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公共藝術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和藝術觀念是當代大眾美學思想和日常生活美學的推廣和延伸。公共藝術的范疇已然突破了環境、媒介等限制其自由發展的種種因素,上升為一種包容性極強的藝術形式,其廣泛性和兼容性也決定了其價值屬性的多義化與多元化。過對公共藝術家Andy Scott的公共藝術作品進行分析,介紹藝術家背景,對其作品背后的含義進行分析,并對當代公共藝術創作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公共藝術;Andy Scott;美學
一 、藝術家介紹
Andy Scott是1987年畢業于格拉斯藝術學校公共藝術專業的研究生,現今已經是一名公共藝術家。他的公共藝術作品主要以大型雕塑為主,他的作品主要是把傳統的靈巧與當代精良的制作技術結合,并且在3米到30米的高度范圍進行了大量的、大規模的設計,作品的材質主要采用鋼鐵和青銅。他的作品創作團隊有建筑工程師、制造商、運輸操作員和起重機操作員,以及照明設計師和其他專業的創造人士。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有具體地點,佇立在不同的國家及不同的城市空間。
二 、主要作品介紹
(一)蘇格蘭鋼鐵巨馬The Kelpies
《The Kelpies》是2013年10月完成的,這件作品被譯為馬頭水鬼。這件大型鋼鐵雕塑作品是蘇格蘭建高30米的鋼鐵巨馬,外表面由不銹鋼制成,內部是復雜的鋼結構框架,重達300噸,坐落于福爾柯克,俯視著福斯克萊德運河流入北海的入海口。高聳的馬頭的工業美學與結構體現在柱和梁通過鉚接激光切割鋼板去呈現皮膚,鬃毛則用幾何重疊鋼板去呈現。一個30人的焊機團隊和制造商負責組裝馬的內部結構和總體安裝。關于作品的夜間照明問題也是進行了大量的試驗,這些試驗顯示了一些結果,一個火熱光輝到一個鋼鐵藍的冷卻感,照明出適合的鋼板美的輪廓是《The Kelpies》的后期要表現的主要部分。
關于這件作品名稱Kelpies名字來源于凱爾特民間傳說,說有一種會變形的精靈,經常出沒于琥珀和河流附近,當有游客旅人接近時,凱爾派會化身為美女,將游客誘入圈套。這讓我想起希臘神話當中,書上說:“塞壬女仙居住的海島。這是些唱歌的仙女,誰聽到他們的歌聲,誰就會被迷住。她們坐在綠色的海濱,向經過此地的旅人唱著迷人的歌曲,誰若被她們吸引過去,誰就必死無疑,因此在她們的海岸遍地都是腐尸白骨。”
兩座雕塑的靈感就來自于神馬Kelpies,這兩座馬頭的名字分別是Duke、Baron。這件作品的主旨是向曾經推動了蘇格蘭經濟繁榮的馬匹致敬。在Andy Scott的原始神話靈感來源的過程中,還與古代生靈的水的精神相融鍛造出這樣一個工程紀念碑。Kelpies是仿造重型挽馬,它是那個時代的工作人員,是蘇格蘭的工業歷史和福爾柯克地區的體現。當年這些馬匹沿著密集的運河網絡,拖動著一艘又一艘的駁船,直接促進了蘇格蘭的工業發展。
關于這件作品,藝術家自己說:“標題和主題的馬形水鬼神秘水馬的生物遺傳在項目一開始,差不多八年前。自那時以來,它已演變顯著,在過程中的精神和功能已從原來的概念轉變。便是我父親的家鄉,繼承鏈向鎮一直是我的一個驅動的啟示。一種深刻的個人遺產的意義,從一開始就把我的想法告訴了我,用古老的家庭關系將我錨定到項目。作為一個藝術家,我經常在我的實踐中處理馬雕塑的主題。我以馬為基礎的作品總是植根于社會歷史的相關性或回應一個簡短的客戶端。在幾乎所有的項目中,它們都涉及網站、觀眾、歷史或主題的組合。”它們同樣提高了國際聲望和民族歸屬感,藝術家站在了一個見證了過去的成就的角度,來歌頌工藝和工程對蘇格蘭未來的宣言。
