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色彩和環境美學越來越為城市建筑行內人士所注重。色彩既反映了市民對居住環境美感的需求,也反映了設計師對美學的運用;色彩的合理運用,既讓城市環境變得美輪美奐,又讓居民的生活環境更為舒適。
關鍵詞:城市建筑;環境美學;色彩運用;評價
一、引言
我國城市建筑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不論是城市的整體還是單個的建筑,均反映出我國城市環境美學與色彩運用上的獨特造詣,這說明我國城市建筑在色彩與美感上有著完整的體系。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社會經濟發展愈發迅猛,直接刺激著現代城市建設。我國大中小城市相繼出臺了地方城市發展戰略,如對城市中的公園、廣場、街道綠化植被的建設與美化越來越為城市建設者所關注,變成了城市的建設之重。
建筑物的形象主要是通過建筑物的色彩、質感及其形態體現出來的。其中,建筑物的色彩是最具視覺沖擊力、最具表現力、最具造型活力的元素,如果能夠合理利用色彩,可以將人引入聯想,使之產生更高層次的美感追求。建筑色彩即人們對環境美學的運用,既體現出建筑的人文氣息,還能展現出城市的時代風貌。建筑色彩與其他眾多建筑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完美的譯釋出城市建筑最極致的環境美學。本文首先從建筑色彩美學在城市建筑中的作用、城市建筑美學及色彩的運用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來研究城市建筑環境美學及色彩的運用。
二、建筑色彩美學在城市建筑中的作用
首先,明度越高的色彩,對光的反射率越高,吸收的熱量越少。因此色彩運用在城市建筑中,可以通過改變色彩的明暗來調節其周邊的溫度,幫助城市內的建筑物多吸收熱量或者散掉多余的熱量,盡可能讓城市的溫度比較恒定。
其次,不同色彩既可以有效區分與強調不同建筑物,還可以美化建筑以及城市環境。不同色彩展示出不同建筑的特色,不同色彩展示了不周建筑物、建筑環境對美學的運用、營造出特別的氛圍,給居民帶來美的享受。如黃色和紅色烘托出北京故宮莊嚴形象,綠色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藍色則能消除人們的緊張情緒。
三、城市建筑美學及色彩的運用
(一)城市公園建筑的美學及色彩運用
城市公園因設計者個性特質影響而風格迥異。不同風貌的城市公園是不同設計者將自然色融入城市、將人們生活休閑娛樂融入城市建筑的具體表現。城市建筑注重園林綠地建設,以融合城市建筑物,來達到美的享受。例如,對綠化植物進行藝術整合,通過對綠色植物的精心安排來創造和展現特別的美麗,再融入歷史文化、人文內涵,讓城市公園美不勝收。
(二)城市廣場建設的美學及色彩運用
城市廣場是市民的公共活動廣場,是城市建設重要部分之一,它是結合交通特征、地形、環境、人口使用情況而進行設計的。城市廣場展現的是它的“和諧”美學,即是連接道路、連接城市建筑樓的銜接之美;是廣場與四周環境的協調之美,是廣場多元化顏色與周邊城市建筑環境的融合之美,運用色彩展現廣場藝術、歷史文化相結合的人文之美。如河南綠城廣場就運用了大面積綠色草坪、四季常青植物,融入了音樂噴泉、雕塑等人文設施,配以娛樂活動場所,既滿足了不同市民的需求,又展現了它的美輪美奐。
(三)城市道路設施的美學運用與顏色配給
從《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可以看出城市道路綠化的重要性和美觀性,在城市中配以綠色即可以調節市民的生活環境、美化道路,還可展現設計者的藝術審美水平和城市的人文氣息。因此,城市道路上的美學運用與色彩既又意味無窮。如,道路的裝點是綠色的植被為主,以喬木、灌木、花草相結合,同時又細仔設計出道路綠地、分車綠帶、行道樹綠帶、路側綠帶、立體交叉綠島、裝飾綠地、開放式綠地等具有道路特色的綠化植被區。無人不展示出設計者的用心和對城市道路設計時對美學及色彩的極致運用。
最后,城市建筑的色彩運用要基于當地的民風民俗、融入時代文化背景之中,城市建筑環境美學才有價值與意義。因此,設計師在進行城市建筑設計時,應提取合適的城市建筑所需的色彩元素,將色彩與當地的人文環境、地理環境結合起來,才能讓城市的色調協調,并展現出城市的特色,讓市民得以美的享受。
四、結語
研究得知,單一的色彩基調,對城市建筑美學具有較大影響。要想做好城市建筑,建筑設計師就應注重對城市建設色彩與城市建筑環境美學的應用,建造出一個賞心悅目的色彩環境、人文氣息濃厚的人文環境如此,既展示了該城市的特色,又給市民營造了一個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顏紅影,馬海元.傳統建筑色彩美學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運用[J].赤峰學院學報,2012,(05).
[2]熊惠華.色彩美學與規劃管理在城市特色構建中的重要作用[J].中外建筑,2010,(03).
[3]薛文利,劉敢發.淺談中國建筑裝飾材料的現狀及環保材料展望[J].河南建材,2012,(05).
作者簡介:
艾超,濟南市房屋建設綜合開發集團,中級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平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