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擇適宜品種
夏季蔬菜栽培,應考慮季節特點,選擇種植耐熱、耐濕、抗病蟲性強的蔬菜,如絲瓜、扁豆、苦瓜、冬瓜、西瓜、蕓豆、豇豆、莧菜、蕹菜、芋頭等蔬菜。此外,夏季氣溫常在30 ℃以上,雨量集中,所以應選抗熱耐澇的優良品種。
2 培育壯苗
夏季蔬菜由種子傳播的病害主要有十字花科的黑腐病、菌核病,番茄的早疫病、枯萎病等。因此,播前應先采取藥劑浸種、溫湯浸種或藥劑拌種的方法進行種子消毒。在搞好種子處理的基礎上培育(或簡易紙缽)育苗。一般蔬菜幼苗期的適溫為20~28℃,土壤濕度60~80%,不耐旱澇。培育壯苗應以控為主,促控結合,防止徒長苗及病弱苗。播種時應選在晴天的早晨或下午4時左右,出苗前后應保持土壤濕潤,不可過干過濕。采取控制肥水的辦法,抑制幼苗徒長。
積水時要及時排水,必要時可培土或支架保護幼苗,并注意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蟲。
3 加強肥水管理
施肥要遵循“多施有機肥,少施化肥”的原則。施肥要有針對性。葉菜類(白菜、芹菜等)追肥要以氮肥、鈣肥為主,輔以鉀肥、磷肥以及一些中、微量元素,配合一定的葉面肥。瓜類、果菜類(黃瓜、番茄等)要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增加一些中、微量元素肥的施用;根菜類以鉀肥為主,輔以磷肥以及中、微量元素肥。澆水、排水要得當,夏季溫度高,降雨量不均,干旱時注意加強澆水、小水勤澆,保持見干見濕;降水量大時,要重視排水,挖好排水溝。特別是根菜類(蘿卜等)、瓜類受影響較大,積水易造成燙根、漚根、腐爛等病害。同時在大雨過后,排水良好的情況下可澆一些地下水來降地溫。有條件的地方應采用肥水一體化技術。
4 加強田間管理
1)除草。夏季高溫多雨,對雜草生長較有利。要經常中耕除草,松土不要太深,以免傷根。盡量不使用除草劑,因其對蔬菜的生長影響較大,如選擇不當,甚至可影響兩年以上不能種植蔬菜。
2)起壟、培壟。夏天雨水多,排水是關鍵,對于起壟的蔬菜(如白菜、大蔥)因降雨或澆水造成毀損的要及時培壟,沒來得及起壟的蔬菜要根據蔬菜生長的實際情況,適時培壟,使排水通暢,不積水,減少 病害。
3)植株整理。對于搭架蔬菜(如黃瓜、豆角、番茄等),要及時進行植株整理(打杈、摘老葉、病葉)以利通風、透光,提高坐果率;對于西瓜、南瓜等拖蔓蔬菜,留蔓要合理,控制群體不要過大,以利增強抗病能力。
5 充分利用簡易設施
簡易設施不但能調節微氣候環境,使之更適宜作物的生育,而且還可達到遮蔭、防雨、防蟲的效果,穩定蔬菜生產,提高產品品質。目前,夏季常采用的簡易設施栽培方式為低架紗網覆蓋式、紗網水平棚架式、尼龍網浮動覆蓋式、不織布浮動覆蓋式、塑料布矮隧道式及高架塑料布紗網式等。在蔬菜生育期間,可視蔬菜種類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設施栽培模式,以提高栽培效益。
6 搞好病蟲害防治
夏季蔬菜易發生的病蟲害較多,常見的蔬菜害蟲有小菜蛾、菜青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黃曲條跳甲、斑潛蠅、薊馬和蚜蟲等。常見的病害有:葉菜類的軟腐病、病毒病、霜霉病;瓜類的霜霉病、炭疽病、疫病、枯萎病;豆類的白粉病、銹病、枯萎病、病毒病;茄果類的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疫病、灰霉病和病毒病等。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在搞好農業防治的基礎上,大力推廣物理防治技術,科學利用化學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①人工捕殺。當害蟲發生面積不大,不適于采用其它防治措施時,可進行人工捕殺。如菜地發現地老虎、蠐螬危害后,可在被害株及株根際扒土捕捉,或利用其假死習性震動植株,使其掉落而捕殺。②燈光誘殺。利用各種誘蟲燈或糖醋液進行誘殺,夜蛾、螟蛾、菜蛾等幾十種蛾類以及金龜子、螻蛄、葉蟬等害蟲可用黑光燈誘殺。③色板誘殺。利用蚜蟲、飛虱、斑潛蠅等對黃色及薊馬對藍色的趨向性,通過在設施內懸掛黃色、藍色板,進行誘殺。設置高度不超過1米,略高于植株,每畝設置20~30塊。
2)化學防治。蚜蟲可用1 000倍液吡蟲啉或2 000倍液啶蟲脒噴霧防治。菜青蟲、甜菜夜蛾等用2 000~3 000倍液高氯或1 000倍液藜蘆堿防治。螨類用1 500倍液掃螨凈或阿維菌素防治。斑潛蠅用1500倍液阿維菌素防治;薊馬、飛虱等用1 500倍液優樂得或銳氟特進行防治。
對于病毒病,在發病初期應及時拔除病株并在田外銷毀,防治藥劑可選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5%植病靈800倍液等,葉面噴施1.8%愛多收水劑6 000倍液可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
對于茄果類青枯病,可在發病初期,及時拔除中心病株,并施石灰于穴中;選用1 500倍液多寧或150~200 mg/kg農用鏈霉素、12%綠乳銅乳油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500倍液等灌根防治,每株0.3 kg,每5天灌1次,連灌2~3次。
番茄、辣椒疫病用1 500倍液安克、500倍液甲霜靈錳鋅、400倍液殺毒礬或500倍液可殺得噴防。灰霉病用2 000倍液凱潤、800倍液速克靈防治。青枯病噴澆3 000倍液農用鏈霉素。炭疽病用500倍液多菌靈或500倍液代森錳鋅或500倍液托布津防治。軟腐病、黑腐病用3 000倍液農用鏈霉素防治。霜霉病用1 500倍液百泰進行防治。白粉病、銹病等用1 500倍液翠貝防治。
(摘自平度政務網)