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奧地利境內阿爾卑斯山腳下著名的滑雪勝地,藝術家Alfons Walde曾經(jīng)留下一處美麗幽靜的房子,現(xiàn)如今他的女兒還住在里面。外孫女則邀請建筑師在老宅邊再造一處“嵌入”雪山的新家,新與舊,既有對比,又帶著家族的傳承。
在奧地利西部Tyrol省的Kitzbuhel地區(qū)(著名的中世紀小鎮(zhèn)),那片叫作“Streif”的滑雪道舉世聞名。不僅因為它在阿爾卑斯山腳下?lián)碛袎邀惖淖匀伙L光,還因為這里獨特的歷史遺跡和別具一格的民俗傳統(tǒng)。每年冬天,這里都會吸引世界各地最頂尖的滑雪者來一較高下,參加它帶有傳奇色彩的Hahnenkamm滑雪競賽。
雪道終點處的對面有一片靜謐的村莊,這里有一幢建于上世紀30年代、帶有奧地利風格的歐式小別墅,藝術家、畫家兼攝影師Alfons Walde(1891-1958)曾工作、生活于此,他的女兒現(xiàn)在住在這棟老宅內。而女兒的女兒則準備委托年輕的奧地利建筑師MonikaGogl用現(xiàn)代化的材料,在老宅旁重新為他們建造一棟新宅,建筑師MonikaGogl把這個項目比喻成一種“家族傳承”。
“對我們來說,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需要在一塊難度略大的坡度上安置一個新建筑。地塊本身的狹窄性和已存建筑之間的沖突需要被合理解決。地塊的東部有一處保護性建筑,我們需要保證它的完好無損?!苯ㄖ烳onikaGogl闡述著她的想法,“客戶的要求是一個通透向陽、采光極佳的房間。Kitzbfihel與阿爾卑斯山接鄰的一面可以作為房子的天然背景,生活空間還有美麗的花園要巧妙融合到一起。”寬敞的空間概念讓這棟具有當代氣質的新房與隔壁相鄰的老房之間產(chǎn)生新的火花,形成了鮮明有趣的對比。兩棟建筑相互間保持獨立,且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時代特征。
這塊地剛好挨著朝北的山坡,西鄰一條小溪和幽靜的小路,南側是街道,東北兩面和附近的獨立住宅相鄰?!拔业哪繕司褪窃噲D令新房的施工適應周圍的地勢,盡可能最大程度地讓它‘嵌入’到地形中,同時將建筑的規(guī)范化發(fā)揮到最大限度?!苯ㄖ熣f道。為此,三層空間都被進行了相應的水平面調整,用來適應多變的地形,在創(chuàng)造出不同功能區(qū)的同時,也保持整個空間的開放性。斜坡面一側用天然石形成的長墻面為居住者提供了后備“支撐”,朝南面大尺寸的玻璃面對整個村莊,阿爾卑斯山則作為壯麗的絕佳背景,呈現(xiàn)出優(yōu)美遼闊的自然風光。
木質推拉門打造了屋內寬闊的空間感,同時也通過隔層的設計保護了屋里居住者的私密性。地面層的核心是一座開放式的壁爐,為地熱系統(tǒng)的熱泵提供余熱,還營造出一種溫馨的氣氛。對比就地取材的漂亮木材和天然石料,天花板是由露石混凝土制成的。臥室區(qū)域里,質量上乘的橡木材料主導著地板和天花板。西面的露臺拓寬了屋內的生活區(qū),可以看到西側流淌著的小溪,讓有限的空間得以最佳利用。房子的車庫面朝街道,通過精心的種植,車庫的頂棚被設計為露臺花園的一部分。從車庫、街道走入地下室的狹長通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精心展示的藝術空間,用來存放油畫和雕塑。
談及構建新屋所用到的材質和色彩時,MonikaGogl說,新的室內設計應該體現(xiàn)出阿爾卑斯山地小木屋的傳統(tǒng)特色,用到的材料包括當?shù)爻霎a(chǎn)的木材、鋼材、石料,卻以一種更加現(xiàn)代的方式重新搭配組合出新的效果。在廚房、餐桌、爐臺的室內物件上,建筑師的設計并沒有任何限制——主人僅僅添加了一張沙發(fā)和無名的矮桌,還有樓上客臥的一把舊椅子(以彩色面料制成的祖?zhèn)骷揖撸?。Monika自己也委托了德國設計師IsabelHamm打造定制的玻璃吊燈和吊墜,為這個摩登新巢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