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繪畫作為一種藝術,伴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對繪畫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同的材料、方法、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繪畫藝術效果也會不同。
關鍵詞:水墨山水;風景油畫;中西繪畫
一、引言
繪畫是生活的反映,是人們智慧的結晶,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繪畫是人們精神生活的真實寫照。然而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其繪畫藝術也會不同。我國繪畫講究的是“天人合一”“寫意”,而西方繪畫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自然美”,中西繪畫有著明顯的差異,通過比較中西繪畫,將有助于我們創造更加燦爛的文化。
二、水墨山水和風景油畫的概述
水墨山水就是純用水墨不設顏色的山水畫體。相傳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兩代有所發展。作畫講究立意雋永、氣韻生動,并形成了整套以水墨為主體的表現技法。其筆法糸以勾斫、皴擦、點染為主導,長于結構和質感的表現,其墨法糸于墨的濃淡干濕。潑破積烘為主導,有“水暈墨章”“如兼五彩”的效果,長于體積和氣韻的珍現。在理論上強調有筆有墨,筆墨結合,以求達到變化超妙的境界。風景油畫是以自然景物為描繪對象,用油畫材料進行繪畫創作可稱為風景油畫,可以分為:自然風景油畫、山水風景油畫、藍天白云油畫、日出日落油畫、街景油畫等。風景油畫的主要手法有挫、拍、揉、線、掃、跺。同時,在風景油畫中,注重的是空間感及色彩的搭配,通過技法的合理應用,可使風景油畫更具藝術性。
三、中西繪畫差異形成的原因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國,我國勞動人民長期過著朝九晚五、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追求大自然的綠色生活,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國繪畫主要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通過畫來揭示我國勞動人民最原始的生活,通過山水畫來表達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也正是因為這種文化的差異,使我國繪畫更具獨特性。因此,在繪畫的整體風格上都是比較舒暢、委婉、安靜的。而西方文化追求的自由、狂放,受文藝復興的影響,西方文化對人權的追求越來越高,他們認為人是一切的主宰,認識是凌駕于自然之上的。為此,西方的繪畫主要是以人為主,通過人的繪畫創作,來彰顯他們心中的人權。同時,在西方繪畫中,通過不同的色彩、材料可以更好地表現出人體的獨特魅力。
四、基于水墨山水和風景油畫中西繪畫的比較
(一)材料的不同
水墨山水分為水墨畫和山水畫。水墨畫指的是純用水墨所作的中國畫,而山水畫指的是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畫。在中國繪畫中,講究的是層次感,例如中國的山水畫,通過不同的顏料、筆法,使得山水畫中的山水更具有靈性。同時,在水墨山水畫中,畫家喜歡用不同的水來做調色劑,用柔軟的圓頭毛筆在極細膩的絹紙、宣紙上作畫。水墨顏色的流動性、運筆的靈活性和流暢性,表現出了中國山水畫的動感旋律,更易抒發作者的情感,也更能體現筆墨的干、濕、濃、淡變化。如趙樸的《江行初雪圖》,是以人物活動為主的山水畫,以細筆為工,用墨為主,能有效地勾勒出人物的特征。而西方繪畫主要是以油作為調色劑,西方的繪畫比較濃重,畫布比較粗糙,西方繪畫的靈活性與中國繪畫相比要略遜一籌。
(二)技法的不同
技法的不同,所創作出來的繪畫效果也會不同。在中國繪畫中,水墨山水畫的技法主要為筆墨,通過筆和墨的相互作用,來提高繪畫的藝術性。中國水墨山水畫注重的是筆和墨的靈活運用,以筆來勾畫,以墨染畫,而墨又可分為濃、淡、焦、干、濕五色,通過不同的技法,來表現中國繪畫的特色;而西方繪畫為單純的人物和景物,它更注重繪畫語言的表述,充分運用油畫藝術的載體來關愛人生,關注人與社會的關系[1][2]。
(三)意境的不同
西方繪畫側重于寫生,還原于真實存在,這種靜態固定觀作畫能夠形成焦點透視,畫家通過對對象的觀察,通過對真實景物或者人的創作,可以使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而我國繪畫注重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注重對客觀事物所感所悟的自我表現,通過自己對景物的感悟來激發自身的創作,通過創作后的景物來表達自己的意境。如清人李方膺所云:“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中國繪畫偏重于遐想,對畫的創作不局限于唯一性,可以增加作者的意境和念想[3][4]。
(四)色彩的不同
在繪畫中,色彩可以提高畫的意境,不同的色彩所體現出的效果是不同的。在我國水墨山水畫中,主要是以墨為主,傳統的中國繪畫顏色比較單調,主要以黑、白為主,而隨著文藝復興的開始,西方繪畫的色彩才逐漸得到了應用。在西方繪畫中,他們追求的是個性化,是自由,他們在繪畫創作中,喜歡用不同的色彩來彰顯繪畫的藝術個性。通過不同色彩的搭配,使得原本的繪畫更加真實和貼切[5][6]。
(五)表現內容的不同
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審美觀。就中西繪畫藝術而言,兩者繪畫的內容截然不同。就中國繪畫來看,畫家在進行創造的時候,偏重于想象,通過作品內容,可以讓人聯想到許多的東西,例如,在作畫的時候,畫家喜歡在畫的周邊點綴一點東西或者留下一些空白,讓人們感受一種“畫中有畫”的意境;而西方繪畫追求的是人權,其繪畫內容主要根據實物來進行創作和寫實。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欲以進取精神達到征服和駕馭客觀自然的目的,故此,在西方繪畫中,他們的繪畫內容主要以人為主,通過對人的塑造來表達他們心中的情感[7][8]。
