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對學生美術素質進行培養,要求學生要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還要將該門課程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門學科。美術教師為了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可以運用新媒體平臺輔助教學,塑造良好的美術課堂教學氛圍,提高美術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媒體;美術教育;展示
一、引言
現行的學生教育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為主,而是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教育體系,以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為了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將美術教學以活動的形式展開是非常必要的。對于多數學生而言,美術是學生所喜愛的學科。處于新媒體環境下,將新媒體技術引入到美術課堂教學中,完成課堂教學,符合了學生對美術課堂教學的要求,且能夠獲得良好的美術教學效果。
二、新媒體技術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一)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新媒體技術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普遍喜歡觀賞美術作品,但是往往會對美術課堂產生心理排斥感,主要是由于美術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的美術特長難以充分發揮,最終導致對美術失去興趣。為了提升美術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初,就運用多媒體播放學生普遍喜愛的動畫,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同時還使得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潑[1]。在美術教學中,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對美術創作是非常有幫助的,且想象力要著重于美術知識。所以,小學美術課堂上要應用多媒體,不僅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而且還可以將美術融入到情境中,讓學生感受美術作品中所塑造的美及其散發的美感。
目前對學生的美術教學不僅是教會學生作畫,更重要地是培養學生的美術素質。這就需要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教學模式制定出來,以提高美術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且能夠配合美術教師完成課堂教學。利用新媒體創設美術教學情境,可以播放與美術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視頻,同時給學生講解繪畫中色調運用以及顏色在美術作品中所代表的更深層次涵義,以此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度[2]。比如,在原色與間色的教學中,需要調動學生對色彩的感覺。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色彩的奧妙,教師可以利用投影儀進行美術授課。美術教師可以將美術的三原色,紅色、藍色和黃色用投影儀投放到屏幕上。三種顏色不同形式的重疊,都會形成新的顏色。比如當三種顏色重疊之后,就形成了黑色;如果將黃色與藍色重疊,就形成綠色,等等。隨著學生對顏色調配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用畫筆在紙上自行調配間色,不僅可以使學生對顏色的印象更為深刻,而且還有助于將學生的繪畫情感激發起來。
(二)運用新媒體技術指導學生繪畫技巧
美術教學中,美術欣賞課對學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強的。為了發揮美術欣賞課對學生繪畫技巧的指導作用,可以改變傳統的視頻播放美術作品的教學方法,而且在播放美術作品的同時,為學生指導繪畫技巧,讓學生理解繪畫作品的涵義,同時領會繪畫的技藝。學生對線條和顏色具有較高的敏感度,但是對美術作品的藝術理解力不足。當進行美術作品欣賞的時候,為了讓小學生真正地學到美術知識,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所觀看到的印象最深刻的美術作品用線條把輪廓畫出來,然后添加顏色。小學生操作的過程中,美術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這樣學生就能一邊作畫,一邊對美術知識有所了解。
在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時候,美術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循環播放,使學生在學習美術創作技巧的同時,按照提示完成繪畫創作。以國畫為例,由于墨汁接觸到宣紙之后,就會出現水墨擴散的現象,繪畫效果也產生變化,學生可以根據這種變化尋找水墨使用規律。美術教師可以播放水破墨、濃破輕等國畫技巧,讓學生加以模仿[3]。而為了讓學生所創作的國畫更有意境,美術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構圖中還要營造意境,或者使用多媒體課件配合講解,通過播放國畫創作精品,讓學生模仿國畫的運筆方式。在構圖的過程中,隨著理解的深入,美術思想得以形成,學生的美術素質也會有所提高。
三、美術教育中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
(一)美術教育中對新媒體技術需要做好課前準備
首先,美術教師要將教學資源庫建立起來,以備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調動資源。美術課所需要的資源包括視頻、圖片,配合背景聲音,其中視頻資料以動畫為主。美術教師要將資源合理利用,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將教學目標確定下來之后,再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將課堂教學中所需要的資源收集起來之后,根據課堂教學需要進行整理和制作。這就需要美術教師具備收集資料的素質,并能夠對所需要的資料進行技術處理,設計美術教學方法,以符合課堂教學需要。
其次,教師在收集備課資料的同時,還要求學生也參與到資料收集中,并對相關的資料信息進行處理,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美術教學中以新媒體技術輔助,將學生所收集的資料播放出來并引入到課堂教學內容中,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積累資料的積極性,而且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
