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社會科技的發展在不斷進步,人類對歷史元素的研究也不斷深化,新觀點的提出豐富了藝術創作的表現,新穎的藝術創作提升了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豐富了人們的藝術視野。藝術家們把精神內涵繪制于作品中,使作品有了傳達意義的使命,當被后人解讀時作品也從中得到新生,各種地方領域的藝術元素被藝術家賦予生命力。通過左江崖壁畫元素對中國油畫創作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左江崖壁畫元素對當今中國油畫創作有怎樣的影響和推動。促進油畫創作者和國人對民族地區的民族文化有進一步的學習和了解,為我國正在把左江花山崖壁畫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左江花山;崖壁畫;油畫創作;影響
一、左江花山崖壁畫的特征
在廣西的西南部有條因地域而命名的江叫左江,沿江流域地區有憑祥、龍州、寧明、大新、天等和扶綏七個縣屬。隨江流域的巖壁上分布著古代駱越人描繪的183處崖壁畫,這些壁畫由赤紅顏料平繪,內容有人物的、動物的還有器械畫像。壁畫的繪制要從春秋戰國算起,迄今為止已有二千多年了,畫址分別分布于沿河河流邊上的峭壁山崖上。畫的距離跟河面的距離一般都有十到二十米,其中最高的可達四五十米,這樣的崖壁畫群規模巨大,被列為世界罕見的崖壁畫群之一。臨崖絕壁上就繪制著崖壁畫,畫面有的四十多米寬,全長可達一百七十多米,一千三百余處。左江花山崖壁畫凝聚著我國壯族先民的智慧,也是我國崖壁畫藝術的奇葩。這些古樸豪放的繪畫表現方式,恍惚迷離的內容形式,還有生動肅穆的神秘畫面、色彩、繪畫技巧、內容特征,讓我們領略到富有民族獨特個性的對審美追求和向往及其他相關的習俗文化。
二、左江花山崖壁畫元素符號
對周氏兄弟的油畫創作影響
周氏兄弟(周氏山作、周氏大荒)壯族的后裔出生于書香門世家,藝術的陶冶從小便伴隨。周氏兄弟畫的花山壁畫里的一系列油畫作品吸引張仃的關注,并促進“花山壁畫藝術展覽”的開端,使他們走向了人生的轉折點。20世紀80年代末,周氏兄弟移居海外走向世界最大舞臺,但在創作時一直伴隨有花山壁畫元素,他們以花山壁畫文化為主體,把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轉換和完善在他們的作品中,讓欣賞者在他們的作品中感受到壯族先民壁畫特有的文化氣息。如作品《大地之魂》《生命的序曲》《永恒》等的作品中都融入了左江花山崖壁畫元素,在周氏兄弟抽象結構的藝術作品里,簡潔的線條概括粗獷,還有節奏的強調讓人最直接地被真實激情感染。不拘小節,不拘瑣碎的描畫使畫面結構更加恢弘有力,大膽使用點、線、面把作品推向新的發展領域,作品中埋下的伏筆,“花山壁畫母體”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技巧合理的融入到繪畫中,令人產生一種和遠古花山壁畫有似曾相識之感,帶領人們跨越歷史的阻隔進行藝術的接力。如今周氏兄弟在藝術領域的貢獻,令西方人對東方藝術刮目相看,他們的歷程鼓舞了中國藝術的發展,并使“周氏花山壁畫”走向世界的藝術舞臺。
三、左江崖花山壁畫線條元素
對中國抽象派油畫表現影響
中國抽象派油畫講究的是“神韻”,把畫面的形和所要表現的物轉換在抽象的意味中,從而達到實態和虛形的交互融生。如像在左江崖壁畫中信仰的虛幻和執著的現實虛實的相融交錯。從畫面形式上分析畫里的“大人物”就是我們所理解的英雄,就是古人心目中幻想的人鬼神論的體現,這是巫師所特有的象征。其次,“大人物”旁的裝飾品刀和劍就是巫師的道具和武器,再次是“大人物”的形態基本相同,兩側平伸雙臂、上舉的曲肘、兩腿半蹲形、撐開的腳掌向外伸感覺是明顯人形擺的青蛙的形狀,就像現在的一些壯族巫師在做法時讓神請青蛙跳舞一樣。
如青年畫家韋藝鋒創作的《神秘花山之一》繪制用色是以線條粗糙、色塊相似的灰調子、結構以大群小散表現,表現出左江崖壁畫的經典青蛙跳舞的人形表達方式的畫面,宛如左江崖壁畫的繪制方式單一、手法簡單粗獷、用筆大膽表現方式直接體現,這些表達方式都與現在抽象派油畫的表現形式有一定的吻合性。用抽象派的藝術語言來說就是輕物的形,而重之神的思維推理!就是要表現“大像無形”的境界,把左江崖壁畫的元素表現形式融入了其內,就是物的直接表現,用鮮明獨特的個性和特有的藝術符號來完成自己對所要表現的情感體驗。四、左江花山崖壁畫紅色元素對油畫表現形式影響
