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沱古鎮是什么樣子?歷史積淀到底在哪兒?
在《水經注》里,西沱被稱為“界灘”,即古時巴州和益州的分界地,又因長江在此拐了一個近90度的彎,形成了一個天然回水沱,故被稱為西界沱,簡稱西沱。
西沱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與著名的石寶寨隔江相望,素有“秦磚漢瓦宋元樓,千載臨風賦江流”之說,宛如長江邊上的一顆明珠。
與江浙、川渝古鎮相比,西沱最有特色之處便是有“萬里長江第一梯”之稱的云梯街。它垂直長江,依山順勢而建,由1124級青石階,113個青石平臺鋪就,呈龍形從江邊曲折向上延伸到山頂,綿延近3公里,宛若一部云梯。
云梯街兩旁保存著明清遺留下來的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土家民居吊腳樓,這些老房子黑瓦白墻,臨街成鋪,屋后自住,極富巴渝特色。其間的“紫云宮”“禹王宮”“桂花園”等,被建筑學家稱為長江沿岸最古老的奇特建筑。
西沱鎮于2002年被重慶市政府批準為“三峽庫區遷建保護的傳統風貌鎮”,2003年與周莊、烏鎮等被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首批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