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自強不息”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3月9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署名文章《毫不動搖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 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原文節選】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周易》
【原文釋義】
《象傳》說:天體以勁健剛強的方式運行,君子也應當像天體運行一樣自強不息。
“潛伏在水中的龍,不宜施展自己的才能”,因為屬于陽性之物的龍潛在水下時,說明陽氣還很微弱。“巨龍出現在田間”,是陽氣之德普澤廣施于世間之時。“整日勤勉健進”,反復行其正道而不知疲倦。“有時飛起,有時伏處深淵”,前進也不會有災害。“巨龍在天空自由飛騰”,是大人奮發有為之時。“龍飛至極高處,則會有悔恨之事發生”,因為剛強過甚的行為不能持久。“用九”,是在說明天的美德在于不自居首位。
《象傳》說:廣大無垠的大地包含著隨順安分的美德。君子可以從中悟出做人的道理,以大地之德修養自己的品德,這樣就能像大地一樣包容、承載萬物。
《象傳》說:“踩著微霜即將迎來寒冬和堅冰”,在時間上說明已經到了陰氣開始凝結的時節,順從其中規律看待事物,那么,結成堅冰的時候就自然到來。
【經典簡介】
《周易》本是殷末周初人們用來占卜算卦的方法,起初不是一本書,也沒有卦爻辭,只是蘊涵數理邏輯的卦畫而已。后來,經過長期演繹,《易》包含卦畫、卦辭和爻辭,形成了漢代易學家所稱的《易經》;到了漢代,又將《易傳》并入,形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周易》。
現存的《易傳》,共七種十篇,故稱“十翼”,即《文言》、《彖》下下、《象》上下、《系辭》上下、《說卦》、《序卦》和《雜卦》。其中,《象》隨上、下經分為上、下兩篇,主要闡釋各卦卦象及各爻爻象,其中釋卦象者六十四則,稱為《大象傳》;釋爻象者三百八十六則,稱為《小象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