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近些年氣候變暖,完全按照傳統(tǒng)老黃歷進行農(nóng)事作務已不能適應現(xiàn)在的氣候。人們常說“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以往我遵守民俗在清明前把黃瓜、苦瓜籽種在花盆里,每天澆水曬太陽,黃瓜苗要等1個多月才能移種在菜地,等開花吃上黃瓜要在6月底、7月初。而且兩片葉的苗很容易被蟲咬死,要等到第3片大葉長成時再移栽,這時瓜苗粗壯,方才能抵抗各種病蟲害的襲擊,但采摘時間也會較遲。
我種的是本地老品種黃瓜,與超市賣的綠皮黃瓜不一樣。本地老品種黃瓜的瓜皮是地地道道的黃顏色,淡黃色帶點嫩綠,瓜皮薄,渾身小刺多,瓜味濃厚,吃起來清脆甘甜,讓人能聯(lián)想起童年生嚼黃瓜的美好記憶。如今,我們多是切成細絲,或是拍成碎塊,拌上海鹽、鎮(zhèn)江醋,再淋上少許麻油,或者加上芝麻醬、芥茉及蒜泥,就更消暑開胃。大伙聚餐時,我們的涼拌黃瓜很快就被一掃而空,大伙仍意猶未盡,期待下一次的聚會。
苦瓜種子則要苦苦等候兩個多月才能長出小苗,等苦瓜長成,以往最快要8月之后才能吃到嘴里,那時超市的苦瓜已經(jīng)降價,似乎去超市購買更劃得來,一個大苦瓜就是一盤菜。不過,天天觀察欣賞自己種的苦瓜,在綠葉叢中尋找如藝術品般的苦瓜,其樂無窮。我一直覺得老天爺特別寵愛苦瓜,雖給了它苦的心,但老天爺慢慢精雕細琢,給了它美麗的外表,而苦瓜別具一格的苦味具有清熱解暑、清肝明目、解毒降糖的功效。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苦瓜能降低血糖,對糖尿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苦瓜中的苦瓜素還能消脂。有些人在烹制苦瓜前用開水焯、清水泡,想盡辦法讓苦味降低,但這樣做會使苦瓜營養(yǎng)素丟失很多,得不償失。我建議將苦瓜洗凈即可切成薄片,搭配一點乳白色的色拉醬,這樣涼拌苦瓜相當賞心悅目又爽口,不覺得有苦味,而且完全保留了它的營養(yǎng)。
我現(xiàn)在提前在3月初就在花盆育苗,5月移進菜地,比過去至少提前1個多月就能吃上涼拌黃瓜絲和苦瓜片。黃瓜的壽命只有1個多月,我吃上頭一批,就種第二批苗,吃上第二批,就種第三批苗,到9月底第三批黃瓜苗已經(jīng)開花。我所說的“一批”約種10株苗,保證5株能結瓜就夠吃了。在第一批黃瓜中選個茁壯的瓜,留作取種瓜,它可以長得比棒球桿還粗壯,掏出中間的種子曬干,準備來年再種植。
黃瓜的花朵碩大,葉子大,瓜蔓粗。而苦瓜的花朵纖小,葉子呈花型,瓜蔓細弱。黃瓜與苦瓜各有各的美,各自長成一道綠油油的亮麗風景,吸引路人駐足欣賞。
菜園里有我的汗水、我的收獲、我的歡樂。我愛我的菜園,我愛我的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