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度過快速增長的紅利期后,智能手機市場逐漸進入飽和階段,增長動力日漸匱乏。不過,行業(yè)兩大巨頭蘋果、三星相繼“啞火”之際,國產智能手機近來卻頗具可圈可點之處,甚至漸有趕超之勢。國產智能手機為何能逆勢發(fā)力呢?筆者認為大致有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是瞄準“難點”,刻苦攻關。國產智能手機的最大軟肋莫過于核心技術缺失,尤其是芯片掌握在高通等國外巨頭手中,這使得企業(yè)從一開始就被人“卡脖子”。
其次是了解“痛點”,適應需求。智能手機發(fā)展到現(xiàn)在,雖然技術日趨成熟,但對消費者來說,卻難言百分之百滿意,還有許多潛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最后是增加“亮點”,推陳出新。目前市面上大多數(shù)智能手機產品嚴重同質化,大家都用的是一樣的芯片、一樣的配置,甚至連外觀都越來越“傻傻分不清”。在消費者越來越強調個性化的時代,廠商更需要拿出“工匠精神”,對產品精心設計、精雕細作,用滿滿的誠意去打動消費者。
智能手機的引領者蘋果以創(chuàng)新起家,今日國產智能手機要迎頭趕上,唯有不斷創(chuàng)新,攻克“難點”、滿足“痛點”、增強“亮點”,方能逆勢進取、成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