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佰慶,康宇斌,謝 偉,余波明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檢修分公司,江蘇 南京 221102)
?
臨接高速公路的輸電鐵塔基礎改造加固研究
張佰慶,康宇斌,謝 偉,余波明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檢修分公司,江蘇 南京 221102)
〔摘 要〕針對高速公路路面與桿塔基礎面和斷面布置上產生的沖突,以徐賈快速通道與500 kV國岱線交跨為典型案例,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該方案采取植筋后澆筑基礎底階板帶方式,將外側2個上拔基礎澆筑為聯合基礎,使其具有優良的抗拔和抗傾覆性能,還可避免道路開挖施工對基礎造成水平相對位移等影響,為以后開展輸電鐵塔基礎改造工程提供了經驗。
〔關鍵詞〕輸電鐵塔;聯合基礎;改造加固
徐賈快速通道在K9+573.4到K9+596里程段經由500 kV國岱線42號鐵塔基礎,圖1和圖2分別為道路與鐵路基礎的相對平面位置和斷面位置示意。由圖1,2可知,徐賈快速通道與鐵塔基礎在平面和斷面布置上產生沖突,其道路U型槽的邊界進入鐵塔基礎平面的范圍在K9+573.4和K9+596里程處分別達到1.62 m和0.67 m,這給道路施工帶來了困難。因此,為了該道路的順利施工,應將鐵塔基礎(包括下部的防護大板和上部的獨立基礎)相應沖突部分拆除,對基礎進行加固,以確保道路施工期間和施工完成后,輸電鐵塔的安全穩定運行。
由于道路與基礎防護大板以及部分底階位置突出,必須將防護大板和獨立基礎的相應部位切割去除,待道路U型槽的側面墻體施工完成后,再進行基礎覆土回填;同時,在切割前應對基礎進行加固。本工程采用植筋澆筑方法,將臨近道路一側的2個獨立基礎接為新的聯合基礎。

圖1 車道與國岱線42號鐵塔基礎平面相對位置示意
由于本工程涉及超高壓輸電線路,應高度重視工程各個環節的安全性。在進行工程改造和加固前,應采取合理、可靠的措施對輸電鐵塔進行臨時加固,并進行不間斷地監測監控;應盡量避免在大風天氣下施工,以免因開挖基礎上部填土造成鐵塔基礎抗拔力減小,導致鐵塔傾覆等不良后果。

圖2 道路K9+573.4里程與基礎斷面處相對位置示意
總體而言,本次施工的總體流程為:輸電鐵塔的臨時加固→基礎上覆土開挖→基礎加固→基礎改造切割→地基回填土。
本工程進行置筋加固時,采用混凝土等級為C25,受力主筋為HRB400,箍筋為HPB300。
2.1輸電鐵塔臨時加固和變形監測
輸電鐵塔是一種高聳結構物,在本次施工中,由于對其獨立長柱基礎進行改造,涉及地基土開挖和基礎切割等工藝,易對輸電鐵塔造成不均勻沉降和傾斜等影響。因此,在對基礎進行施工前,應對輸電鐵塔做好充分加固措施,同時做好輸電鐵塔傾斜變形的實時監測和預警工作,避免發生傾覆。具體實施辦法為:本次施工共設置4根保護拉線(X型四方拉線),拉線頂部打在橫擔與塔身連接點處,對橫擔水平夾角成45°;4根拉線暫處于松弛狀態,在施工過程中必要時施力,對輸電鐵塔起保護作用。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進行輸電鐵塔的變形監測,尤其是傾斜變形監測,具體辦法如下。
(1)在輸電鐵塔橫擔方向和相應垂直方向,分別設置變形觀測點,觀測點距相近塔腿的水平距離為50 m。
(2)在觀測點設置經緯儀,在輸電鐵塔主材上設置觀測標志。
(3)開始施工后,每隔30 min(非施工時間可增加間隔時間)進行1次傾斜變形和基礎不均勻沉降變形觀測,并做好數據記錄。當發現輸電鐵塔傾斜值和基礎不均勻沉降形變明顯增大時,應及時發出警告,查明原因并正確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
2.2長柱獨立基礎底階的植筋和混凝土澆筑
基礎在道路一側進行切割后,抗拔力會被削弱,故應事先通過基礎植筋將受影響一側的2個長柱基礎澆筑成聯合基礎,施工方法如下。
(1)人工開挖基礎覆土,直到露出下部防護大板為止,覆土開挖范圍如圖3中虛線標注。開挖時要防止土壁坍塌。

圖3 基礎開挖示意
(2)清除開挖范圍內基礎和大板上部的覆土、污垢等物。
(3)進行鋼筋下料工作,待植入鋼筋長度1 000 m,鋼筋數量100根,并對錨固端做好打磨除銹工作;準備長度5 500 mm的基礎受力筋和長度6 000 mm的分布筋,各50根。以上鋼筋直徑均為14 mm,鋼筋等級為HRB400。
(4)在圖4所示陰影范圍內的基礎第1臺階內,先用電錘鑿除基礎內側保護層,然后用電鉆機沿第1臺階上下邊打孔,靠近大板邊沿時,與其邊沿孔距為:豎直距離為100 mm,水平間距250 mm,孔間距16 mm,孔深250 mm,鉆孔時應避免截斷基礎原有鋼筋。

