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bastian Herkner 工業設計師
Sebastian畢業于德國奧芬巴赫藝術和設計大學,對融合了不同文化、新技術和手工藝的工業設計有著濃厚興趣。如今作為獨立設計師,他與Cappcllini、ClassiCon、Dcdon、Fontana Artc、Moroso、Roscnthal等諸多知名品牌都有合作,也成為母校的客座講師,如一顆光彩奪目的設計新星般冉冉升起。“在最近的幾個項目中,我們就與來自不同行業的工作室一起合作。我為這種不同學科和文化間的頭腦激蕩而興奮,和他們的交談與日常相處總是能帶給我許多靈感。”本期我們將在設計展報道《科隆的反攻》中看到他設計的Das Haus。
Oliver Hely ClassiCon總裁
作為時尚大佬Hugo Boss的子孫,Oliver Holy繼承了家族的藝術和商業才能。盡管8歲的一場滑雪事故使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站立,但這并未阻止他在2010年正式成為ClassiCon唯一擁有人以后,從品牌概念設計到生產制造,將品牌逐步打造成享譽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家具品牌。“我希望在一座像ClassiCon這樣的現代建筑或Mics van der Rohe設計的老建筑里,有來自不同行業但是相處融洽的幾個公司一起工作,這樣我可以得到各種跨行業的有趣信息。”本期我們在設計展報道《科隆的反攻》中采訪了他。
范敏俊 設計師
他是上海曼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擁有多年涉外租房及房屋投資的管理經驗,迄今已改造了350多套高端公寓與老洋房,專門為在華工作,生活的境外人士提供高端居住空間。“如果和眾多創業者一起辦公,我認為在先進的辦公場所、有趣的辦公氛圍、完善的配套服務之外,最大的資源就是大批創業者社群,圍繞社區衍生出的多種增值服務,可以涵蓋創業者生活的各個方面,那樣應該會很有趣的。”本期我們講走進他設計的上海老宅《老洋房新簡約》。
Elena 自由撰稿人
她自稱是一位“上海制造、香港加工”的“80后”,專注于設計自己的生活,業余從事品牌營銷與傳播,游走在上海各大廣告創意公司。曾經為創意熱店W-K打理旗下的聯合辦公空間W+K+,參與日常運營及空間策展。“寫作的時候我需要絕對的安靜,有個小黑匣子給我就好,最好還能隔半小時自動提醒我喝水和注意坐姿。如果共享空間能自動匹配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聊聊項目應該也會很有趣的。”本期她在專題《共享工作新時代》中為我們撰稿。
王海森 攝影師
生于沈陽的他曾是專業的足球運動員,成為一名攝影師之后,主攻紀實、時尚以及肖像類攝影。他致力于捕捉最特別的瞬間,以不同的視角來詮釋不同的人。“我希望和別人共享的這間辦公室是非常開放的,有一張很大的實木辦公桌、很多植物、全尺寸的落地窗,有陽光和黑夜兩種辦公模式,環繞的立體聲音響與投影儀連接,有水吧以及沐浴間,重要的是還要有兩只貓。”本期他為我們拍攝了藝術欄目《瑣碎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