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改要求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要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良好的方法。我校的“捆綁式”合作學習是指小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合作為單位進行獎勵的教學理念與策略體系。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促進學生間團結友愛以及社交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高效課堂;“捆綁式”合作學習;學習能力
高效課堂已開展得紅紅火火,隨著教育教學理念的革新,教學內(nèi)容,方法及教學評價也發(fā)生著一定的變化。課改要求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要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良好的方法。我校的“捆綁式”合作學習是指小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合作為單位進行獎勵的教學理念與策略體系。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促進學生間團結友愛以及社交能力的提高。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得到的幾點體會:
一、組織學習小組,形成合作學習
1.合作小組的產(chǎn)生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在于學生之間能夠取長補短,從而達到共同提高。因此,小組成員的確定就相當重要。通常小組成員是四人。在初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之后,根據(jù)其優(yōu)缺點進行適當調(diào)整,使小組成員都能發(fā)揮其特長,使優(yōu)等生,中等生,后進生都能得到鍛煉和發(fā)展。
2.合理分工,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要想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就要是小組內(nèi)有一定的秩序,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井井有條,忙而不亂。因此,在小組內(nèi)要選出一位核心人物為組長,發(fā)揮所長,選出記錄員和發(fā)言代表等。在合作中,分工明確,各盡所能,人人都擔當應盡的責任,不僅體現(xiàn)了絕佳的學習效果,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感,自信心!
3.把握小組合作的“度”
所謂“度”,是指在課堂把握小組合作時機的度,小組合作真實性的度。
要使小組合作產(chǎn)生效果,單單會用這種方式還遠遠不夠,教師要準確把握時機,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個“度”就要靠每一位老師去發(fā)掘。如:當學生遇到困難,意見有分歧,方法不一致,錯對不能確定時,教師應及時采用小組合作,拓展學生的思路,多方位,多向思考,從而收到最佳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一種模式。師生之間如“走過場”一樣說說便罷,這是一種“假合作”,“偽學習”,是不真實的。“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是寶貴的,教師既不可讓學生如“走馬觀花”般虛度,也不可讓學生漫無邊際地合作討論,浪費時間。
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但要使這種學習的行為產(chǎn)生效果,需要教師多方面的指導。
1.課前準備
要想達到預期效果,叫讓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即收集多方面的相關材料。通過這一過程,使學生學會收集方法,方式,并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如魚得水”,應對自如。
2.合作之禮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小型的集體活動,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應具備一定的合作禮貌。學會尊重別人,也就是尊重了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要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不要半途打斷別人的發(fā)言,或許他的方式能給你帶來一定的啟發(fā)。“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辈徽沁@個道理嗎?
3.加強口語交際能力
在小組交流中,不但要聽,還要學會去說,甚至去辯。只有大膽說出觀點,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故而教師要多鼓勵膽小,話少的學生,培養(yǎng)其能力,盡最大可能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言機會,使他們學會去表達,樂于表達,慣于表達。在小組合作中,發(fā)生爭論是常有的事。當意見不同時,每一位成員都要學會去辯論,掌握一定的辯論方法,是別人能接受自己的想法,成為共同的思考點。在爭論中,使個人的想法和同伴的想法進行碰撞,真理越辯越明,這就是辯論的“雙贏”。
4.在合作中學會總結與評價
總結與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不容忽視。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及時回顧學習歷程,總結成敗得失,不僅要關注學習的效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不僅要關注學習水平,更要關注在學習合作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學會在“收獲”,“收獲途徑”,“合作作用”,“表現(xiàn)程度”等方面進行總結和評價。這樣不僅有助于完整知識網(wǎng)絡的形成,同時也使認知水平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總之,有效的小組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團隊合作的努力。現(xiàn)代社會清晰地向人們昭示,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只有學會合作,學會從他人智慧中獲得啟迪,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人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