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考察日本地鐵,介紹日本地鐵的概況,從無障礙設計和標識系統(tǒng)規(guī)范兩個方面,詳細闡釋日本地鐵的特點,并提出對西安地鐵發(fā)展可供學習及借鑒的內(nèi)容。
關鍵詞:日本地鐵;無障礙設計;設計規(guī)范
日本地鐵四通八達,十分人性化,普及度極高。作為亞洲最早建設地鐵的國家,日本地鐵的設計是如何做到讓殘疾人覺得最幸福的。另外在素來有“沙丁魚罐頭”之稱的日本地鐵,又是以怎樣的設計規(guī)范讓外來游客得出日本地鐵非常有序和安靜的評價。通過分析和了解,從日本地鐵中學習和借鑒其優(yōu)秀設計。
一、無障礙設計
(一)日本地鐵無障礙設計
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fā)展和人類精神文明的提高,無障礙設計也日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和關注。1974年,聯(lián)合國組織提出無障礙設計這個概念。為滿足具有不同程度生理傷殘缺陷者的需求,營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切實保障人類安全、方便、舒適的現(xiàn)代生活環(huán)境。
有人說過:“全世界的殘疾人,幸福感最強的應該是在日本。”在日本的公共場所中,都會為殘疾人設置專用通道。日本地鐵為殘疾人、老年人增設的無障礙設施比較普及,95%以上的車站都有無障礙設施,24小時一直開著。這些設施不僅方便殘疾人,也能方便行動不便的老幼病殘或者帶重物的市民。日本人對待工作無微不至的態(tài)度以及良好的服務意識,都在地鐵服務中完美的表現(xiàn)。
在日本,殘疾人出行可以暢通無阻,日本地鐵列車會留出專門的車廂位置為殘疾人和坐輪椅乘客使用,而且車廂外面會有輪椅的標識。如果遇到殘疾人乘車,會有工作人員用專用的階梯幫助乘客到達站臺,鋪好專用的塑料板將乘客送到車廂內(nèi),車站工作人員會立即打開站臺的獨特聯(lián)絡電話,通知乘客將要達到的車站戰(zhàn)長,具體的時間,哪一號車廂,有一位需要特別幫忙照顧的乘客到達。到站門開后,站臺工作人員已將專用的塑料板鋪好,方便乘客的輪椅順利出車門,并將乘客用專用的階梯運送至出站口,確保乘客安全抵達。
專用座椅:專用座椅車廂內(nèi)設有專為孕婦兒童和殘障人士乘坐的不同顏色的專用座椅,老幼病殘標識也十分醒目,而且在專用座椅車廂站臺的地面上也有“優(yōu)先座位”的標識。
盲道和盲文:日本地鐵的盲道顏色設計十分顯眼,這樣避免了與地面顏色相似而被其余乘客誤占用。地鐵站在自動售票處都設有各個盲文牌,并且還有聲音提示,供及盲人自主購票。站內(nèi)的盲道也都是讓他們直接走售票通道進出站口,不必非得通過檢票機而影響速度。地鐵站盲道交匯處還貼心的設有指南針,不僅給通過此處的殘疾人給予提示也方便了通行的普通人。
扶手:日本地鐵素有沙丁魚罐頭的說法,因此地鐵車廂準備了充分的扶手以及吊拉手。另外還有一個特別的設計就是不同高度的扶手,可以方便不同身高的乘客使用。
女性專用車廂:日本地鐵由于人很多,因此電車之狼很多,所以有了女性專用車。其實,除了“防狼”之外,對于抱小孩尤其是哺乳期的女性來說,女性專用車設計十分人性化。
(二)西安地鐵無障礙設計
作為歷史名城,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游客除了本地居民,更有許多來自于世界各地的游客。為各個年齡層以及生理障礙人士都能夠順利乘坐地鐵,加強對特殊人群的關注,完善殘疾人無障礙設施是十分必要的。西安地鐵現(xiàn)已開通一號線和二號線,三號線也將在2016年年底通車。西安北大街站作為一號線和二號線的換乘站,人流量較大,所以以北大街站為例進行研究。
1.地鐵站出入口層無障礙設計
