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鳥畫是一門古老的繪畫藝術,并且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花鳥畫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花鳥畫曾經隨著歷史朝代的變遷也經歷盛衰的發展史,在中國古代畫作藝術中,花鳥畫一直都是由心感物的藝術境界,通過寫實反映社會的盛衰變遷。隨著時間的推移,花鳥畫和人類社會一樣都是不斷發展的,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同的時代,花鳥畫都有不同的境況,有時繁榮,有時凋零。花鳥畫的繪畫技藝、用料、題材等方面都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改變。為了能讓花鳥畫這么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繼續發展,我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開創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當代花鳥畫。傳統水墨的在當代如何轉型成為了花鳥畫發展的新方向。以“花鳥畫的傳統與寫生藝術”為核心。首先說明花鳥畫的起源,花鳥畫的用料、特征,花鳥畫寫生藝術的表現形式,最后論述傳統花鳥畫當代轉型的要點。
關鍵詞:花鳥畫;寫生藝術;傳承與發展
一、研究目的
花鳥畫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繪畫形式,在我國的繪畫歷史上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花鳥畫以其悠久的發展歷史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花鳥畫深受百姓的喜愛。雖在漆畫比花鳥畫發展要早,但是漆畫畫由于其用材過于昂貴,所以在古代收藏漆畫的多為達官顯貴,花鳥畫是身份的象征。花鳥畫的工藝相對簡單,并且用材也比較普通,所以在古代花鳥畫為人民大眾所喜愛。同時,對于文人墨客來講,花鳥畫也是非常受歡迎的繪畫題材。這樣顯得花鳥畫更加的“接地氣”。傳統的花鳥畫在寫生藝術上,有著特有的技法與表現形式。我國花鳥畫隨著唐朝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的背景下,也改變了以往單純描繪自然景物,而是系統的上升到把比、興手法應用其中,以詮釋體現創作對象的內在生命為主題,所以我國從唐朝開始藝術家們就將花鳥畫變革為寫生或傳神。寫生和傳神是對花鳥的生命和精神的明確追求。目前,我國的花鳥畫的發展逐漸有傳統過渡到當代,在過渡的過程中面臨相應的困難,創作出一幅優秀的具有當代特色的花鳥畫,成為每個畫家的共同奮斗目標。
二、花鳥畫的發展
花鳥畫是指:凡是內容涉及花卉、花鳥、禽獸魚蟲等繪畫形象的都成為花鳥畫。花鳥畫在我國傳統繪畫類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花鳥畫、人物畫、山水畫、并稱為我國三大畫科。花鳥畫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漢代末年就出現了花鳥畫的雛形,到了六朝時期花鳥畫成為逐漸有了清晰的繪畫類別,六朝時期儒風盛行,那個時候不僅出現了王羲之這樣的書法藝術家,也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花鳥畫藝術家,像顧愷之、曹不興、張僧繇、顧愷之。這四位繪畫藝術家并成為“六朝四大家”。唐代是我國封建王朝中最為開放的王朝,那個時期的文化素養呈現大融合的局面。唐王朝的統治者對佛、道、儒大三宗教都比較推崇,這使社會風氣顯得比較開放,這個時候的花鳥畫,無論在繪畫內容,還是變現技法上都顯得比較灑脫,同時,在繪畫的思想內容上,也受到了佛、道、儒這三大宗教的影響,在唐代花鳥畫已經獨立成科,成為新的繪畫科目出現。宋朝和唐朝一樣,思潮非常的開方,推崇文人,但是宋朝的花鳥畫更加注重細節的整體布局和細節的追求。明朝傳承了唐宋時期的風格,在內容上進行了豐富。到了清朝,由于受到西方油畫的沖擊,也出現了很多花鳥油畫的作品。花鳥畫發展至今已經有近1600年的歷史,每個時代都對其進行了發展創新。
三、花鳥畫的類別
花鳥畫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作為我國傳統的繪畫科目,花鳥畫具有非常完善的分類系統。可細分為花卉、翎毛、蔬果、草蟲、畜獸、鱗介等支科,在繪畫墨色上又分為,分為水墨花鳥畫、潑墨花鳥畫、設色花鳥畫、寫意花鳥畫與沒骨花鳥畫。花鳥畫是人們在客觀事物的基礎上進行了審美意識的加工,并且,很多繪畫作品,也保函了畫家個人的思想情感。在繪畫材料的選擇上,花鳥畫也比較普通,只有簡單的毛筆、宣紙、墨、顏料。花鳥畫具有很強的繪畫特征。一幅經典的花鳥畫,它在整體遠景布局上顯得相對抽象,但是在近景的塑造上非常注意細節的刻畫,注重寫實。這樣的繪畫特征使整個繪畫作品看起來非常的充滿意境。所以欣賞一幅花鳥畫,在注意細節刻畫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對花鳥畫意境的感受,通過這些意境的感受,能夠體會到濃厚的時代氣息,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內心思想所要抒發的思想情感。
