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信息流通,科技發達,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越來越密切,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交通也越來越便利,而大數據就是這個高速發展社會的高科技產物。未來不是電子信息時代,而是大數據科技的時代。在大數據的應用上也逐漸增多,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就是大數據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深入探討我國在大數據時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存在的問題以及大數據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文化創意產業;未來展望;戰略;知識產權
隨著云計算的興起,大數據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當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國也正在逐漸進入大數據時代。十年前,我們說“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大數據時代也帶來了身價持續攀升的各種龐大的數據。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發達,互聯網的使用已經伸入到了千家萬戶,因此,數據的增長從未停止,甚至還呈現出了井噴式的增長。這些龐大的數據意味著什么?它意味著一種全新的致富手段也許就擺在我們的面前,它的價值堪比石油和黃金。
一、大數據時代的基本概述
人們最早了解到的“大數據”時代是由全球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提出來的。麥肯錫認為:“數據,已經滲透到了當今社會的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儼然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的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進入21世紀,大數據被人來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了各行各業,人們使用大數據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并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和技術創新。他被人們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導致了數據的迅速膨脹,它決定著企業的未來發展走向。但是,現如今很多企業并沒有認識到大數據的重要性,因此,很多企業都存在著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與大數據有關的安全隱患,這將是一場關于數據的革命[1]。“大數據”可能帶來的巨大價值正漸漸被人們所認可,大數據通過信息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以及數據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使人們更多地根據事實與數據做出決策。這樣的思維方式,將推動一些習慣于靠“差不多”運行的系統,也將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變革。事實上,當你還在運用微博、微信、博客等社交平臺當做你矯情或者發評論的工具的時候,華爾街上的斂財高手們卻正在挖掘這些與互聯網有關的信息來制造財富,先人一步判斷市場的走向,獲取利益。在這一方面,我們國家跟國外的距離還很大,要想成功追趕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并且需要很多的時間與技術的支持。因此,一個好的企業應該未雨綢繆,從現在開始就應該著手準備,為企業后期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做好準備。只有如此才能在面臨鋪天蓋地的大數據的時候,確保企業能夠快速的發展[2]。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行業的興起引發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引起了人們對于大數據時代的關注,并且身體力行地在各個領域加以嘗試,其中,文化創意產業是相對比較新穎的行業嘗試。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文化產業,將工作重心放到對技術、創意、產業化的方式進行開發上面,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動漫、傳媒、藝術表演、廣播影視、音像、視覺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廣告裝潢、服裝設計、環境藝術、軟件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我國相關部門已經明確提出未來要將發展國家文化創意產業作為首要任務,去過各大城市也都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和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3]。近幾年來,和“文化創意產業”有關的熱門話題非常多,但是,有很多人又會問,“文化創意產業”到底是做什么的?文化創意產業就是一個以自身創造力、想象力為基礎的產業,創意,就是人們制造新事物的能力,創意,必須是獨一無二的、原創的、以及擁有特定含義的。反觀中國整個創意文化產業的行情,像媒體行業、影視行業、娛樂行業,都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雷同。中國雖然在人口數量上有很大的優勢,但是我們依然不是一個創意大國而是一個制造大國,我們幫助其他國家制造他們國家發明創造的東西,但是我們卻只能看看而已,因為我們沒有擁有專利和版權。因此,中國看多了這些產品就開始自己開發,但是基本都是按照別人的東西借鑒而來的,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想法,一味地借鑒,導致我國在文化創意產業上發展做不起來[4]。
三、大數據時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存在的問題
(一) 知識產權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中國人缺少一種維護自己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的意識,甚至都不理解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是什么意思,以至于自己的想法被抄襲、使用都渾然不知,對于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的認知程度較低。設計者本身對于自己的設計都不重視,覺得自己只要設計出好的作品就可以了,是我的就是我的,不需要維權或者是保護起來,作為一名設計工作者,每一幅作品都應該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去保護,以防他們被心懷不軌的不法分子偷走。另外,就是中國人骨子里面的怯懦,很多人就算自己的設計被偷了,也不會去采取正當的手段進行維權或者申請訴訟。因為他們會有很多擔心,官司能不能答應,公司會不會記恨我,會不會對我以后的發展有影響,等等,一系列的想法,到最后就息事寧人,自己吃了啞巴虧[5]。
