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在國人的心靈深處構筑起強大而堅實的精神高地,這也是每一位中國人生存和發展必須堅守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如同忠誠、善良、博愛、敬業這些美好的情愫構成了一個人的精神內核一樣,一個國家的精神基因同樣需要每一名公民人性的善良和美好來塑造。
2015年,這些人讓我們感動:尕布龍、廉福章、王成元……還有那些各行各業中涌現出的最美青海人候選人,一個個普通卻閃耀著道德之光的名字,讓青藏高原湛藍的天空更加深遠。
越真實樸素,越感人至深
欲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沒有哪一種力量能如美德一般,春風化雨卻觸動人們最柔軟的神經;也沒有哪一種力量能如信仰一般,潤物無聲卻能成為社會發展源遠流長的不朽動力。
時代楷模——廉福章
“我活著是共產黨員,死后還是共產黨員。在我頭腦還清醒的時候,特繳上1萬元黨費,也可能是最后一次黨費,請黨組織收下。”
2015年5月,中宣部授予我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原州委副書記、州人大常委會主任廉福章“時代楷模”榮譽稱號,這是我省首位獲此殊榮的典型人物。
廉福章一生忠誠于黨的事業,心系民族地區發展,艱苦樸素、兢兢業業、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各族群眾謀福祉。廉福章的感人事跡,詮釋了當代共產黨員艱苦奮斗、清正廉潔,一心為公、一心為民的良好形象和優良作風,是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教材。
草原之子——尕布龍
“我本是個放羊娃,是共產黨把我培養成了一個省級領導干部,我不能躺在家里消磨時間,浪費生命。利用自己的晚年,我要給子孫留下一片青山。”
尕布龍,一位被全省廣大群眾尊稱為“牧人省長”“公仆省長”“省城里的好鄉親”的老共產黨員。他身居高位卻長期和普通民眾保持著血肉關系;他在職在位時,嚴以用權、不謀私利,克己奉公,廉潔自律;他心中時刻牽掛著群眾疾苦,把人生追求融入到黨和人民的事業中,忠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從領導崗位退下后,創業實干、鞠躬盡瘁,以自己的生命染綠西寧大美山川。
12月15日至19日,話劇《草原之子》連續5日在青海大劇院演出。以尕布龍同志真實的人生經歷、感人的事跡和心系百姓的真摯情感為切入點,展現了青藏高原一名少數民族黨員干部一生的堅定信仰和精神追求。他,勤政務實、艱苦樸素的高尚品格,生命不止、工作不息的職業精神,奉獻自己、淡泊名利的忘我精神,把引導全省廣大黨員干部“挺起精神脊梁,爭做‘三嚴三實的忠實踐行者”活動推向新的高潮。
平凡英雄——王成元
“重建還未完成,這個時候我怎么能離開玉樹!”
2015年7月18日,抗震救災英雄——玉樹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原副局長、交警支隊原支隊長王成元病逝于北京。在玉樹抗震救災斗爭中涌現出了一大批英雄,埋頭苦干、赴湯蹈火、臨危不懼、鞠躬盡瘁,他便是其中的一個。
他是一名普通民警,長期扎根基層,一直奮戰在公安工作一線。干過社區治安民警、當過刑警、做過交警,面對癌癥的侵襲,他從容淡定,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頑強地與病魔抗爭,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由于過度勞累、體力透支,王成元先后三次暈倒在救援現場,蘇醒后他堅持返回崗位工作。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新時期人民警察和共產黨員的風貌。是他們,一個個平凡崗位上的英雄,用血肉之軀撐起了玉樹的脊梁。
……
“創造新陸地的,不是那滾滾的波浪,卻是它底下細小的泥沙。”
正像是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我們的道德實踐,我們的凡人善舉,澆筑了社會的道德土壤,構筑起時代精神的地基。
鑄就精神高地
《中共青海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的“一三一”總體要求,即實現“一個同步”、奮力建設“三區”、打造“一個高地”。其中,打造“一個高地”指的是弘揚黨的優良作風,鑄就青海精神高地,為我們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未來一段時期全省發展的動力和保障。
精神是歷史的產物,它會隨著時代的需要而不斷豐富其內涵。
長期以來,以“兩彈一星”精神、“五個特別”青藏高原精神、“人一之,我十之”實干精神、玉樹抗震救災精神等為代表的青海精神,不斷構筑緊扣時代脈搏、反映時代精神、具有地域特點的青海精神高地,為改革發展注入人性的堅韌、進取的力量,讓前行的腳步更加有力、愈發鏗鏘。
青海精神是高原人民共同的選擇。雖然青海高寒缺氧,條件艱苦,但青海各族兒女總是以實際行動不斷豐富和拓展著青海精神的內涵與外延。
玉樹抗震救災斗爭中,涌現出的一大批臨危不懼、舍生忘死、感人至深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用血肉之軀,譜寫出了一首首氣壯山河的凱歌。
捐獻骨髓義務獻血的青海民族大學學生、為天津濱海新區群眾送上免費的愛心拉面和蛋炒飯的化隆回族兄弟、助人為樂的楊毛吉、馬永貴、元旦才項……敬業奉獻的曹繼財、徐善斌、桑吉卓瑪……孝老愛親的白永皓、拉本加……見義勇為的馬生剛、魏斌……
他們是2015年最美青海人候選人,這些普普通通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個個感人的事跡。他們以實際行動,標注出了時代精神和青海精神新的高度。
有人說,我們這個時代已經沒有美德和信仰。然而,通過他們,我們看到了傳統道德的不懈傳承,看到了時代精神的美好縮影和主流價值的生生不息。
“十三五”期間,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更加深入人心,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弘揚,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將更加牢固。尊重自然、崇尚科學的現代文明意識和向善向上、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將更加濃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也必將明顯提高。
新年伊始,我們當補精神之“鈣”,固思想之元,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堅守好共產黨人精神家園。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應以更加自信的姿態,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鑄就青海精神高地,讓青海精神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青海堅持和拓展好的強大動力,助我們順利駛向全面小康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