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紅352:降血糖專用
小豆被認為是藥食同源的雜糧品種,其功效成分主要有多酚、黃酮和多糖等。冀紅352具有高產、優質、適應性廣、抗病毒病、葉斑病和銹病,結莢集中,成熟較一致,可以一次性收獲等突出特點。在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山西、甘肅等地春播種植,在河北、北京、陜西等地夏播種植,國家區試平均畝產100—150公斤。截至2015年底,冀紅352應用面積累計達300萬畝左右,成為東北吉林、遼寧、內蒙古,華北山西、河北等區域的主栽品種及出口品種之一。該品種粒形短圓,粒色鮮紅,整齊飽滿,百粒重15—17克,黃酮和牡荊素含量高,降血糖能力強,適宜外貿出口和生產豆沙及保健品加工。
科學家曾經以包含冀紅352在內的17個全國主要栽培小豆品種為研究對象,比較了不同小豆品種間的功能活性差異(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從中篩選出營養指標與功能成分指標均表現優異,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較強的品種——冀紅352。目前,體系專家以冀紅352為原料研制出小豆降血糖產品,并獲得2項國家發明專利,已在2家企業中間試驗。
嫩綠1號:高纖維品種
食物中膳食纖維分水溶性和不溶性兩種,前者能軟化糞便,增加腸道益生菌數量,調整人體內的微生態平衡,后者能在腸道內吸水膨脹,刺激腸壁,加快腸道蠕動以及吸附有害物質,并將其排出體外。
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其粗蛋白質22.67%、粗淀粉52.26%、粗脂肪1.53%、水分10.9%、可溶性糖3.19%。這些特征注定了嫩綠1號是個利于潤腸通便的綠豆品種。
據了解,嫩綠1號是以8302為母本,82101為父本,通過人工有性雜交獲得雜種材料,入選種圃后,按照外觀品質好、抗逆性強、抗病、高產的育種目標進行選育而成的。
其生物學特征為:生育期86—94天,需要≥10℃活動積溫2400℃,適應性強、生長旺盛,耐旱、抗根腐病和葉斑病。因此,該品種適宜在我國東北及西北地區種植,優質產區為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等東北地區。
中綠1號:清熱又解暑
綠豆湯是人們夏季必不可少的清熱解暑飲品,綠豆是飲料加工的優質原料,在篩選的專用品種中,中綠1號是我國上世紀80年代從國外綠豆中選育而成的集早熟、直立抗倒、結莢集中成熟一致、成熟時不炸莢、抗病、優質、高產、廣適于一體,在我國綠豆中罕見的優良品種,對我國食用豆類生產和科研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僅1989年該品種年種植面積就達到400多萬畝,占當時全國綠豆總面積的45%,實現了第一次全國性綠豆品種的更新換代。
實驗證明,綠豆防暑活性成分以多酚類抗氧化物質為主,中綠1號總多酚、總黃酮含量較高。綠豆湯之所以可以清熱解毒,正是因為其中含有一種叫多酚的物質,可降低體內鈉離子濃度及細胞外液容量,松弛血管平滑肌,從而起到降血壓的作用,吃經過加工的綠豆湯和綠豆粥會更有利于綠豆多酚的吸收利用。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因為綠豆多酚主要存在于綠豆的種皮上,因此,綠豆不要煮開花,否則綠豆里的淀粉類物質析出變成糊精,多酚類物質就會吸附在糊精上,影響人體對多酚的吸收,進而令清熱解暑功效大打折扣。
青海13號:糧飼多元供給
青海13號是通過有性雜交育成的第一個早熟、白皮白臍、高蛋白、耐寒性蠶豆品種,適宜在高寒農業區或農牧交錯區種植。經測產,示范區每畝平均產量達到400公斤左右,較以往提高近一倍,對于推動種植結構調整,保障蠶豆的有效供給,促進產業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隨著灌溉農業區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發展旱作農業區蠶豆成為保障蠶豆多元化供給的重要途徑。
蠶豆及其抗旱增產增效技術的示范推廣,使蠶豆種植區域從原來的海拔2300米調高到2900米,畝種植效益達到2000元,比傳統種植模式翻一番,成為旱區輪作的優勢產業。
同時,將豆類作物整合到旱區農業系統,對提高土壤耕作質量,保護農田生態環境起到積極作用。另外,蠶豆秸稈是高糖分、高蛋白的優質飼草,畝產蠶豆秸稈300公斤,10畝地可飼養3只羊,保障了農區畜牧業飼料供應,促進了旱區農牧業持續發展。
為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