(二) 缺乏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的意識
缺乏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的意識,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對別人的設計隨意踐踏。文化創意企業內部出現惡性的競爭,抄襲、雷同不斷,這都是在特定的環境下日積月累養成的壞習慣。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就已經被這種環境同化了,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文化創意產業的工作者們性格懶散,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每天只知道渾渾噩噩混日子,不自己動腦、動手辦實事,失去了對工作的主動性,導致很多文化創意工作者已經不具備自主研發科學技術的實力[6]。
(三) 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不夠大
國家沒有出臺健全的法律制度來懲戒那些抄襲的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對于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不夠大,讓那些不法分子鉆了法律的空子,讓他們在法律的庇佑下為所欲為,私自下載、使用、拷貝他人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成果以供商業使用,在時尚界也存在著大量的雷同、剽竊的設計,放眼望去就好像是照著同一件衣服扒下來的,這個所謂的設計師改了個扣子,那個所謂的設計師改了個領子,長此以往,會打擊到真正擁有自己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的人的信心,以及面對他人抄襲自己知識產權成果的無能為力[7]。
四、大數據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戰略
(一) 增強我國對文化創意產業著作權、專利權以及商標權的保護。
我國不僅僅是文化創意工作者對于知識產權的意識不高,文化創意產業對于其旗下產品的保護意識和維權意識也都不健全。因此,加強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著作權的保護、專利權的保護以及商標權的保護都非常重要。擁有了這些保護,那些創意工作者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發揮自己想象空間,不用擔心自己的作品會被抄襲、或者拿來做壞事,為創意工作者們的工作保駕護航。將著作權的保護、專利權的保護以及商標權的保護三者有機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缺一不可[8]。
(二) 提高我國人民文化創意產業上的文化素養
我國是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照常理來講,在文化素養上應該是占有很大優勢的,但是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民開始逐漸注重經濟效益,忽略文化素養,從而導致這種在文化創意企業中抄襲、雷同現象。不管從我們個人還是從國家的方面考慮,我們都應該積極改正這個缺點,加強我國人民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素養,不進行文化創意產業內部的惡性競爭,積極主動地提供自己原創的、有創造力的、有特定意義的想法給文化創意產業,為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貢獻一份力量。
(三) 有關部門要制定針對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
我國要大力支持有關部門制定針對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完善的法律法規為文化工作者的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的成果保駕護航。為文化創意工作者以后的工作給予了保障,讓文化創意工作者可以放心大膽地發揮自己的靈感而不用擔心他們的知識產權成果會被抄襲、借鑒。給創意工作者吃一粒定心丸,也強有力地打擊了那些不法分子,讓他們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給國家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帶來了多么嚴重的后果。
五、結語
綜合以上觀點分析可知,當今社會,文化創意產業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理念,而是有著巨大經濟效益的直接現實,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將文化推到世界這個大舞臺上去。雖然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資源,但是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以及文化推廣方面的工作做得還是不夠。我國一直對“軟實力”有著錯誤理解,認為如何提高電影票房,如何賣掉書籍等文化產品就是軟實力的體現,實際上,這是完全不對的,要從根本上糾正我國的思想根基,發現真正有吸引力的價值觀才是我們目前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孫紅軍,李紅.基于大數據時代的戰略管理研究——以文化產業為例[J].綠色科技,2014,(01):207-210.
[2]孫玉榮.大數據時代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的路徑選擇[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2):54-59.
[3]鄧超明.基于戰略轉型的廣告企業發展研究[D].武漢大學,2014.
[4]李一森.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中的公共政策研究[D].廈門大學,2009.
[5]趙東.數字化生存下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研究[D].山東大學,2014.
[6]劉冠軍.我國轉型期文化創意產業與經濟發展互動機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7]方慧艷,殷為華.安徽省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戰略對策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S3):422-426.
[8]王建陵.基于創新優勢的當代美國動畫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D].浙江大學,2009.
作者單位: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