根據(jù)人們乘坐地鐵時的順序,通過地鐵站出入口——站廳層——購票——檢票,進入到站臺層乘車。出入口作為外部空間與地鐵空間的連接部分,對于很多行為障礙者乘坐地鐵是第一處障礙。絕大多數(shù)西安地鐵站的地面無障礙通道入口都沒有明顯標識。有些地鐵站從出入口進入后有大量的樓梯和臺階,卻沒有任何無障礙設施和呼叫系統(tǒng)。北大街站分為三層,分別在東北、西北、東南、西南方向。地鐵站四個方向上的出入口,沒有設計殘疾人升降電梯,也沒有設計建設人行坡道,只有C口東南角C2口有專用的無障礙電梯。電梯按鍵有盲文提示,對視覺障礙者提供方便[1]。但是出入口不易尋找,給不同方向進站的殘障人士帶來不便。不僅是東大街站,一號線二號線所有站都只有一個出入口設有無障礙設施。目前像一號線的玉祥門C口,朝陽門A口,萬壽路B口,這些無障礙設施的出入口暫未開通。
2.地鐵站廳層無障礙設計
站廳層是用于購票、檢票進站的地方,是出入站都要經(jīng)過的地方,北大街作為一號線和二號線的換乘站,人流量大,尤其客流高峰時,容易產(chǎn)生人流滯留和混亂,對殘障人士會帶來不便。在北大街站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隔離帶的設置很好地將空間分割為兩部分,再加上地面上醒目的標志清晰地明確了兩條乘車路線。在一號線和兩號線的換乘電梯口,隔離帶又將人流分為進站和出站兩個部分,減少了人流的擁堵和混亂。
在西安地鐵站廳層中,自動檢票機沒有語音提示或?qū)iT使用說明,對視覺殘障者存在一定的障礙。因此在站廳層到站臺層的過程中,盲道及盲文設置的完善對于視覺殘障者買票、檢票到站臺是十分必要的。另外,為了考慮輪椅使用者和兒童的使用,自動售票機的刷卡處和退票口的位置和高度的合理設置對他們的使用是十分方便的。
3.地鐵站臺層無障礙設計
無障礙電梯是西安地鐵設計的一大亮點。垂直升降電梯對于行為障礙人士很適用。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許多無障礙電梯都會被拖著行李箱或帶著重物的市民使用,還有一些無法正常使用的,形同虛設。但對于視覺障礙者方面,盲文設置較少,缺少專門為盲人或視覺障礙者設置的盲文和語音導向。另外,盲道顏色與地面顏色接近,不易引人注意而誤占用盲道。西安地鐵站的安全屏蔽門上雖然設有無障礙車廂的對應標識,但標識過小又不明顯。
西安地鐵每一站都有公共衛(wèi)生間,而且留有一隔間為無障礙人士所用,但大部分都無法正常使用。衛(wèi)生間的殘疾人用洗手池,高度上稍低,能夠適合小孩及輪椅使用者,但是衛(wèi)生紙和洗手液安裝太高,對小孩和輪椅使用者不方便。而且很多衛(wèi)生人員會將拖把放到殘疾人用洗手池。我們不但要關注殘障人士的生理需求,更需要關注他們的心理需求。
另外,一些樓梯扶手高度的設計和無障礙廁所的設計等,都未能真實按照使用者的實際困難來設計,導致無障礙設施無法用到實處,造成資源的浪費。
二、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
(一)日本地鐵設計規(guī)范
去過日本東京的人都知道,日本地鐵就像蜘蛛網(wǎng)一樣密集,是世界上最為復雜的地鐵站,有數(shù)據(jù)顯示,東京地鐵日均客流量超過1100萬人次。在如此高流量的日本地鐵中,科學合理的標識系統(tǒng)可以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
1.設計規(guī)范
日本在地鐵標識系統(tǒng)的規(guī)范化建設中,首先規(guī)范了標識系統(tǒng)的設置,以便標識的設置更加準確、合理、科學。為統(tǒng)一和規(guī)范車站的標識系統(tǒng),一般都是由相關政府指定設計標準,然后由各建設單位依此設置、建設。一般標準主要規(guī)定了標識的設置、線路標識色、標識的尺寸、底色及文字色、圖形符號的選用標準、標識排版規(guī)格、與標識尺寸相對應的標識燈具選用等等。日本標識系統(tǒng)的建設既有統(tǒng)一性,又有靈活性[1]。