四、花鳥畫的寫生藝術的表現形式
(一)寫意花鳥畫
寫意花鳥畫:在對花鳥畫整體構圖上,用線條的粗細、縱橫、光毛等方面進行表達。在寫意花鳥畫的繪畫過程中,藝術家往往主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首先,品其意。品其意是指:繪畫藝術家對事物,有著自己的看法,正如是,一千個人們中,有著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藝術家對事物的看法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了解,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審美塑造出不同的繪畫形象。第二,觀其型。繪畫藝術家對事物進行細微的觀察,發現出事物的特點與規律。第三,繪其意。它是花鳥畫中最關鍵的一部分,它是繪畫藝術家對事物“精神”的描繪,同時也是繪畫藝術家對自己思想的表達。寫意花鳥畫沒有具體的現實,帶有一定抽象的特點,它注重思想情感的表達,通過整體的畫面的表達,烘托出意想不到的意境。
(二)工筆花鳥畫工筆花鳥是比較常見的寫生藝術形式。工筆花鳥運用毛筆、顏料在宣紙、礬絹上進行創作,在繪畫結構的整體塑造上,工筆花鳥畫多采用高古游絲描和鐵線描的方式進行塑造,采用先勾后染的繪畫方式,可以使作品看起來更加富有層次感,使繪畫內容充滿裝飾性。勾勒填彩,再采用分染、罩染、統染、點染、接染、撞水、碰色,是花鳥畫常用的繪畫技法,這些繪畫技法運用到繪畫創作的每個階段,復雜的繪畫技藝,給會面的整體帶來栩栩如生的視覺效果。工筆花鳥畫注重技法的表達,強調繪畫細節的刻畫。
五、花鳥畫寫生藝術的基本技法
我國花鳥畫有著就有的發展歷史,每個時代對繪畫技法都進行的相應的發展與創新。常見的技法分為以下幾種
白描法:通過簡單的墨色線條對畫面進行簡單的勾勒,它是花鳥畫的第一步驟。花鳥畫一開始是不上色的,只是勾勒出繪畫內容的線條。
積墨法:剛開始在宣紙上涂一點淡淡的墨跡,等墨跡快要干的時候,在這個墨跡的基礎上再次涂鴉,這樣的工序要反復多次,直到達到理想效果。在花鳥畫中使用積墨法能夠使畫作看起來更加立體,更加的具有層次感。但是在繪畫作品中積墨法不是隨意使用的,在使用積墨法的過程中要先對整體布局進行審核。
淡墨法:淡漠從字面上就很好理解,淡漠就是在濃墨的基礎上添加點水,之后用毛筆對淺色部分進行適當的勾勒。使用淡墨法就重要的一點就是濃墨的質量,并且在添加水的過程中,保證水的純凈度。
六、現代花鳥畫發展的要點
當代花鳥畫起源與20世紀80年代,發展至今已有近40多年的歷史了,當代花鳥畫在創作上如何對傳統花鳥畫傳承與創新,成為當代花鳥畫作家創作與研究的重點。當代水墨的發展無非要注意兩種一種是,一種是對傳統花鳥畫的傳承,另一種是對傳統花鳥畫的創新。
(一)傳承
在當代花鳥畫創作中必須要傳承古代花鳥畫的精髓。首先是對創作技法的傳承,在花鳥畫制作過程中,創作技法是不斷發展的,每個時代都有特殊的技法,對技法的傳承是對歷史的尊重,同時也是對古代智慧先賢的尊重,和花鳥畫本身一樣,創作技法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技法的傳承也是對文化的傳承。第二要對創作觀念的傳承,創作理念是花鳥畫作品的靈魂,如果只是傳承技法不傳承創作理念的話,作品就缺少了靈氣,因為創作理念賦予作品的生氣。這樣作品看起來更加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二)創新
和人類社會一樣,花鳥畫想要發展必須要有創新,花鳥畫創新方面有很多重點。首先是作品內容的創新。傳統花鳥畫的內容上,注重表達時代思想,當代花鳥畫在應該側重表達當代的主題思想。當代花鳥畫的選材上,應該注重當代材料的添加使用,這樣增加了作品的時代氣息。同時在創作技法上也要有創新,創作出新技法是花鳥畫發展的關鍵,繼承傳承的技法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而豐富創作技法是為了花鳥畫更好的發展,這點并不矛盾。創新技法也延續了花鳥畫的生命,花鳥畫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好花鳥畫,就是發展我們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文化。
七、結語
花鳥畫是我國傳統繪畫的一部分,花鳥畫極具民族文化特點,它代表了中華傳統文化,目前花鳥畫也面臨著轉型,在轉型的過程中,我們務必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在進行合理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