圖4 聯合基礎設模澆筑示意
(5)用毛刷和電吹風機將孔內的粉塵清除干凈,并仔細檢查孔徑、孔深和粉塵情況,滿足要求后進行下一道工序。
(6)按比例調配結構膠,用鋼筋推入孔內,并保證膠量不少于孔深的80 %。
(7)迅速將待植鋼筋插入孔內,并保持單向旋轉,使其達到設計深度。
(8)結構養護2-3 h后,進行拉拔試驗。本次施工只有1種鋼筋,故進行1個組別共3根鋼筋的拉拔試驗驗,滿足要求后進行下一道工序。
(9)將長度5 500 mm的底面受力鋼筋兩端與錨固好的端部鋼筋進行焊接,焊接時單面焊縫長度不小于140 mm。鋪設分布鋼筋進行綁扎,完成底面鋼筋綁扎后,再進行上部鋼筋的焊接和綁扎。
(10)在圖4所示的陰影部分架設模板,澆筑混凝土(C25),并進行養護。
2.3基礎和大板的切割施工
混凝土施工后至少要養護3天,再開始進行基礎和大板的切割施工。
(1)切割范圍如圖4中虛線所示。
(2)切割施工采用自動切割機,先對獨立基礎的底階沿圖4中切線切割拆除。由于底階厚度達到600 mm,應分層進行切割。每次切割完成后,用電錘和氣割切割外側混凝土和鋼筋;待局部切割拆除完成后,再用同樣方法切割拆除大板。
2.4地基土回填
切割拆除基礎和大板后,待道路施工單位完成道路U型槽施工,即可回填和壓實基礎和大板上部地基土?;靥畹鼗習r,應分層分區均勻碾壓,每回填300 mm,碾壓200 mm。
本次基礎穩定性評價對象是受切割影響的2個獨立基礎(均為外側上拔基礎)?,F行《架空輸電線路基礎設計規定》及相關規程中均未明確規定輸電鐵塔復合大板的計算方法?,F有改造主要從構造入手,其作用相當于在4個獨立長柱基礎下部增加1個較厚的墊層,因而無需另行驗算大板底部地基的承載力;同時由于存在防護大板,獨立基礎的抗壓驗算均能符合要求。
在基礎改造中,由于對臨接道路的2個基礎底階進行了切除,使其抗拔承載力受到較大影響,故僅對改造后獨立基礎的抗拔穩定性進行重點驗算,并考慮一定的安全裕度。在驗算時,不考慮后澆底階(2個基礎的連接部分)的有利影響作用。
另外,本改造基礎為寬基基礎,基礎主柱露出設計地面僅為300 mm,故一般可不驗算抗傾覆穩定和柱頂位移。但為了安全起見,仍需對垂直基礎切割邊方向的傾覆穩定性進行驗算。
3.1輸電鐵塔概況
500 kV國岱線42號輸電鐵塔為JT26型轉角塔,轉角47.58°,呼高27 m,總高41.5 m,水平檔距453 m,垂直檔距579 m,設計風速30 m/s,設計覆冰10 mm,導線型號4×LGJ-630/45,地線型號JL/LB1A-95/55,單塔重28.807 t。
鐵塔基礎為BC96型防護大板基礎,其具體做法是在4個鐵塔基礎下部再增設1塊鋼筋混凝土現澆大板,該鐵塔的三維桁梁結構有限元模型如圖5所示。

圖5 三維桁梁結構有限元模型示意
3.2工程地質概況
本工程的地基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地基土層分布情況
通過對圖5所示的桁梁混合結構鐵塔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參考鐵塔運行參數計算鐵塔荷載后,對模型進行加載,確定出獨立長柱基礎的驗算荷載(標準值)為:
上拔基礎:T=908 kN,Hx=227 kN,Hy=200 kN,
N=553 kN,Hx=227 kN,Hy=200 kN;
下壓基礎:T=336 kN,Hx=84 kN,Hy=74 kN,
N=1 139 kN,Hx=285 kN,Hy=251 kN。
本工程中需要切割改造的基礎均為上拔基礎,其相應的基礎作用力(設計值)為:
T=1 225.8 kN,Hx=306.45 kN,Hy=270 kN,
N=746.55 kN,Hx=306.45 kN,Hy=270 kN。
其中:T—上拔力;Hx—x方向水平力;Hy—y方向水平力;N—下壓力。
3.3改造后獨立基礎的抗拔穩定驗算
本工程基礎的抗拔土體為回填土,且基礎埋深為2.7 m,與基礎邊長7.4 m之比小于5(見文獻[2]),故本工程中獨立基礎的抗拔穩定性驗算采用土重法計算??紤]到季節性變化的影響及安全因素,本工程中覆土和基礎本身的自重均按浮容量計算。
綜上所述,抗拔穩定性驗算公式應為:

