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我國的空間碎片監測在最近幾年有了較大發展。成立近一年的空間碎片監測與應用中心,已具備了在軌風險評估、航天器發射預警、空間物體安全再入、航天器解體分析、減緩評估、地球同步軌道軌位安全性分析、空間碎片環境評估等能力。
另一方面,我國空間碎片主動移除技術研究和國外幾乎同時起步,正在從概念研究向關鍵技術攻關過渡,并部分向天基技術驗證轉移。但由于缺乏明確的項目計劃和工程牽引,無法常態化運行,難于實施碎片環境治理任務。
與會專家呼吁,對于這個關系我國太空探索權益和保障空間資產安全的重要領域,應有全局和系統思想,超前謀劃,統一部署,并提出了發展“1個系統、2個平臺和3個產品”組成的空間碎片環境治理系統的發展思路,即“建設包括由天基空間碎片移除衛星星座、天基空間碎片監測衛星、空間碎片移除中心組成的一個系統;發展由空間碎片監測移除技術集成地面試驗平臺、空間碎片超高速撞擊效應集成地面試驗平臺組成的兩個平臺;研制空間碎片自主離軌通用化產品、空間碎片在軌感知通用化產品、航天器多功能防護結構通用化產品構成的三類產品”這樣一個發展思路,進一步加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科學問題研究的投入,盡早推動空間碎片監測與移除專項工程的立項,加快空間驗證等工程的實施,以期及早具備空間碎片全局監測與移除的自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