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研究陳爐特色的建筑材料、構造的表現魅力,對其濃郁的歷史文化特色進行挖掘整理,再現其歷史風韻。地域元素是餐飲空間設計中運用的主題,賦予空間獨特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方案力求融合陳爐特有的陶瓷文化要素在主題餐廳的設計中,通過無形的文化和有形的物質資源串聯起來,使顧客在用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和體驗陳爐。
關鍵詞:地域文化;主題餐廳;無形文化;有形資源
地域文化的特色化和多元化正在逐漸衰弱,這個問題如今已經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但是現在也出現了一些相對較好的現象,越來越多體現地域文化的空間設計也逐漸興起。本方案通過研究陳爐特色建筑材料、構造的表現魅力,在餐飲空間中大量運用,使更多的人認知并了解陳爐古鎮的歷史、文化與裝飾藝術,有利于本土旅游的開發,同時也傳達了當地人的環保觀念與智慧。
陳爐鎮因“陶爐陳列”而得名,因陶瓷而留名,被譽為“東方古陶瓷生產活化石”,如今的陳爐古鎮人依然住窯洞,靠手工制陶作坊養家糊口,堆著罐罐墻、走著瓷片路……是一個建筑特色十分鮮明的古鎮,其特色的形成是一項十分有價值的研究課題。曾經有機會到陳爐古鎮進行走訪調研,鎮上多樣的罐罐排列組合,特色煙囪的呈現,個性的酒瓶模具隔墻,各處無不洋溢著陳爐鎮的特色建筑魅力,無處不在的陶與瓷也讓人們印象深刻。
一、設計方案概述
(一)選題依據。近年來,主題餐廳悄然出現,與一般餐廳相比,主題餐廳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用餐環境,無論是以動漫、帆船、女仆、車還是以年代為主題的餐廳都充分展現了其人性化的一面,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它往往是圍繞著一個特定的主題對餐廳進行裝飾設計,甚至食品與服務也與主題相配合,為顧客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氣氛。
地域文化在餐廳中的運用是塑造空間美和藝術美的重要手段。在餐廳設計風格趨于多元化的今天,餐廳的設計不應該只是滿足于功能的需求,更應該充分地考慮到人的主觀感受,重視文化在主題餐廳中的運用,講究文化的體現,突出場所精神,整個設計需要達到與餐廳主題空間性質及氛圍相協調的目的。
二、方案的展開設計
(一)資料搜集。1.地域文化的概念:特定區域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等文明表現,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會與環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獨特性。2.主題餐廳的概念:通過一個或多個主題為吸引標志的飲食場所,希望人們身臨其中的時候,了解一種陌生的文化。3.國內外主題餐廳設計研究的動態及發展趨勢。
(二)方案設計定位與分析。1.方案設計定位。“陳爐印象”餐廳的主題設計是整個餐廳空間的靈魂,其地域文化是設計定位和設計內容表現的第一要素,是一個文化的訴求。空間藝術的主題性不僅創造了精神財富,還能引導和轉變人們的審美觀念,讓人們盡情地領略黃土高原的深厚氣息,細細品味陶瓷藝術的古雅爛漫,領會民間建筑藝術的匠心別具,讓人們在充滿豐富消費情趣的過程中得到一種精神愉悅與升華。
2.方案設計分析。(1)“陳爐印象”主題餐廳的文化背景研究:陳爐的建筑藝術文化(罐罐壘墻,瓷片鋪路)及陳爐的人文魅力(北方青瓷之都);(2)“陳爐印象”主題餐廳的文化性體現(耀州四絕:良心壺、公道杯、倒裝壺、鳳鳴壺如何體現陳爐人的智慧與精神);(3)“陳爐印象”主題餐廳的意境營造(主題元素構成的界面、色彩、裝飾陳設);(4)“陳爐印象”主題餐廳的設計意義(弘揚地域文化)。
(三)創意與表現。1.創意。廢棄的瓷片和匣缽在陳爐人再利用后,還會有豐富的資源。這些資源不應該廢棄成山,而是可以以低廉的價格作為特色材料賣出。
筆者的構想是做一個名為“陳爐印象”的地域文化主題餐廳,在此方案的材料運用上大量地使用匣缽,以陶瓷做墻面、界面和陳設裝飾。讓人們在現代化都市中感受陳爐的特色與魅力,讓更多的人了解陳爐的建筑藝術,做出特色品牌,擴大市場效應,讓廢棄物也產生價值。
2.表現。在設計構思過程中從自然、文化、建筑材料、地域元素研究分析,在空間中大量運用。本方案中整個空間追求的是一種質樸的美感,以陳爐聞名的“罐罐壘墻,瓷片鋪路”當地材料為裝飾設計主線。
(四)設計說明。該餐廳空間名為“陳爐印象”,經營陜西特色菜,尤以陳爐本地菜品居多,空間以其地域特色的建筑裝飾元素劃分功能分區,整個空間充滿本土氣息,讓人感到輕松、自在、悠閑。
1.餐廳的名稱設計。“陳爐印象”,名字講究整體效果,以地域名稱命名,易識別易記憶,富有節奏和韻味,同時餐廳的名稱與風味、對象、習慣相互吻合,其主要作用包括傳播餐廳文化、宣傳餐廳形象、高競爭力、塑造企業整體形象。考慮到它的獨創性、整體性、識別性,取名為“陳爐印象”。特色的外觀門頭,整齊的罐罐排列彰顯著一種古樸的秩序美,建筑外觀形態應體現主題內涵。
