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科技館科學工作室,位于我們科技館展廳的一層西北角,主要是面向5~12歲兒童的,是培養兒童興趣、發揮兒童聰明才智、進行科技動手活動的重要場所,給兒童觀眾提供了更為安全的、舒適的活動環境。在當前大力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過程中,各類文化、科技場館無疑擔負著十分重要的職責。而這種職責的履行,迫切要求各場館特別是場館的管理者大膽解放思想,調整辦館方針,創新工作方式,放下架子、走進大眾。場館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者,而是熱情、盡職、友善、親民的服務者。所以要特別重視科學工作室的環境,兒童身心發展所必須具備的一切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總和是環境,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好的環境,環境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一、環境可開發兒童智力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就像是一位不會說話的老師。環境更是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兒童智力、促進兒童個性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促進兒童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走進我們科技館工作室的門,五顏六色的墻面、活動區等是全程上課過程中的一部分,它們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和材料記錄下了已經和正在進行的課程的種種,使課程在不斷的延伸中體現,讓孩子們在環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互相學習、探究,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并在很大程度上使他們得到了認知上的發展,語言能力、動手能力也有大的提高,同時啟發孩子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二、環境可激發兒童的探索興趣
寬敞明亮的工作室,寬闊安全的活動場地,我們努力創造著條件,讓孩子們能夠在一個安全、健康、舒適的環境中,開發他們的智力、提高環保意識、探索興趣;使孩子們在工作室的經歷中,激發學習的愿望和動手的欲望。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良好的環境能使兒童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在科學體驗區配置多種多樣的、適合發展的彩泥材料、沙畫材料和工具,這些材料和工具,能激發起兒童的好奇心,使他們能輕松、愉快地主動參與到有趣的科學探索活動中去。促使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以獲得豐富的直接經驗,不斷尋找事物之間的聯系,從而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孩子們感受到創造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樂于創造,樂于探索。增強孩子的探索欲望,發揮少兒的想象力,提高少兒的動手能力。兒童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還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實物的啟示和動作的幫助。因此可以說,物質環境是幼兒學習的中介和橋梁。
三、環境可培養兒童小主人的精神
兒童往往對不熟悉的環境感到害怕,他們喜愛熟悉的環境,我們要注重為兒童提供獲取新知識經驗、鍛煉雙手技能的絕好機會,使兒童對自己親自動手、動腦布置的環境產生一種親切感和滿足感,從而更加愛護珍惜環境,激發少兒充分與環境相互作用。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是為主題而創設的,而主題必須依靠環境才能更深入、更具體地開展。尤其活動區更是擺放著他們制作的彩色魚、各種花、沙畫作品,方便兒童取放,培養他們玩后放回原處的好習慣。由于兒童喜歡介入環境,體驗自身的行為過程,我們非常注重環境設計過程的指導,使每個兒童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到合作的樂趣。他們通過動手、動腦,獲取了新的知識經驗,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養。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在區域活動中,我們會發現兒童的交往能力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讓孩子們在活動中不斷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使舊問題的解決產生出新問題。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人的潛力行為就是適應能力,環境是兒童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說環境對兒童的發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工作室致力于帶領兒童走進探究、體驗科學奧秘的課堂,是利用科技場館資源更好地實施科普教育的場所,能夠讓兒童在好的環境中提高科技素質,拓寬興趣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