五、中國繪畫的創新
(一)繪畫的傳承
繪畫是在我國傳統人文的基礎上創作和發展而來的。畫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我國勞動民族繪畫的新創造,有著較強的表現力。伴隨著現代藝術的興盛與發展,繪畫逐漸具備了它獨有的藝術特性,它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以及強烈的現代感。繪畫具有繪畫性和工藝性的雙重屬性,是繪畫和工藝相結合的畫種。繪畫是創作者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利用繪畫工藝進行雕琢、加工,使得畫具有現代感,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
(二)現代漆畫的創新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里,人們對事物的審美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在這個國際化的環境下,我國與西方國家質檢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面對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我國繪畫想要更好地發展下去,就必須加大繪畫的創新,立足市場發展需求,不斷提升繪畫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9][10]。
(三)手法的創新
在我國繪畫中,手法是提高繪畫藝術效果的重要手段,作畫家利用作畫手法進行創作,使得具有其獨特的藝術特性。然而我國繪畫慣用的作畫手法一直是沿用傳統的作畫手法,使得繪畫缺乏創新。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里,人們對畫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了,為了滿足當代人們的需求,作畫家在進行創作的時候,就必須加大作畫手法的創新,一改以往的作畫手法,不斷提高繪畫的藝術特性。另外,作畫家還應當借鑒其他畫種的長處,巧妙地把繪畫性與工藝性有序地結合在一切,不僅要注重工藝性,同時要注重繪畫性,要全面結合繪畫技法、造型、構圖等進行創作。另外,在繪畫創作中,還需要有對傳統藝術觀念的修養,更需要有執著膽大的創新嘗試[11][12]。
(四)內容的創新
在我國傳統繪畫中,畫所呈現出來的內容大都是反映我國勞動人民對生活的向往以及人民的精神風貌,這是我國一種重要的精神財富。面對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我國繪畫要想更好地發展下去,就必須在繪畫內容上進行創新。只有全新的內容,才能更好地創作,進而創作出有藝術性、有內涵的作品。作畫家在進行創作時,就必須加強繪畫內容的創新,創作出更適合現代發展需要的作品。
(五)題材的創新
在我國,繪畫題材的選擇直接影響到了繪畫作品的藝術效果。好的題材可以讓畫家創作出好的作品;反之,不好的題材則會影響到畫家的創造。面對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環境,我國繪畫藝術要想更好地發展,作畫家必須結合現代觀念,不能被舊的傳統觀念束縛,應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藝術空間,從繪畫的技法、造型、構圖、色彩、材料等表現形式,選擇恰當的現代藝術題材。
六、結語
總而言之,中西繪畫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西文化的不同,我國主張“天人合一”,注重意境的遐想,而西方追求人權,也正是這種文化的差異,造成了中西繪畫藝術的不同。隨著國門的開放,我國與西方各國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西方藝術對我國繪畫藝術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而我國繪畫藝術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國際舞臺上站穩腳跟,就必須從手法、內容、題材等方面進行創新,充分挖掘我國文化價值,使我國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李莉.從水墨山水和風景油畫看中西繪畫比較[J].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09,03:55-56.
[2]施.形似與非形似:西方人視角中的中國古代繪畫[D].上海戲劇學院,2012.
[3]謝朝璽.論中國當代風景油畫創作的表現意識[D].西南大學,2012.
[4]謝付庭.中國油畫對中國畫元素借鑒的演變[D].陜西師范大學,2012.
[5]陳伊.論風景油畫對中國傳統繪畫精神的借鑒[D].湖南師范大學,2011.
[6]易瓊娟.傳統山水畫中的藝術元素在中國當代風景油畫中的運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1.
[7]孫思斯.淺析文人畫對張冬峰油畫創作中“筆墨意蘊”的影響[D].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13.
[8]劉玲.源于心止于畫———中西方畫家創作情感表達方式比對[D].山西師范大學,2013.
[9]邵大箴.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同和異———兼論兩者交融的歷史、現狀與前景[J].文藝研究,1999,04:57-69.
[10]胡美林.形色傳神———中國傳統山水畫對中國當代風景油畫的影響[D].云南大學,2014.
[11]胡玠.中國傳統山水畫與中國風景油畫的融合[D].湖南師范大學,2013.
[12]孟雨靜.中國當代寫意油畫風景的意境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