式中:γf—基礎抗拔附加分項系數,本工程為重力式基礎,轉角塔,取γf=1.10;TE—基礎上拔力設計值,kN;γE—水平力影響系數,由《架空送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規定》表6.2.1-2按照水平力與上拔力的比值確定;γs—基礎底面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本工程按浮容重考慮,kN/m3;γθ1—基礎底板上平面坡角影響系數,當坡角<45°時取0.8,當坡角≥45°時取1.0;Vt—基礎埋深范圍內土和基礎的體積,m3;ΔVt—相鄰基礎影響的微體積,m3,本例中取0;V0—基礎埋深范圍內的基礎體積,m3;Qf—基礎自重力,本工程按混凝土浮容重計算,kN。
在本工程中,各參數計算選取如下:
γf=1.10,TE=1 225.8 kN,
γE=0.96;γs=9.0 kN/m3,
γθ1=1.0,Vt=156.654 m3,
ΔVt=0;V0=41.34 m3,
Qf=14×41.34=578.8 kN。
將參數代入式(1)可得:

因此,基礎在切割改造后能滿足抗拔穩定性的要求。上述計算中,對覆土和基礎的自重均按浮容重計算,比較安全;同時基礎之間的后澆板帶對其抗拔能力也有顯著提高作用,改造后的基礎抗拔性能有足夠的安全裕度。
3.4改造后獨立基礎的抗傾覆穩定性驗算
基礎埋深與側面寬度之比不大于3階的基礎(臺階多于2階的均折算成1個臺階驗算),其傾覆穩定驗算應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γf—基礎抗傾覆附加分項系數,本工程為重力式基礎,轉角塔,故取γf=1.60;S0—上部結構水平力設計值,kN;H0—上部結構水平力作用點距設計地面的垂直高度,m;E—被動土壓力;E=maht2/2,ht—基礎埋深,m;fβ=tanβ,β為等代內摩察角,°;a1,b1—基礎底階和基礎主柱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m;a0—基礎底階在水平力垂直方向上的計算寬度,a0=(h12×K0-h12×K0′)·a/(ht2-h12),m;h1—基礎主柱在地面以下的長度,m;K0,K0′為空間增大系數;θ=h1/ ht;y—地基反力,y=(F+G-γfS0fβ)/(1+fβ2)≤0.8a1a0fa,且y>0。
本工程中,各參數計算選取如下:
γf=1.60,S0= 306.452+2702=408.4 kN,H0=0.3 m,h1=2.7 m,E=1 294.7 kN,β=30°,fβ=0.577,K0=1.23,K0′=1.15,a0=9.53,b0=1.61,θ=0.64,y=1 288,e=1.97。

當y取最小值0時,上式成立。這說明在其他各種工況下,改造后獨立基礎的抗傾覆穩定性均能滿足要求。
(1)在完成基礎的改造加固后,500 kV國岱線42號輸電鐵塔基礎的抗拔穩定性和抗傾覆穩定性均能滿足要求,輸電鐵塔基礎及其上部結構是安全可靠的。
(2)在進行基礎改造施工時,應采取措施,盡量減少基礎的水平位移(基礎主柱頂部水平位移不超過10 mm)?;A改造后,盡快完成覆土回填和夯實工作,施工時應分層、分區均勻夯實。如有必要,可在基礎覆土回填壓實后,通過放松地腳螺栓釋放鐵塔結構的不利應力,但必須對鐵塔采取可靠的臨時加固措施。
(3)相對于單純增大獨立基礎混凝土,本工程采取植筋后澆筑基礎底階板帶的方法,將外側2個上拔基礎澆筑為聯合基礎,不僅具有優良的抗拔和抗傾覆性能,還可避免因道路開挖施工對基礎造成的水平相對位移等不利作用。本文研究內容為以后開展此類型輸電鐵塔基礎改造工程,提供了工作經驗,可供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1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GB50367—2006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DL/T5219—2005 架空送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規定[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5009-2012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505450—2010 110-750 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規范[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 國家電力公司東北電力設計院.電力工程高壓送電線路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3.
6 孟遂民,李光輝.架空輸電線路設計[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00.
7 劉樹堂.輸電桿塔結構及其基礎設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8 張朝暉.ANSYS 11.0結構工程應用實例解析(第2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9 郝文化.ANSYS土木工程應用實例[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張佰慶(1978-),男,高級工程師,從事輸變電設備運檢工作,email:312922109@qq.com。
康宇斌(1978-),男,高級工程師,從事輸電運檢管理工作。
謝 偉(1985-),男,工程師,主要從事輸電運檢管理工作。
余波明(1986-),男,工程師,主要從事輸電運檢管理工作。
作者簡介:
收稿日期: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