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中小學生的美術教學中,美術館教育與傳統的學校教育和家庭美術教育相比有非常突出的優勢,有助于學生美術水平的提升。出于這點考慮,中小學??梢栽趯W生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加強與美術館的合作,讓學校與美術館聯合起來共同實現對學生的美術教育。
關鍵詞:館校合作;美術館教育;中小學美術教育
通過學校與美術館的合作,能夠把最基礎的美術教育與公共的美術教育相結合,加強美術館與學校之間的聯系,讓美術的理論與實踐更加完美地結合。學校應該秉承嚴謹的教學態度,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為學生提供自由的學習模式,促進美術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怎樣做到美術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完美結合,成為中小學美術教育需要討論的問題。
一、美術館教育對中小學美術教育的作用
(一)促進中小學生智力發展
中小學是學生智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是思考問題的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綜合表現,這里的智力包括了學生的感受能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等方面的綜合體,其中以思維與創造力為核心內容。美術館中有非常多的藝術表達形式,通過美術館教育,可以讓學生提升多種認知能力,有助于完成他們智力結構的形成。學生在進行美術作品欣賞時,是需要通過思維來體會美術作品的意境與志趣,通過思考來體會作品的主旨內容,獲得美的享受。對學生視覺的感官練習,還能提升學生的思維活動空間,讓學生的大腦在生理上平衡發展,讓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所提升。并且,學生在對美術作品進行評價時,他們會在結合大腦的感受力、觀察力等方面對自己記憶中的畫作進行評價,促進智力發展。
(二)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美術館中的藝術作品,在內容上都比較符合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能夠與社會環境相結合,除了能夠給觀賞者帶來視覺上的美感之外,還能傳遞出正確的審美情感。這對于世界觀與價值觀正在不斷養成的中小學生來說,起到了凈化精神和陶冶情操的作用,能夠自覺抵制外界的網絡不良因素對自我精神的影響,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三)提高中小學生視覺教養及審美能力
美術館中的藝術作品不僅在意義上,在繪畫上也有非常強的視覺效果,對于各種藝術風格的把握以及各種色彩的運用,能夠給觀賞者藝術上的審美享受。中小學生多接觸這樣的藝術作品,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觀點以及審美高度,實現視覺教養的養成。
(四)有利于文化和知識的傳承
美術館的意義并不單單在于一個美術作品呈現的空間,最重要的是在于美術館中美術作品呈現出來的文化內涵。美術館中收藏的藝術作品很多都有非常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是藝術家對生活和社會的認識和理解,能夠流傳下來一定是被社會所認可,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意義,整個美術館作品就是社會文化的濃縮,中小學生在感受美術作品時,能夠感受到美術作品傳遞出來的精神,向其傳遞正確的社會價值觀點。
二、中小學美術教育存在問題
(一)教學方法滯后
在對中小學生的美術教育中,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比較古板,注重培養學生的模仿能力與寫實能力,卻忽視了對學生創造性能力的養成,長時間的模仿與寫生練習,讓學生失去了對作品的創造性能力,沒有辦法發揮自己的個性與創造力,不利于學生智慧的養成。
(二)教材內容偏差
雖然中小學的美術教材已經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進行了改編和修訂,但是,在內容上還是沒有擺脫知識重于實踐的教育體系。在教材的編寫上雖然已經關注了學生的理解能力,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訓練,但是,卻忽視了教學內容過于成人化與專業化,讓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并且體現出美術教育的功能不全面。
(三)重技輕理
很多美術教師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實踐經驗比較強,在教育學生上也比較關注的是學生的美術技能訓練,卻忽視了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這樣就減少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展,是傳統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學生美術的全面發展。這樣也就失去了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意義,讓學生機械的進行技術訓練,也不能創作出屬于學生自己的美術作品。
三、發展和完善與基礎教育相結合的美術館教育
(一)美術館與中小學的合作的形式
