展。由此可見,發展靠什么?發展為了誰?已成為“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個重大戰略命題。發展靠創新,發展為人民。
五大發展理念整體價值和綜合意義體現在六個方面:第一,五大發展理念,既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又著眼“十三五”時期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充分體現了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為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利器和行動指南。第二,五大發展理念,是一個既相對獨立各有側重又緊密聯系相互融合的有機整體,必須完整思考、統一貫徹、全面落實。創新是發展的基點,協調是發展的節奏,綠色是發展的底色,開放是發展的格局,共享是發展的目標。第三,五大發展理念,是《規劃建議》的精髓和主線,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第四,五大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是我國發展理論的又一次重大創新,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第五,五大發展理念,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對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不斷開創中國式發展的新紀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第六,五大發展理念,解決了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三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一是中國要實現什么樣的發展?二是中國的未來將如何發展?三是中國發展的終極目標究竟為了誰?
五大發展理念各自的內涵和側重點是:堅持創新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創新發展是“十三五”時期經濟結構實現戰略性調整的關鍵驅動因素,是實現“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下全面發展的根本支撐和關鍵動力。堅持協調發展,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著力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是提升發展整體效能、推進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的有力保障。重點要解決好四個方面問題:一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二要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三要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四要促進國家硬實力和軟實力同步增強。堅持綠色發展,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問題,協同推進“五位一體”發展布局,全力打造美麗中國,努力實現民富國強家園美。綠色發展是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歷史選擇,是通往人與自然和諧境界的必由之路。堅持開放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開放發展是中國基于改革開放成功經驗的歷史總結,也是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堅持共享發展,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不斷增進人民福祉。要作出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共享發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選擇。
三、以新理念引領人才服務業新發展
堅持創新發展,著力解決發展動力切換問題。五中全會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把它排在“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如果說傳統發展是做加法,那么創新發展就是要做乘法。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依靠資源和資本驅動,其驅動力的強度在逐漸減弱,已經到了非切換不可的時候了,那就是要切換到依靠創新來驅動發展。世界著名的戰略學家邁克爾·波特先生曾經指出: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進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資源驅動階段,即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內的時候;第二個階段是資本驅動階段,即人均GDP在1000-10000美元期間;第三個階段是創新驅動階段,即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中國2014年人均GDP7575美元,2015年預計超過8000美元,正處在資本驅動階段向創新驅動階段過渡。在這樣一個發展階段里,堅持資本驅動和創新驅動并重,逐步過渡到以創新驅動為主,是正確的明智的科學的抉擇。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講到:所謂創新驅動,其實質就是人才驅動。就是要通過創新型的人才來驅動創新型經濟發展。中國的創新型人才總體是匱乏的,遠遠不能適應創新型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2010-2020年十年間人才發展三大核心任務:一是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二是大力開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三是統籌推進六支隊伍建設。創新發展理念對人才服務業發展的引領意義是:必須把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造就、引進配置、使用激勵等作為重中之重,必須下大力氣擴大增量、激活存量、釋放能量。讓創新型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進發,讓創新型人才的聰明才智盡情施展。這應該是“十三五”期間人才服務業發展的第一個著力點。
堅持協調發展,著力解決發展的平衡性問題。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面”講的是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全面小康是城鄉區域共同的小康,是惠及13億多人民的小康,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全面進步。五中全會提出的“協調發展”理念,強調的正是“全面”二字,努力形成平衡的經濟社會結構。我國發展不平衡和不協調,是一個長期存在的“老大難”頑癥,突出表現在區域不平衡、城鄉不平衡、經濟和社會不平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平衡、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不平衡等多個方面的不平衡。這種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帶來了人才資源宏觀布局、配置結構的不平衡性。筆者曾經撰文指出,我國的人才資源結構存在著“九多九少”現象:一是傳統產業人才多,高新技術人才少;二是計劃經濟人才多,市場經濟人才少;三是繼承型的人才多,創新型的人才少;四是低學歷的人才多,高學歷的人才少;五是中初級的人才多,高層次的人才少;六是機關事業單位人才多,企業單位人才少;七是東部地區人才多,西部地區人才少;八是單功能的人才多,復合型的人才少;九是內向型的人才多,外向型的人才少。協調發展理念對人才服務業發展的引領意義是:經濟社會結構影響著人才資源結構,人才資源結構也能反作用于經濟社會結構。合理的人才資源結構,可以促進、推動甚至引領經濟社會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在貫徹落實協調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結構性調整的同時,必須下大力氣調整優化人才資源結構,必須把人才資源結構調整放在優先的位置。這應該是“十三五”期間人才服務業發展的第二個著力點。
堅持綠色發展,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終極目標是:民富國強家園美!五中全會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道德經》中的“道法自然”講的就是人和自然的關系,人類必須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這是一種客觀規律。30多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同時也付出了極其沉重的環境代價,空氣、土壤、水資源污染日益嚴重,已經到了無法容忍、不能繼續的地步了。綠色發展理念對人才服務業發展的引領意義在于:加緊培養和造就環保人才,全方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當務之急,刻不容緩,迫在眉睫。《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大力開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的十七類專門人才”,其中第九類就是“生態環境保護人才”。這應該是“十三五”期間人才服務業發展的第三個著力點。
堅持開放發展,著力實現合作共贏。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封閉只會窒息自己的生機。以世界眼光審時度勢、在全球范圍謀篇布局,是走上世界舞臺的中國的必然選擇。五中全會要求,“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開放發展理念對人才服務事業的引領意義是:必須實施人才國際化戰略,盡快培養造就出一大批能適應國際化戰略和開放型經濟要求的外向型人才,必須加快對接國際國內兩個人才市場,必須充分挖掘和發揮國際國內兩類人才資源的作用。這應該是“十三五”期間人才服務業發展的第四個著力點。
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有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五中全會還從八個方面對與老百姓未來生活息息相關的21件事情作出了精心的部署。馬克思主義的最高命題是:實現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共享發展理念對人才服務業發展的引領意義是:一是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實現天下人才天下用,讓各類人才在奪取全面小康決勝階段大顯身手,共享共用。二是要加快完善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網絡體系,為各類機構選人用人,為各類人才就業創業,搭建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三是要抓緊制定和完善與人才權益保障相關的法律法規,讓各類英才干事有舞臺、創業有平臺、貢獻有回報、權益有保障。這應該是“十三五”期間人才服務業發展的第五個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