1.1標識系統(tǒng)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指標為:
視距:遠視距標識為20-25米,中視距標識為4-5米,近視距標識為1-2米;
吊掛設置時的高度:2200-2500mm;
吊掛標識最小寬度:600mm;
圖形符號標準:以日本國家標準為主,參照美國標準。
1.2無障礙電梯的設計尺寸
公共場所盡量使用自動門,并且要做到開的快關的慢,保證行動遲緩的老年人和殘疾人安全進入,凈空高度≥800mm,門前設盲道,裝音響指示器。電梯門凈空高度≥800mm,梯箱面積≥1350*1400mm,呼叫按鈕附近安裝盲文指示牌,設音響器,報告所到層數(shù)。
2.行為規(guī)范
日本地鐵非常的有序,非常的安靜,沒有任何的安檢,也沒有玻璃門,沒有人大聲講電話,沒有乞討人員。日本地鐵電梯都是主動地靠一邊,留出另一邊讓有急事的人先行。(在東京,靠左站立,在大阪,靠右站立)。
日本地鐵上的老幼病殘專用座,沒有特殊情況,這些專用座位都會被空出來的。
3.制度規(guī)范
東京地鐵傲視全球,不只鐵路網(wǎng)縱橫交錯,列車班次密集,最令人稱道的一點是它的準時性。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地鐵公司以及各線路之間都展開了協(xié)作,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守時,一旦某一條路線稍微出現(xiàn)點延遲,就會打亂其他線路的行車時間表,進而產(chǎn)生連鎖反應,哪怕是遲到一分鐘,地鐵公司也會向乘客進行謝罪。
(二)西安地鐵設計規(guī)范
西安地鐵的標識是在具備基本的功能的基礎上,融入西安城市的濃厚的文化與城市人文等設計元素。標識的信息量要求少而精、簡潔而明確。目的是讓乘客能夠自最短時間內(nèi)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標識立柱高3.8米,寬0.41米,色彩為灰藍色,由于站外導向為獨立設置,綜合分析了標識牌本身的尺寸不大,色彩偏冷色調(diào),像鐘樓站受到周圍商業(yè)樓及其余環(huán)境的遮擋,乘客們很難發(fā)現(xiàn)并準確的找到位置。
1.無障礙電梯設計規(guī)范
西安地鐵除了上面提到的除了每個站固定的一個站口的無障礙電梯有盲文外。我們在站內(nèi)和自動售票處沒有設置盲文牌或聲音提示等設施。
2.樓梯間
未設置電梯的樓梯間,對于殘障人士來說難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建議應該做到以下三個方面的設計,一是高低扶手的設計;二是防滑條的設計,三是盲道的設計。
3.衛(wèi)生間設計
對于西安地鐵站的建議是除了設置專門的坐便器外,應該在坐便器的附近設計扶手,方便殘障人士或者老年人坐下和起身,高低洗手池的尺寸高度能夠更嚴謹,能夠更好的便于不同身高的乘客。
西安市地鐵交通網(wǎng)絡化越來越多,作為著名旅游城市,西安客流量也逐漸增加,系統(tǒng)的規(guī)范設計要求也更高。為了能夠滿足不同游客和市民的需求,我們通過對其他優(yōu)秀設計的學習和借鑒,加強對系統(tǒng)規(guī)范和設計規(guī)范的研究和應用,完善無障礙設施,努力將西安地鐵建設改善的更加有序和人性化。
參考文獻:
[1]蔡瀟怡,段煉孺.淺析西安地鐵北大街站無障礙設計調(diào)查研究[J].邢臺學院學報,2015,(02):83-84+87.
作者簡介:
王瑞,陜西科技大學2014級碩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
魏天剛,陜西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