提到左江崖壁畫就讓人很自然地想到以紅色系列為主的畫面,壁畫的紅色不僅寄托著壯族先民的愿望和期待,還使油畫領域擴散欣賞范圍,紅色元素與壁畫配合的無比完美,成為不老的神話。
這紅色從崖壁上滲透到人們的心理走向中國油畫領域,融入畫面中。中國當代油畫家中諸如蔡錦的紅色美人蕉系列,還有張曉剛的血緣系列,再有周春平的桃花芳香系列,等等。紅色在當代以被溶為重要使用顏色之一,無論從直接還是間接,紅色都屢屢被使用,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紅色都有獨特的形式語言和象征意義,不同的使用手法和意圖都會讓人產生不一樣的感觸。紅色壁畫上下來就帶有一種神秘感,諸多的象征寓意和含義都帶有靈性的存在。李秀實墨骨油畫從左江花山涯壁畫得到啟示,畫法上他借用崖壁畫的以線的形式表現。他用紅色線進行勾勒靠紅色來突出畫的形體,他有意識的削弱畫的透視要求的同時要求不管是焦點透視還是散點透視,只要求畫面舒服,靠線條勾勒突出顏色來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感情。近些年最熱門的北京798藝術區的《中國紅》一系列油畫,將壁畫中的紅色元素和現代元素相結合形成一種新穎的畫風。這些作品中,徐旭和王晴雷的最為突出,他們把對紅色的尊崇潛移默化地運到了畫面中,用紅色去刺動人們的視覺感官,把歡樂和靚麗的氣氛融入到畫面中,讓人們通過色彩的沖擊從畫面里體驗美的享受。
一直受左江花山崖壁畫耳聞目染的崇左本地青年油畫家陳智勇創作的《花山印象之—》,就是以左江花山崖壁畫的赭紅色為畫面部分背景,加以斑駁而厚重的筆觸,變化豐富的色彩對比,形似左江花山崖壁畫蛙人形象的人物造型,若隱若現的空間關系,表現出畫家心中那個古老而又神秘的左江花山崖壁畫的印象。
五、左江花山崖壁畫的平涂剪影法以蛙人
及各種動植物等形象元素對油畫作品創作的影響
左江花山崖壁畫中表現的物象采用了單色平涂的表現形式,所謂單色平涂就是指在上下、左右的二度空間內表現立體物像的形式。在桂西南地區的一批畫家們創作的油畫作品中,無不最直接地用油畫作品來反映左江花山崖壁畫表現當時的社會現狀情景。如畫面中“大人物像”“銅鼓”,還有“成群的小孩”,都以左江花山崖壁畫內容上反映圖騰等為直接模仿元素。通過左江崖壁畫大小人像、裸身男女還有性器官圖等帶有浪漫主義的元素,來表達創作者對左江花山崖壁畫的神秘向往、滄桑長遠的歷史回憶,等等,在構圖和內容上模仿左江花山崖壁畫上一個繪畫中的表現場景,借鑒場景中的人物、狗、銅鼓等圖像,運用其簡單粗獷表現的線、面、平涂及赭紅色創作畫家心中的所思所想油畫作品。
如韋藝鋒創作的《夢回花山》、張建東創作的《花山之魂》、陳智勇創作的《花山印象系列作品》、梁樹東《花山韻》等作品。這些畫所表現的情感明顯,構圖和顏色對比性都很強烈,融入浪漫主義表現左江花山崖壁畫元素,表現地方民族特色畫,無不以左江花山崖壁畫中的畫面人物、動物等為表現對象,采用簡練的色塊來表現平涂的形式,加以色塊面積大小變化穿插其中,油畫豐富色塊的表現,渾厚表現的機理筆觸等油畫語言表現,觸動人們心靈深處的那種神秘、向往、回憶……左江崖壁畫藝術魅力深深地吸引著人們。
左江花山崖壁畫藝術魅力帶著人們的思緒情感進行傳遞,并不斷打動他的欣賞者。其暖色調的赭紅色在不停地提醒人們要發揮想象,神秘莫測的蛙人在述說著神秘的故事,聚散有度地表現圖像,在闡述著某種恰當的合理性,一個個場景畫面在闡述著一個個歷史瞬間。左江崖壁畫以他那獨有的地理位置、地理環境、表現時空、刻畫的形象的高度、廣度等,無不留給人們發揮想象的空間。再有就是其表現手法、表現方式、表現效果的獨特性。給我們以左江花山崖壁畫元素為創作的油畫作品以靈活多樣的表現手段得以呈現,在我們學習借鑒左江花山崖壁畫元素為油畫創作服務時,我們應感恩先民們的偉大和智慧,讓我們在不斷的學習和創作中學習民族文化傳統,為我國的左江崖壁畫在世界的文化遺產申報活動中起到推動作用,為創作出具有世界級的油畫作品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