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加價提車”成為目前汽車消費市場一大特色,凸顯了社會誠信的缺失和職能部門監管缺位。
消費者與經銷商一旦簽署了購車合同,就具備了法律效力,不管出現什么情況,合同雙方都應當無條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但在此過程中,由于行業的壟斷、信息不對等原因,讓準車主們始終處于不平等地位,經銷商的不誠信、職能部門的不作為或軟作為,直接造就了商家坐地起價,提出不平等的、明顯有失公平交易的“加價提車”。
要根除這顆“毒瘤”,應從硬規范和軟規范兩方面著手:價格、工商等監管部門要認真履職,嚴格執法,社會輿論也應充分發揮監督作用,雙管齊下,形成震懾,促使經銷商走誠信經營之路,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