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末,美國洛杉磯首家山西刀削面館正式開業。開業當天,店里300個客座座無空席,生意火爆。這是山西省商務廳一大力作,也是山西省“互聯網+餐飲”行進的一小步,讓更多人知道了山西不僅僅有煤,還有面。
如今,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各個行業都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對于互聯網的需求更為迫切。李克強在訪問山西時也明確提出了推進“互聯網+”、促進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等11個重點領域發展的目標任務,并確定了相關支持措施。與此同時,一系列“互聯網+”戰略和行動計劃在全國相繼落地。1月1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實施意見》,完善“互聯網+創業創新”、“互聯網+現代農業”、“互聯網+水利”、“互聯網+工業制造”、“互聯網+智慧能源”、“互聯網+金融”等18個項目,大力推動互聯網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業態。
政策引領
2015年12月28日,山西省政府出臺《山西省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5大重點任務,分別是構建特色創新創業載體、營造寬松的創新創業市場環境、培育和激活創新創業主體、加強創業創新的全方位支持、提升創新創業的公共服務能力。
5大重點任務分解為21項主要措施,措施中很多具體事項讓人眼前一亮。如山西省將引導和支持省屬大型企業利用現有國家及省級技術中心、國家及省重點實驗室等各類創新平臺,投資并購小微企業,創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服務平臺;有序推動山西省民用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向軍工企業開放,國防科技工業重點實驗室、重大試驗設施向相關民用領域開放;省級每年認定10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創業示范園區,并根據入駐實體個數、創業孵化成功率、促進就業人數、實現經濟價值等從省級創業資金中給予200萬~3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加大科研人員股權激勵力度,鼓勵各類企業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調動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引導大學生為主的青年創業創新,并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來晉創業創新,對來晉工作的符合山西省規定條件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給予一定數額的創業資金資助,統籌解決好其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問題。
根據《方案》,力爭到2020年,全省創新創業政策環境、制度環境和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各類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得到有效釋放,創新創業主體從小眾向大眾轉變,創新創業載體從重點布局向全面建設轉變,初步實現以創新支持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良性互動發展。
“網+”搭臺
眾所周知,山西是著名的小雜糧、面食種類豐富的省份,近年來,依靠山西得天獨厚的優勢,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在山西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為支持大眾創新、創業,積極與世界接軌,與先進文化生產力并肩,山西省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為山西省電子商務平臺保駕護航。
山西明確,在全省選擇8個縣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每個縣給予1850萬元的財政支持。發揮供銷合作社龍頭企業和網絡優勢,推進農村電子商務消費。重點支持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開展電商培訓,打造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主渠道。對將總部設在山西境內的、新增加的大型電商平臺企業(年網絡零售額超過1億元〔含〕以上),經商務廳等主管部門認定,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獎勵。組織500家外貿企業免費入駐誠商網和敦煌網,加大宣傳推廣,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對企業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廣告宣傳、網絡營銷等發生的費用,給予70%的補貼。
除此之外,對年度網上零售額500萬元(含)以上的網絡零售企業,劃分區間并按獎勵系數給予獎勵,單家企業獎勵資金上限為100萬元。對已納入統計、在2015年度網上零售額增速高于(含)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平均增速3倍的限額以上網絡零售企業,劃分區間并按獎勵系數給予獎勵,單家企業獎勵資金上限為100萬元。
同時,在《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到2018年,“互聯網+”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創新發展的活力和潛力進一步釋放,互聯網創新成果與農業、工業、服務業等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轉型綜改區建設進一步引深,新興業態不斷壯大,逐步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加快全省實現由煤炭大省向以煤為基的現代產業大省跨越。
萬眾創新
基于如此大環境,山西涌現出一批批互聯網新興行業,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能源、服務、農業等領域得到廣泛深入應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重要進展,多個行業進行融合裂變,實現萬眾創新。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春節假期,來自山西運城的網民把農村里老奶奶做花饃的視頻放在網上,得到了上萬名網友的點贊。記者通過視頻得知,制作原汁原味的花饃原來需要多達十幾道工序,并且有些造型機器根本無法完成,必須要手工制作。傳統年俗逐漸被挖掘出來,這個運城的網民也收獲了上萬粉絲,利用這些粉絲的關注可以繼續將傳統民俗帶到公眾面前,同時也可以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
這是“互聯網+年俗”的一個成功案例,大環境給予了公眾更加開放的平臺和更加多元化的選擇,使得萬眾創新不再是絞盡腦汁的獨木橋,而是人人都可以參與分享的新事物。
天時地利,山西省互聯網環境已全面準備就緒,全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項目蓄勢待發,還等什么?趕緊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