(二)美術教育中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策略
其一,創設圖文聲像并茂的美術教學環境。將新媒體技術引入到美術課堂教學中,可以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融合了美術畫面、動畫效果、背景聲音以及活動現場,等等,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此舉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美術思維,而且還可以讓學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發揮,并且美術創新能力也會有所提高[4]。比如,在講解京劇臉譜時,就可以在課堂的前三分鐘播放一段京劇視頻,讓學生嘗試著在網上搜集臉譜。教師則在學生收集臉譜的時候,播放京劇臉譜文化,包括京劇臉譜的起源、京劇臉譜在不同社會歷史時期的變化以及畫臉譜圖案時所使用的材料,等等。同時,美術教師還要將這些視頻資料制作成微視頻傳遞到網絡教學平臺上。這樣,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接受美術教師的指導,對于沒有掌握的內容,還可以在課下登錄網絡教學平臺,通過觀看微視頻補充學習,有助于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
其二,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演示。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新媒體技術,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演示方法展開教學。在美術教學中,可以根據需要應用Flash、Photoshop等軟件演示美術教學過程或者美術創作的方法,使得教學更具有感染力,特別是演示視頻的播放,較之美術教師枯燥的指導更容易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起來[5]。比如,在素描美術課上,美術教師在講解美術構圖的時候,可以將傳統的現場繪畫教學方法或者將范畫進行展示的教學方法制作成Photoshop軟件。其中所需要的圖片可以采用復制粘貼的方法根據需要添加到其中,所添加的圖片內容可以參考學生意見,且要與本次美術課堂教學相關。之后,采用Photoshop軟件的移動功能以及自由變換功能進行美術構圖知識的講解。
其三,利用新媒體技術可以更好地進行美術教學重點知識的講解。對美術教學課堂質量進行衡量的一項重要標準,目的是看其教學重點是否突出。這就需要美術教師認真研究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并設計教學方案。美術教學內容涉獵廣泛,傳統的美術教學都是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而學生則對美術知識掌握有限,加之生活經驗不足,就導致對美術教學內容難以有效吸收。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采用新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對美術教學知識進行延伸,而且還能夠做到重點突出[6]。比如,在講解素描的構圖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將素描中所使用的各種構圖方法呈現出來,包括S形、十字形、X形、對稱式等各種構圖方法。由于構圖方法較為抽象,用語言難以表達到位,就需要通過展示名師的代表性作品,將需要重點講解的內容結合作品制作成動態的構圖演示畫面,學生就可以在欣賞名師作品的時候,觀看教師的連線操作,使得構圖形式更為直觀。在操作的過程中,美術教師對其中的難點進行詳細講解,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重點內容充分掌握。
其四,利用新媒體技術可以更好地進行美術教學評價。在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具有評價的資格,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所創作的美術作品進行評價,學生被動地服從。但是,學生并不會因教師的評價而對自己的美術學習有明確定位。這種單向評價方式對學生美術素質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在美術教學中,將新媒體技術引入其中,也塑造了新的評價方式[7]。教師可以將學生所創作的美術作品用投影儀播放出來,讓班級所有的學生都觀看作品,并對學生的美術作品發表看法。美術教師的職責是對美術作品中正確的地方予以肯定并明確指出錯誤,之后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指導性評價,以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美術教學中對新媒體技術合理利用,可以使教學內容更為直觀而生動。美術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對美術課堂教學內容的吸引力,就要激發他們的美術興趣,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塑造美術課堂情境是非常必要的。運用新媒體技術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將美術作品和教學內容充分融合,使得美術教育在新媒體平臺上展示出來,引導學生沉浸在美術情境中并使其潛移默化地接受美術教育,最終達到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明,張秀芬,劉暉,朱衛鋒.基于“云倉儲”和“云物流”的電子商務大物流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1(17):17-18.
[2]陳軍.營造情境激發創新——淺談多媒體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2012(02):12-12.
[3]杜麗姣,易曉明.美國中小學美術教師職前培養特點及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1(09):32-33.
[4]萬艷利.巧用多媒體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效率[J].信息教研周刊,2014(09):15-15.
[5]徐瑞晨,李英梅.數字化時代下本土美術課程資源與新媒體結合——以徐州漢畫像石校本課程開發為例[J].藝術科技,2014(11):57-58.
[5]王向輝.小學美術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J].中華少年,2013(11):304-304.
[6]劉桂銀.淺談多媒體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中國人,2014(21):246-246.
[7]陳建華.中小學工藝美術類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誤區與對策[J].課程·教材·教法,2015(06):23-24.
作者單位:
吉林師范大學學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