第一,活動組織者與參與者的形式。這種形式美術館成為了活動的策劃者與組織者,然后中小學校根據提供的活動類型選擇適合自己學生參與的活動。例如,山東省某市美術館為該市的中小學生提供了非常大的場地和活動時間,為學生開辦了造型活動,其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粘土造型還有剪紙造型等,在這個過程中,美術館提供了專業的技術指導人員對學生的手工藝品加工過程進行指導,讓學生可以發揮想象而不拘泥于現有的作品,從而制作出非常多有個性、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第二,邀請學校教師直接參與到美術館的活動規劃中來。學校教師參與到美術館的活動策劃中來,成為美術館活動的主導者之一,這樣能夠讓美術館與學校成為真正的合作伙伴關系,同時也能讓教師直接參與到活動中,有助于加深對美術館的了解。例如,在1992年美國舉行了一個關于“透過美術的學習”的活動方案,在方案策劃的時候有10多名小學美術教師參與其中,美術館方面派出專業人士對這些美術教師進行輔導,最終在共同的努力下制作出活動的方案,在活動中,這些教師也成為了咨詢者,通過對其他人的講解,加深自己對活動的理解和印象。在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把活動的一些影像資料帶給學校的學生們,讓他們對活動也有一定的了解,從而達到互動的目的。
第三,教師主導的美術館教育。學校的美術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實際內容策劃、組織學生到美術館參觀和了解,這樣的主導力量就是學校的教師,然后通過與美術館方面的練習,提供可參觀的時間與空間,滿足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需求。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教師了解學生的需求,根據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美術作品欣賞,并且還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參觀日程與參觀內容的選擇,滿足學生的需求。為了保證活動的正常進行,教師也應該與美術館方面聯系,把自己的活動內容與美術館方面溝通,看能夠提供什么樣的場地,在活動上能否有專業的美術人員對作品進行講解,然后指定正確的活動流程,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接收。學校與美術館確定了活動主題和路線之后,就要對如何開展進行探討,最后雙方達成共識,要完成一次有意義的美術館教育活動。
(二)加強館校合作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在美術館教育過程中,更注重的是學生的感受與體會,讓學生可以加深對藝術的理解和修養。所以,在整個學習中,需要有專業的人員進行指導,給學生對作品進行詳盡的講解,讓學生可以更好的了解作品內容。同時,還要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了解作品和學習中來,主動去探索每一件作品的內容與思想,讓美術館成為他們汲取知識的海洋,在參觀完美術館后,對自己在美術的創作上有更深的了解與體會,成為很好的學習資源之一。
第二,注重審美的培養。每一件藝術作品背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藝術意義,讓學生可以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能夠讀懂每一個藝術品真正傳遞出來的價值所在,這也是美術館教育需要學生掌握的重要職責之一。深入了解藝術作品的文化意義,對學生的審美教育有著非常直接的意義。
第三,美術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統一。美術館教育的內容應該與學校的美術教育內容相輔相成,在學校教育之后利用美術館教育讓學生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然后形成開放性、系統性的統一,把課程與學生的學習相互結合,學校的教育內容與美術館內容相結合,讓學生的學習效果更佳,滿足學生的藝術培養,美術館為學生提供更加有利的開放性學習空間,推進素質教育的正常進行。
(三)美術館課程開發
要想真正發揮美術館教育的作用,教育部門可以將美術館教育納入到正常的美術教育活動中,并且按照正常的課程實施,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定期舉行到美術館的參觀活動,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主動參與到美術館參觀活動中,變被動為主動,形成一股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校也要多組織到美術館的活動,以建設校園文化為主題,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美術館參觀中。很多發達城市的學校與當地的圖書館已經形成了合作關系,對學生的欣賞水平提升有非常大的成效,所以,可以定期開展學校的活動,多組織班級學生到美術館參觀作品,或者是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到美術館中進行參觀,到了學校把自己的所看、所想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
美術館也可以走進學校,把一些優秀的作品的復制品送到學校并且配備一些專業的人員對作品進行講授,這樣利用美術課的時間完成了相互合作,成為現階段一項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對于美術館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推廣形式。
總之,加強學校與美術館之間的合作可以使中小學生的鑒賞能力有一個質的飛躍,這不僅需要美術館與學校有很好的合作方式,制定出合理的活動方案,同時,還要結合中小學生的學習情況,使中小學生的美術教育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并有健康的發展前景。但是,美術館與學校之間的合作不僅僅是這種單一的模式,還應該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找到最適合學生學習的發展方法,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學習特點,為學生提供最好的幫助,讓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從而達到更加合理的教育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