2.空間功能分區與動線流向分析。空間功能分區包括:收銀臺、散座區、雅座區、雅座平臺、包間區、衛生間操作間。客人動線:客人動線從門道座位之間的通道暢通無阻,采用的是最佳的直線。在區域內設置落臺,既可存放餐具,又有助于服務人員縮短行走路線。服務員動線:餐廳服務員動線長度對工作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設置的路線較短且不會與客人的路線有太多沖突。
3.空間設計元素提取與分析。
(1)空間元素造型運用。在元素造型的選用上,呈現的視覺語言,富有變化的空間環境給人隨意、自然、無拘無束的感覺。整個空間追求的是一種質樸的美感,以陳爐聞名的“罐罐壘墻,瓷片鋪路”為裝飾設計,罐罐墻的多樣組合,匣缽花的純美裝飾,瓷片的如意拼花,藍花碗造型燈的溫馨暖光,讓整個空間層次鮮明,無處不洋溢著陳爐獨特的魅力。(圖1)
(2)空間材料運用。餐廳空間的材料運用上大量使用匣缽,陶瓷做墻面、界面和陳設裝飾,粗藤細竹編制的桌椅,與空間整體色調相統一的棗紅色,椅子的背面還有餐廳的罐罐Logo標志,加上本色的陳爐磚,相得益彰。瓷器工藝造型盤與小瓷燈的優雅點綴更顯古鎮陶瓷悠久的歷史文化。(圖2)
(3)空間要素來源與分析。在餐廳中也運用了模具做隔斷,既是再利用又別具美感。這個模型是做酒瓶的模具,用泥漿注入而成,把此模具有次序地排列出用做裝飾之外,也有通風之效。傳統民居窯里有一面墻做儲物間與作息間的隔墻界面,門在界面中間,界面上部是由石膏模型做成的鏤空圖案(圖3)。
餐廳中用陳爐特色的煙囪來承載綠色植物,清新自然。陳爐人用陶瓷來包裹煙囪,這是比較有趣的一個現象,這一特色也是全國僅有的。這樣的包裹材料既有實用性,又有裝飾性,也是就地取材、可持續發展設計。“煙囪是用粗瓷罐,或是底上打洞的水缸,或是鏤空的花瓶,燒窯后報廢的匣缽砌成的。”在瓷罐和煙囪的空隙間注入水泥加固,在餐廳中陳列的煙囪花砵也算是地標性的物品(圖3)。
多樣的罐罐排列組合方式,特色煙囪的呈現,個性的酒瓶模具隔墻,餐廳各處無不洋溢著陳爐鎮的古色古香(圖4)。
罐罐的Logo墻:陳爐給人們的印象就是無處不在的陶與瓷,一個名副其實的陶瓷天堂。(圖5 )罐罐墻的水景區:錯落有致的罐罐袒露出墻壁樸實質感,凹凸感的紋理呈現出的是連續的效果,從不同的角度可以獲得不同的效果,從而創造出輕松、愉悅的視覺感(圖6)。
4.空間色彩運用。在色彩選擇上,罐罐的質樸土黃,木頭的溫潤淡黃,以及燈光的溫馨暖黃使整體的色調和諧統一(圖7、圖8)。
5.空間藝術品陳列。陳爐因“陶爐陳列”而得名,因陶瓷而留名,各色瓷片的拼花裝飾是陳爐人的智慧呈現。瓷片鋪路的有心拼花寓意吉祥,彰顯古韻。工藝陳設品:陳爐,每一件工藝品,都表現陳爐人的生活氣息以及陳爐人的精神與智慧(圖9展品走廊)。陳爐人把罐罐形整的用來壘墻,破形的用來劃界,罐底用來鋪路,連碎片都被插在土里,用于路面防滑。這在主題餐廳方案中也是得到了同樣的運用的。
6.總結。主題餐飲空間設計講究設計的整體性,不僅室內各個面之間的形式、材質、顏色要相互協調,具有整體性和連貫性,形成統一的視覺感受,還要營造出陳爐地域整體風格。
參考文獻:
[1]李琰君.陜西關中傳統民居建筑與居住民俗文化[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1,06(74):8-10.
[2]《主題餐廳經營理念_經營策略_職業餐飲網》,http://www.canyin168.com/glyy/jycl/201105/30346_2.html.
[3]王青.材料,構造,建構——陳爐古鎮建筑文化特色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位論文,2008,06(17):5-7.
[4]余平,董靜.凝固的本色——陳爐古鎮的磚和匣缽[N].室內設計與裝修,2010,03(07):11-13.
[5]李琰君.陜西關中傳統民居建筑與居住民俗文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6]潘谷西.中國建筑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7]侯繼窯,王軍.中國窯洞[M].河南: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8]蕭加.中國鄉土建筑[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9]陳和虎,陳熊俊.陳爐古鎮窯洞民居建造方法初探[J].美術大觀.2010,11:59-59.
[10]曹華.陳爐鎮家庭客棧規劃設計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06.
[11]李斌.陳爐古鎮傳統民居院落及窯居建筑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05.
作者單位:
廣西藝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