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城重慶的廣大鄉村,“互聯網+”的浪潮正在悄悄改變村民們的日常生活,各大電商企業紛紛搶占農村電商市場。在這些電商企業中,有一個醒目的身影——郵政。一直以來,郵政始終扎根農村,與村民一路同行,休戚與共。面對互聯網的沖擊,郵政這家老字號的國有企業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充分利用遍布城鄉的郵政網絡、郵車郵路等實體資源優勢。全力進軍農村電子商務市場。
依托“縣一鄉一村”三級農村電商服務體系的打造和“村郵樂購”、“郵掌柜”、“郵樂農品網”等線上平臺的推廣。重慶郵政讓“政府想做什么”、“農村市場需要什么”與“郵政能干什么”實現了有效對接。解決了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下鄉“最后一公里”的服務難題。真正實現政府滿意、百姓便利、企業發展的多方共贏目標。
2015年,重慶郵政在農村電商市場積極作為,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第十八屆渝洽會上,市長黃奇帆親臨郵政展廳參觀了解郵政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情況,并給予了高度評價。重慶郵政先后與市商委及秀山、黔江、忠縣、彭水、城口5個區縣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云陽、巫溪、梁平等11個區縣分公司分別與當地政府簽訂農村電商合作協議,有力推進了全市政企融合、攜手共促農村電商發展良好局面的形成。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建成區縣級農村電商運營中心15個、鄉鎮級農村電商服務中心112個、村級農村電商服務站586個,培訓內外部電商帶頭人3000余人,郵政已成為全市農村電商建設的主力軍和地方電商物流龍頭企業。
在農村,郵政讓村民的生活日趨城市化、現代化、便利化。重慶郵政把農村電商服務站打造成為綜合服務平臺。通過業務疊加,既能為村民提供線下的商品展示和線上的物品代購,又能提供充值繳費、助農金融、農資銷售等多項服務,有效降低了村民的生活成本。截至2015年末,全市已開通便民繳費系統賬號2712個,累計交易訂單930萬筆,實現交易額近8億元;累計安裝助農取款設備1100余臺、產生交易超60萬筆,實現交易金額13億元。
重慶郵政還大力推進“互聯網+郵政實體資源”為支撐的郵政服務生態體系,采取“自營+代辦”模式,加快農村電商的快速布局。相較于其他電商企業只把農村當做市場。郵政更愿意把農民當合作伙伴,為加盟的店主提供優質的培訓服務和平臺支撐,有效提升加盟小商超的營業額,與“郵掌柜”們共同發展。2015年,全市已開通“郵掌柜”賬號2179個,累計產生訂單171萬筆,實現交易額2.36億元。
不同于其他傳統電商平臺所搭載的功能,以郵樂網為平臺的郵政電商可以為客戶提供網銷、集貨、倉儲、配送等一條龍服務,特別是對于廣大的中小微農業企業而言。為其借助“互聯網+”、創造更大價值提供了更加便利、快捷的條件。重慶市忠縣豬太郎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是一家以特色黑豬繁育及銷售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電子商務進農村的浪潮中,“豬太郎”在對郵政的渠道、網絡和郵樂網“忠縣館”進行了解后,選擇將自己的產品授權給郵政并通過郵樂網進行網上銷售。借力郵樂網,“豬太郎”網上銷售穩步提升。郵政還貼心地為他提供了倉儲和配送一條龍服務,為“豬太郎”成功“觸電”打下基礎。
目前,已有黔江、云陽、忠縣等17個區縣在郵樂網上建成地方“特色館”,帶動100余家農業企業、上千款重慶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不僅如此。郵政還充分利用自有場地,建設農村電商培訓基地、倉儲分撥場地、電商孵化園等。為地方農村電商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擁抱“互聯網+”,重慶郵政加快了服務農村電商的“觸電”進程,也給企業的未來發展帶來更多新意。國企改革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相融,產業轉型升級與服務社會民生相契,郵政通過全力進軍農村電商市場,讓“購物不出村、銷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金融不出村、創業不出村、寄遞不出村”的農村電商服務“6不出村”目標正在成為現實,重慶郵政作為國有企業的進取和擔當精神也得以全面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