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
案例摘要:
家住某市郊區的村民李某看著周圍的人都富了起來,心里癢癢的。于是,將自家的四層自建住宅改造成了家具廠,一層為庫房;二、三層為生產車間;四層為員工宿舍。2015年7月中旬的一天,李某的兒子去上學時,發現住宅二層有噼噼啪啪著火的聲音,趕緊告訴了李某。當李某趕到時,整棟樓到處都在冒黑煙,大火成蔓延之勢。李某遂拿起消火栓滅火,但無法接上水槍,只好在慌亂中撥打了“110”求助。
該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電話后,立即調集消防官兵救援。最終,大火被成功撲滅,但此次火災造成12人被煙熏窒息而死亡,另有5人嚴重燒傷,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50多萬元。后經消防部門火災成因分析得知,此次火災系電源線路老化并多處短路,產生的崩濺熔珠引燃下方可燃物所致。而作為對火災負有責任的非法經營家庭小作坊的李某也因此被檢察院以涉嫌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提起公訴,獲刑五年。
律師分析:
從古到今,無情的大火曾吞噬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奪取了無數人的生命。社會發展到今天,生產力空前發展,社會財富急劇增加并相對集中,大都市高樓林立,大商場隨處可見,城市人口十分密集,一旦發生火災,損失必將十分慘重。
本案中,李某違規擅自將自建住宅改造成家庭小作坊和員工集體宿舍,導致住宿、生產及經營功能混合設置,同時未按規定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和技術防范措施;所配置的消防設施、器材在發生火災時無法正常使用,其行為違反了《消防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并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及第十九條中:“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不得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并應當與居住場所保持安全距離。生產、儲存、經營其他物品的場所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的,應當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之規定,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亦觸犯了《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條:“安全生產設施或者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規定。另外,員工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逃生自救能力差,缺乏消防逃生自救常識,不懂得阻止煙氣進入房間,因吸入大量有毒煙氣而導致窒息死亡,也是造成本案的嚴重后果不容忽視的原因。通過上述案例,筆者認為,消防工作應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加大單位消防安全主體的責任;同時,應當組織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并對職工進行崗前消防安全培訓,定期組織消防安全培訓和消防演練,讓員工掌握一定的逃生自救常識。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悲劇的發生。
【作者單位:北京市漢卓(西寧)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