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純麗
夏天悄悄地到來,北方的人們一般都會歡呼雀躍:終于可以擺脫不時來襲的風沙和冷空氣,換上漂亮的裙子和短褲了。可南方很多地方的人們卻開始發愁:可能會有半個多月看不到太陽,甚至是陰雨綿綿,連衣服也都是濕乎乎的,干不透。
什么是梅雨?
南方的小伙伴們在每年6—7月碰到的這種天氣叫作霉雨,因為它出現在江南梅子成熟的季節,所以又叫梅雨或者黃梅雨。梅雨通常出現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日本中南部和韓國南部等地。南朝《初學記》中云:“梅熟而雨曰梅雨?!贬t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更明確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05/02/qkimagestakxtakx201607takx20160712-1-l.jpg"/>
梅雨持續的時間有多長?
梅雨開始的日子叫作入梅(入霉),梅雨結束的日子叫作出梅(出霉)。古有諺語“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就是說,在古代,梅雨會持續45天左右,這段時間天空連日陰沉,降水連綿不斷。在現代,入梅和出梅有了嚴格的氣象學規定。連續5天平均氣溫超過22℃,有4天為雨天就是入梅;連續5天平均氣溫超過30℃,而且不再下雨,就是出梅。
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響,各地入梅、出梅的時間是不一致的。江西南部和浙江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入梅,其他長江中下游城市多在6月中旬入梅,淮南則多在6月底。出梅時間也是自南向北從6月底到7月中旬依次結束。
梅雨給生活帶來了什么影響?
由于開始和結束的時間不同,梅雨又分為早梅雨和晚梅雨。早梅雨通常氣溫較低。有時,早梅雨結束得比較早,長江中下游地區會提前進入盛夏,出現夏季的干旱。晚梅雨常常多雷雨和陣雨天氣,降雨量比較集中。
由于持續的時間長短不同,梅雨又分為長梅雨和短梅雨。長梅雨常常會帶來過量的雨,導致洪水泛濫,如1954年和1998年的大洪水就是由長梅雨造成的。與長梅雨相反,短梅雨則會帶來干旱。
梅雨季節防潮小貼士
1.適時關窗
每天早晚盡量關窗,尤其是朝南和東南的窗戶,不讓濕氣滲透進來。
2.偶用空調
定時開啟除濕機或者空調,防止室內物品受潮。
3.報紙防霉
在衣柜底部和柜門上貼上報紙,可以吸收濕氣,達到防霉效果。報紙上的油墨味道還能驅蟲喲。
4.藥品防霉。
用一些無毒無害的干燥劑或防蟲用品(如樟腦丸等)。
梅雨是怎樣形成的?
簡單地說,梅雨是由來自太平洋的暖濕氣團和來自江淮地區的冷氣團,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相互“交戰、拉鋸”而形成的連綿的陰雨天氣。
長江中下游地區地處中緯度,每年的五六月份,來自太平洋上空的暖濕氣團會到達這里,并逐步向北移動。可是這個時候,控制江淮流域的冷氣團勢力還較強,不會馬上向北撤退。于是,在這段時期內,冷暖空氣長時間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徘徊,它們勢均力敵,各不相讓,從而讓這一帶迎來了持續的陰雨。當冷空氣加強時,降水帶就稍微南移,當暖空氣加強時,降水帶又稍稍向北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