當地時間2014年10月28日,英國蘇格蘭福爾柯克,著名馬頭形雕塑“馬頭水鬼”全身掛滿紅燈,在夜幕下赫然屹立震撼無比。據悉,該舉措是為響應2014蘇格蘭罌粟募捐活動,而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周年,因此今年的活動則意義更為重大。“馬頭水鬼”是世界上最大的馬形雕塑,一戰期間馬匹被大量使用用于向前線運送軍火物資。據推算,共有800萬只馬在一戰中喪生。Andy Scott的所有作品,都無疑將產生很多的故事,他說:“我非常歡迎盡可能廣泛的受眾參與雕塑。我的目的不過是喚起了建立在一個當代雕塑紀念碑周圍的古老傳說。我只是一個從水、網關、運河系統、螺旋公園、國家、翻譯的遺產到驕傲的馬的監護人而已。”這件作品的小草圖已經安裝在格蘭特公園,芝加哥博物館,以及布萊恩特的公園現場。The Kelpies自身沒有確切的所指,它們就像博物館或美術館中的現代主義作品一樣,以自身的美、自身的結構,或者以一種特有的形式被請到了城市公共空間中,并且成為城市的著名景觀,城市的重要標識,公共意識的象征和印象深刻的符號了。
(二)澳大利亞昆士蘭的《Arabesque》
這件作品則坐落于澳大利亞的昆士蘭,長12英尺,高3.5米,材質鍍鋅。這件作品叫做《Arabesque》,是阿拉貝斯克芭蕾舞姿,這種舞姿的動作是獨腳站立,手前伸,另一腳一手向后伸。
(三)澳大利亞拜倫灣的《Argestes Aqua》
這件作品叫做《Argestes Aqua》,是佇立在澳大利亞的拜倫灣的一件作品,高4米,材質鍍鋅。網絡上資料不全,但我查閱到Argestes是西北風神,整體形象是一個右手持銅鈴,左手高舉握類似舵輪雙腳被鏈條困住的男神。左手的舵輪是海上的指南針,我認為他的佇立正告訴人們,他是這片海域的主人,是會保護人們的風神,高舉舵輪也意味著權利的象征。
近期,Andy Scott已經開始在創作一系列的小型泥塑,將鑄成青銅材質,重新設計作品,這些青銅器2016年會在美國展出。下面這件作品就是1:100的青銅馬頭水鬼。限量30件,顏色分綠色和暗褐色。
三、總結
在Andy Scott的審美場域中,藝術與空間的相互關系所形成的,是一種共生的關系,而不是一種疊加,也不是把一個藝術品簡單地放在某個“虛空”的空間中。公共藝術就生活在這個充滿了人類的感知、設想和生活的城市空間中的藝術,它們都是空間性的,更是時間性的,而公共藝術就存在于這樣一種人的活動的空間性和時間性的公共空間與公共領域之中。這樣,Andy Scott的公共藝術就不僅僅是單純的藝術,而成為了一種公共的藝術,公共空間也不只是一種純粹的物理空間,一種純粹的虛空,而成為了一種藝術化的審美空間。
傳統意義上的公共藝術與當代意義上的公共藝術,最本質的區別就在于其是否與城市的公共開放空間和市民大眾的公共意識緊密聯系。公共藝術的形態語言能夠與城市公共環境和市民大眾直接對話與交流,城市公共藝術屬于環境空間,特定的環境空間和歷史文化與城市公共藝術相匹配。通過城市公共藝術會使人們重新思考和審視所處的公共空間環境,公共藝術作為一種城市空間中的文化構筑物,并不完全是審美的、詩意的,而是有著價值取向或價值導向的,總是為某種利益或某種興趣,甚至是某種意識形態服務的。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公共藝術領域中的高級與低級藝術之間的邊界模糊了,城市公共空間中涌現了大量受人們歡迎的功能與美學融合的公共藝術。
城市空間中的城市雕塑或公共藝術逐漸走出高級《城市藝術設計》中提到過:“現代公共藝術觀念發源于美國,其中有一個思想根源叫做‘城市美化運動’,政府委托藝術家來創作,一方面改善頹敗的社會形象,另一方面緩解龐大的就業壓力”[1]。現代主義審美自律性,超越高級藝術與大眾藝術、高雅文化和大眾文化的界限,藝術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把藝術的美和趣味帶到公共領域和公共空間中,建構和塑造藝術與生活、趣味與功能、藝術與文化相融合的審美化的城市文化世界。在這種生活世界的審美化和藝術化發展過程中,公共雕塑這種單純的藝術形式開始向整體場景的公共雕塑或公共藝術擴展。
Andy Scott的作品充分代表了蘇格蘭的城市形象,它是一種城市的外顯性特征,把景觀設置與交往空間融合起來,使得公共藝術的開辟和建構不只是城市建筑的附屬品,還為大眾提供了共享的城市活動空間,為大眾提供了共享的文化空間和美學空間,它的作品代表了蘇格蘭的身份和特色,延續了蘇格蘭的歷史文化,也直接影響到藝術家對于公共空間品質與內涵的表達。
參考文獻:
[1]陳高明.城市藝術設計[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彭越,2014級上海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