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導入:體驗游戲《我是你的眼》
(教師介紹游戲要求,并請兩名同學參與:一名同學扮演盲人,另一名同學扮演盲人的眼睛,攙扶盲人過馬路。兩人從座位出發,繞講臺一周,再回到座位。教師請參與者談體會)
生(“眼睛”扮演者):要對盲人負責,保證他的安全。
師:游戲中需要承擔責任,生活中更要承擔責任,因為游戲失敗了可以再玩,而人生不可以重來,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人生與責任”。(板書)
(設計意圖:1.用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為課堂“暖場”。2.從游戲中體會責任,懂得生活中更要擔當責任,使學生認識深化,自然入題)
二、講授新課
(一)責任:開啟人生
師:我們的探討先從人生的起點開始吧,請大家先看一段視頻。
(學生觀看嬰兒出生的視頻)
師:片中哪些人在承擔責任?
生:孩子的父母、醫生、護士等。
師:他們分別在承擔什么責任?
(追問1:解釋性追問,旨在讓學生表達得更具體,對責任有進一步的感知)
(學生回答略)
師:不同的責任,相同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平安出生。他們對于這個孩子的責任隨著孩子的出生就結束了嗎?
生:沒有,父母要撫養孩子健康地長大,還要教育他、讓他上學等。
生:孩子生病了,醫生和護士要給他看病,還要給孩子做保健。
師:不僅沒結束,一定還會有更多人要為他的健康成長盡責,也就是說這個小生命從孕育到平安出生并得以健康成長是承載著很多人的責任的。僅僅是他嗎?我們人生的開始是否也如此呢?
生:是。
師:也就是說,每個人人生的開始都承載著很多人的責任。
師:責任開啟人生。
(板書并呈現幻燈片)
(設計意圖:1.視頻直觀生動,信息豐富明確,學生易于感知,“入口”易,為學生的深入思考作好鋪墊。2.通過嬰兒出生時醫生、護士、父母等人的盡責行為,讓學生初步認識到人生的起點源于責任,理解人來到世間是承載著很多人的責任的,懂得生命的不易與珍貴)
(二)責任:伴隨人生
師:責任開啟了人生,接下來,人的一生又將承擔哪些責任呢?讓我們通過 “責任接力”繼續探討。
(呈現幻燈片,詳細講解活動要求。學生組長選擇并組織小組成員合作學習,教師巡回指導)
師:各組都準備得差不多了,接下來,我們就分組展示,各組代表展示完之后,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少年組代表利用實物展臺展示,其他同學對展示內容進行補充)
師:少年組為大家展示了該年齡階段的很多責任,同學們,作為少年的一員,你認為自己正在承擔這些責任嗎?認同的請舉手。
(全體學生舉手)
師(點頭加以肯定):認為自己每一種責任都承擔得很好的,請舉手。
(沒有學生舉手)
(追問2:質疑性追問,出其不意的問題打破了學生心理的自我滿足和平衡狀態,使學生在自我回顧、自我剖析的同時認識到承擔責任要努力做得更好)
師:為什么呢?
(追問3:順藤摸瓜式的追問,將學生的思維活動引向深入,促使其重新進行自我反思、自我警醒、自我評價,學會客觀地認識自我,進而不斷調整矯正、完善自我)
生:有很多方面我做得不夠好。
師:你們很坦誠,換成老師,我也不敢舉手,因為我們很難把每一件事都做到盡善盡美。然而,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努力做得更好些呢?一起來看看同齡人孟佩杰的故事,相信你我都會有啟發。
(播放視頻)
師:孟佩杰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略)
師:孝敬父母!短短的四個字,孟佩杰卻用12年的行動將其詮釋得如此豐富、如此深刻、如此震撼人心!在她身上令人感動的事情,僅僅是她對媽媽的精心侍奉嗎?
生:還有她對求學的渴望。
師:片中如何體現的?
(追問4:解釋性追問,旨在讓學生感受、學習孟佩杰渴求上學的精神和做法,給學生以啟迪和觸動)
(學生回答略)
師(過渡):同學們,孟佩杰讓無數人感動,你們能勇于反思、善于學習、真誠交流,也讓老師感動!作為一名少年,我們要努力承擔好當前的責任,只有這樣,未來我們才能挑起更重的擔子!好,我們繼續展示。
(其他三組依次展示,教師簡單點評)
師:通過課前調查和剛才的展示,現在你對責任有何認識?
生:責任是相互的、多重的。
生:責任無時不在。
生:責任伴隨人的一生。
師:責任伴隨人生。
(板書并呈現幻燈片)
(設計意圖:1.用“責”“任”“接”“力”分別代表人生四個階段,讓學生選擇,增加懸念,增強趣味性和自主性。2.在合作學習中體驗責任,增強對他人對集體的責任感。3.通過展示、評價、補充與完善,讓學生全面理解責任的內涵及特點。4.借孟佩杰的動人事例以期觸動學生內心,進而使其能勇于反思,敢于擔當。5.通過“接力”這一學生熟知的形式,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責任的幾個特點,同時能感悟到人生不僅承載責任而來,責任也伴隨人生而行)
(三)責任:幸福人生
師:剛才列舉了那么多責任,我們把人生的責任都說完了嗎?
