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巍Urna (楊靜)藝術家
方巍早年留學日本,曾從事古董生意,后創立禾山藝術,專注于中國當代版畫的制作、發行和推廣,2012年在滬申畫廊舉辦首個個展。Urea作為一名舞者,活躍于各類實驗性藝術活動中,亦從事繪畫、裝置等視覺藝術的創作。“George Nakajima的桌子每張都不一樣,是因為他運用了櫻花木的自然造型。藝術家順應自然的東方主義思想讓他的作品能夠融合在建筑、自然和人文環境中,也在多樣的設計語言中構建了完美的平衡。”本期我們將走進他們在上海的家《解甲歸田》。(p194)
蔣友柏 橙果設計創辦人
這位非設計科班出身的大學肄業生,卻用“戰中學”的信念打造出一系列的不可能。他創建于2003年的橙果設計,讓“臺灣設計”在超商贈品類推翻了Hello Kitty的不敗門坎,讓東方的圖騰登上了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車身……當然這些在公眾面前仍然遮掩不了他作為“蔣家第4代”的身份光環。“Nendo為Smaller Objects公司設計了一個筆記本,非常聰明地在每一頁的邊緣都留出切口,折疊一下便可用作書簽,體現出新與舊、有與沒有、需要與不需要的平衡。”本期我們在《中國新平衡》專題中采訪了他。(p114)
陳飛波設計師
來自浙江舟山的陳飛波2004年創辦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2010年成立家具品牌“感空間”(Touch feeling),致力于中國傳統美學精神和現代設計語言交融平臺的搭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速寫’在一片西化的聲音中脫穎而出,大膽有力的中文標識,結合當代的視覺表現手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空間設計利用中式園林的意境,表達出現代與傳統平衡自然的品牌內涵。”本期我們將在專題《杭州,宋詞新唱》中走進他的古董家具店“ABC”。(p90)
王偉忠電視節制作入、經紀人
臺灣地區最著名的電視節目制作人和經紀人之一,畢業于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現任金星娛樂總經理。他制作過的代表性節目包括《康熙來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和《超級星光大道》等。他還是臺灣眷村文化的推廣人,2008年導演話劇《寶島一村》。“互聯網時代,比較之心更重。我小時候不太比較,雖然也幻想自己去大都會、買好房子,但如果你只幻想那些遙不可及的東西,就會變得很悲觀。所以我覺得平衡,就是好好做自己,量力而為、順天愛人。”本期我們將走進他在臺北的家《家好月圓》。(p170)
江山 自由撰稿入、“江山”閱覽室創辦人
外號“夜亂”,是一位游走于世界各地的夜行人、文字控、影像藝術圖書收藏愛好者,也是雅昌藝術中心的顧問。他自稱“興趣愛好泛濫成災的重度拖延癥患者”,收藏酒瓶、房卡、菜譜、鉛筆、行李牌等等腦殘物件,也是每年飛行超過100次的免費空少。“OMA大都會設計事務所操刀的曼谷最高的豪華公寓,300多米高的建筑,在整個樓體的底、中、高三個區域分別挖去了一些空間,感覺像被白蟻蠶食掉的一塊現代枯木,達成一種很酷的旋轉平衡。”本期他在《中國新平衡》專題中為我們采訪了江南布衣的掌門人李琳。(p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