生:沒有。
師:已經這么多了,卻還沒說完,說明什么呢?
生:人生要承擔的責任是非常多的。
師:人為什么要承擔這么多責任呢?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各行各業、不同年齡的人的擔當都是為了誰呢?
(教師呈現一組學生、清潔工、護士、交警,以水稻專家及袁隆平工作學習時的圖片,請各小組從中選擇一個重點探討,學生思考后小組討論)
師:他們承擔責任都是為了誰呢?
生:學生勤奮學習是在對自己負責,也是在對家庭、社會和國家負責。
生:護士照顧病人,是在對他人負責,也是在對社會負責。
生: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是在對國家負責,也是在對人類負責。
……
師:其實,每個人承擔責任都不僅僅是為了某一個方面,責任不是孤立、割裂的,而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的,這也正好體現了責任的相互性。人世間,除了血緣關系將人們相連,還有一種無形的東西可以讓人們唇齒相依,是什么呢?
生:責任。
師:我時常在想:一個人當他承擔起對自己、家人、他人、社會乃至國家、人類的責任的時候,他的人生幸福嗎?(此時教師應注意語音、語調、語速的變化)
生:幸福!
師:可是他要付出辛勞,甚至犧牲啊?
(追問5:反問式追問,有欲揚先抑之效,帶給學生強烈的情感沖擊。學生在教師的故意追問下,不僅不會疑惑,反而會加強對承擔責任的意義的認知,并藉此強化“奉獻自己幸福他人”的信念)
生:他雖然很辛苦,但是可以獲得內心的充實和滿足。
生:一個人如果能讓很多人從他的付出中得到幸福,這樣的人生就是幸福的。
師(點評):有時候,幸福不一定是自己得到,我們可以幸福著別人的幸福。
師(小結):不管他付出了什么?付出了多少?其最終的價值和意義是幸福的,這種幸福來源于什么?
生:責任。
師:責任,幸福人生。
(板書并呈現幻燈片)
(設計意圖:1.借助圖片,營造感人、溫暖的課堂氛圍。2.通過師生對話,讓學生在角色體驗、言語訴說、換位思考中觸摸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更深切體會承擔責任的重要性,為其明確己任、自覺增強責任意識并能努力踐行打下基礎)
三、導行活動
(一)我的人生,我的責任
師:同學們,明白了這些,你們愿意用自己的擔當給他人、給世界帶來更多的幸福嗎?(情緒飽滿富有激情)
生:愿意!
師:好樣的!打算做些什么?(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面對這些,誰也不能將自己置之度外!責任大小不同,但同樣重要,同學們,拿起筆寫寫你的想法。
(學生思考或書寫,教師切換白板,畫好“家園”圖案)
(二)共擔責任,同創美好
師:組織學生交流。(此時教師可以請學生到臺前交流)
生:我將來想做一名醫生,為病人治病,哪怕他與我之間有恩怨,我也不會計較;我也想做一名軍人,保家衛國,可能會流血犧牲,我也不會懼怕。
師(評價):我們感受到了你的無私與無畏,謝謝你!
(其他學生回答略)
(教師對學生的分享予以肯定,并在“家園”中寫下學生交流的內容,如教書育人、孝敬父母、保家衛國、保護環境、幫扶弱小……)
師(小結):由于時間關系,不能逐一分享,但老師想聽聽大家的心聲,請愿意保家衛國的同學站起來!(站起來幾位)請愿意關愛他人的同學站起來!(站起來的學生更多)請愿意孝敬父母、努力學習的同學站起來!(全班同學都起立了)
(追問6:連續的追問猶如向學生發出了共擔責任的動員令,使他們懂得每個人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在責任面前,不能做逃兵。伴隨著站立的姿勢,學生的內心一定充溢著神圣的責任感)
師:謝謝大家無聲的承諾!我們不僅要珍藏這一刻的感動,更要銘記這一份承諾,因為人生不是游戲,說到更要做到!相信有了每個人的擔當,有了一代代人的傳承,我們一定能攜手共創美好的世界!
(設計意圖:1.遵循由遠及近、由他及己,以及知、情、意、行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暢想人生,明確己任,并激發其青春的豪情,增強其擔當的意識,促使其內化和踐行。2.在白板上寫下學生的責任誓言,對學生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鞭策。當多個學生的誓言被記載,并共同撐起美麗家園時,對所有人都是一種感染,那種擔當意識的喚醒和增強,是語言無法企及的。3.以集體宣誓的形式既兼顧了全體學生,又能在下課時帶給學生觸動,意猶未盡,一舉多得)
(三)欣賞歌曲《好人就在身邊》
(設計意圖:流淌的旋律,感人的畫面,將學生帶入“好人就是你我,好人就在身邊”的期許與憧憬中,賦予責任更多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